一九四二年,在长清敌工站领导下,津浦铁路济南到泰安铁路段,成立了对敌工作组,李洛夫同志任组长,他开始在敌伪控制下的津浦铁路济南至泰安沿线做对敌伪斗争的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分化瓦解敌伪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他们的任务主要就是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不愿意死心塌地当汉奸的人,把它们从敌人营垒中拉过来,壮大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打击和消灭最顽固势力,孤立日本侵略者。伪军是日本侵略者的耳目,没有中国人给鬼子当汉奸,日本鬼子就成了聋子,瞎子,在中国土地上寸步难行。
为了挖掉日本鬼子的耳目,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李洛夫他带领敌工组同志们抓住一切机会,在伪军、伪军家属中广泛深入的做工作,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涣散敌军军心,使日本侵略者日益孤立,陷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民分割包围之中。济南至泰安铁路沿线的村庄里干伪事的人较多,有些村里伪属的比例较大。
为了进一步瓦解伪军,李洛夫带领敌工组在他们中间开展了“红黑点”、“善恶录”和“身在曹营心在汉”等活动,军分区统一印制了这“三种活动”小册子,专门记录干伪事的人行为,用这种方式来约束伪军官兵的手脚。使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与抗日军民做对,鼓励他们给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做好事。为了得到八路军宽大,许多伪军官兵争相给李洛夫送来情报、送弹药、保护我军过往人员。从一九四二年底开始,津浦铁路沿线据点送出大批弹药,每次送出的子弹少则几十发,多则上千发,炸药少则几斤,多则上百斤。敌工组除给他们一定的物质报酬以外,还把这些数字记在他们各自“善恶录”上,发给“身在曹营心在汉”等证明,这样他们便可以自由行动,随便回家。
1945年春天,为了保证日籍反战人士的安全,我军安排宫川英男到万德官庄一带休整。6月7日拂晓,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的日伪一千多人前来扫荡,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官庄。看到不远处密密麻麻的敌人,宫川等人想冲出去,可惜子弹太少,他们又都退了回来。大家分头行动,有的进屋,有的上房,宫川英男在一位老乡的掩护下,躲进了秸秆垛。李洛夫被老大娘藏在麻地里;敌人进院后,先将藏在屋里的工作队长丁宁、工作队通讯员同志逮住,正带人往门外走的时候,宫川英男一下子从秸秆垛里冲了出来,飞起一脚将敌人踹倒。敌人爬起来打了他一枪,没有打到,便大喊:“抓活的!抓活的!”枪声引来了更多的敌人,宫川啪啪打了两枪,撂倒了最近的两个,随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27岁。
敌人一拥而上,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个手章,才知道是宫川英男,大吃一惊。敌人把他的遗体运到了万德火车站,埋在附近的马家沟里。
当地军民听到宫川英男遇难的消息,无比悲痛,纷纷要求把遗体抢回来,隆重安葬。根据县敌工站的指示,李洛夫和东西夏峪村的共产党员李子忠、侯国钧反复商量,筛选了李玉珠、陶廷燕、张荣英、范振海、范振水等同志一起行动,时间定在6月21日夜间。
当晚突降大雨,夜色如漆,时机如同天授。不过,如注的雨水浇得大家睁不开眼睛。为了不损伤到遗体,大家不敢用铁锨。李洛夫、李玉珠等同志跪在泥水里,一边用手扒土,一边念叨:宫川英男同志,咱回家,咱回家!
扒出遗体后,大家火速将其包好,抬到十里外的西夏峪村,整理、装殓至一口柏木棺材内,又接着上路。由于道路泥泞,抬棺走在前面的一个人过壕沟时,一条腿陷入沟底的泥水中,好不容易抽出了腿,鞋子却留在了泥里,顾不得寻找,赤着脚快走,抬到三里外的田家庄接运站,再由这个村的人送到下一站……对敌工作队,尽管遭受重大损失,他们仍没有停止战斗,他们擦干泪水,掩埋烈士的尸体,又继续战斗在津浦铁路沿线,向敌人发起更大的政治攻势,一直战斗到日本鬼子投降。
宫川英男的遗骨迁入长清烈士陵园。李洛夫年年为宫川扫墓,一扫就是近六十年,直到2002年去世。临终前他还叮嘱家人,一定要记住这位“日本八路”,守护好他的墓地,找到他的亲人。
不久,李洛夫的女儿开启了为宫川英男寻家的旅程。首先与日本八路军新四军协会会长小林宽澄取得联系,终于找到了宫川90多岁的姐姐。2009年清明节前夕,李洛夫的外孙女等一行,取了宫川英男墓地上的一些黄土,送到了日本山梨县。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一共八个外国人,其中就有他——宫川英男。
2014年,李洛夫的女儿又将其父的部分骨灰埋在了宫川英男的墓碑边,完成了父亲死后与战友相伴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