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东 主播:沈虹
笛友们:大家好!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文化中心公益笛友班开办以来,学习吹笛辛苦了大家。
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时至今日,不足两个月。我相信,凡坚持不间断练习的朋友们的共识是,辛苦并快乐着,付出并收获着;进步是稳健、扎实、快速的。
师市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师市文化中心的每项公益活动都备受师市领导的关注、关心、指导;师市文化中心为公益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很优的服务——这是笛友班顺利开办的基础保障。在此,也请允许我代表笛友班向师市领导和文化中心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我们以学习掌握一门音乐技艺为初心,由竹笛相聚、相识,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等级,互尊共勉,天天进步。
我年届古稀——笛友班中最年长,却担任笛艺教授人,实属“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此前,吹笛停多续少,往往捉襟现肘,力不从心。但是,这两个月下来,技艺得到了全面恢复、巩固和提高。一些多少年没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一些始终没迈过的坎,迈过了;几首长期没有完整吹下来的名曲吹下来了……授课,每晚一个半小时,节假日的每天上午两个半小时;每个常用吹奏技巧,我先把练习曲吹演一遍,再简略讲述吹奏要领,其后一小节(有时两小节)一小节吹演着带领带大家学练……每堂课结束,我都感到神清气爽,回到宿舍或读书或看电影一个多小时,在子夜12点左右入睡,第二天早晨8点起床……笛友们说我精气神十足,不像古稀之人,这要归功于恢复坚持早晚吹笛,生活有规律。
网上海量“有关老年健康幸福”的内容,尤其养生保健,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心理的,不一而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更多的是为了刷流量、销产品、圈粉钱。我以为,吹笛于老人不失为“养生保健”的积极选择,许多著名笛子大师都十分长寿,最高寿者年逾九旬尚能完整吹奏《梅花三弄》。
1963-1966年,我生活的连队每年都有上海支青落户,他们朝气蓬勃男帅女靓有文化,不少人会吹拉弹唱,令我很是艳羡。他们到来不久,就有不少人当了教师。自我升入四年级后,学校的教师几乎全是上海支青。我的班主任教师,既教我们数学,也教五年级语文,还教全年级的“唱歌”课。学校有一台脚踏风琴,她教唱歌,风琴奏过门后弹唱并举,这令我们大开眼界。她还会吹笛。她告诉我,笛子是步行十多公里到团部商店3角钱买的。我表示要学吹笛,从现在起攒钱,将来买一管笛子。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把笛子送给了我并当即教了指法——我由此开启了学笛之路。
小学时,没有教材,也没有“专业”的概念,却有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想吹就吹,会唱什么歌吹什么歌,碰到什么歌吹什么歌。中学期间,我被纳入文艺宣传队,每到寒暑假,团里就安排团演出队的舞、歌、乐老师来到学校教练文艺骨干。教乐器的老师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其中一位竹笛手,得到他的关照,我吹笛有了长足的进步。
1974年底,边防某部招募文艺兵,我向接兵的两位军官吹了一曲,体检合格便幸运地进了军营。新兵3个月集训结束,上了山。连队坐落在千山万岭中。地表只见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植被;风吹石头跑,苍蝇蚊子少;望天喊山,打篮球、乒乓,读书看报听广播,差不多是文娱生活的全部。我被指定每日早餐间、每月一次“晚点名”,为全连朗读10分钟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每月为排里出一期墙报;逢年过节,代表班里参加全连汇演吹奏一曲。入伍头年秋,连里还指定我创作排练了几个节目代表连队下山参加全团“国庆文艺汇演”,我的笛子独奏反应良好却被自编自演的快板书碾压——快板书获奖。
由此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知青、士兵、农工、师范生、教师——记者:地州报、省区报、国家通讯社——直至退休。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艺术,是灵魂的语言;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沟通大众的心,撩熨听者的情绪。
崇尚、热爱音乐,学习、掌握音乐技艺——少年更聪颖活泼,青年更生龙活虎,中年更温良恭俭,老年更气宇轩昂;小伙更风流潇洒,姑娘更秀外慧中,叔伯更魅力四射,婶姨更风雅贤淑。
音乐种类浩繁,乐器名目众多。以普通人的心智、时间和精力,掌握一、二,已是不易;达到精湛,更是艰难。
学艺如掘井。土质复杂,有胶泥、有流沙、有砾石、有花岗岩……为什么要掘井?掘成怎样的井?答案会因个人心智和“三观”不同而异。有的人将目标设定在水不断涌流,有的人根本无所谓出不出水。
我不能苟同浅尝辄止,拒绝心浮气躁、粗疏随便、装风卖雅,更不屑于与误读“开心”并作为人生信条者为伍。
我欣赏并看齐目标明确并专注扎实践行的人。假若十米以下才有水,有的人坚持不懈挖掘,直至出水。有的人掘了十几口,每口一米左右,终未见水。前者的付出和努力意义深远,后者在虚掷光阴、空耗生命。
中国竹笛是表现音乐艺术的重要乐器,蕴涵的文化艺术价值十分深厚。古往今来,竹笛不仅以特有的材质和音色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更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韵深为当今大众喜爱。
吹笛如登山,山脉绵延,峰峦竞高。只要肯登攀,总能登上属于自己的高度,站立到属于自己的峰顶,沐浴到属于自己的风光,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审美价值,体验到属于自己的愉悦豪情,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满足感。
没有吹不响的笛。初学常常会遭遇沮丧。有的人笛子尚未持稳,退出了;有的人笛子尚未发声,退出了;有的人已经可以吹出音节了,也退出了……退出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佳选择。有的人想进“笛友班”,一而再、再而三地观望、迟疑、犹豫不决,迄今还徘徊于门边……深度分析这些现象,我认为这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是自信心不足、吃苦精神不强、对学笛的难度估计不足、单纯地“为了自在开心”、个性执拗自负、自尊心太强而容不得自己表现得比预期、比别人差……
没有学不会的人。当入门并掌握要领后,所得到满足感是无价的。哪怕只是会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你距离自己的目标仅一步之遥了——这是可以让自己、家人和朋友开心的事情。
吹的是笛子,演奏的是曲子,表达的是情绪,缓解的是生活压力,潜移默化的是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培养的是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闪烁的是个人的自律精神,透露的是艺术造诣,输出的是审美价值,丰富的是人生的无限可能,展现的是雅致高尚的“形象”,传递的是向上的力量,收获的是人生质量……
春华才能秋实,耕耘才有收获;笃行方能致远,奋斗才有成就;崇雅才能拒庸,学习才能突破浅薄。
我诚恳地期望大家坚持、坚韧、坚忍!种种原因落了多节课的,要千方百计追赶。只要不是不可逆的因素干扰,力争有空就学、挤时间练;争取每课不落、不迟到早退。扎实练习、充分练习、超强度练习。
相信大家都明白,巩固中提升,提升中巩固;大家都期盼自己学有收获、学有提高、学有乐趣!
我们需要坚持一下的努力,坚持一下的努力才能引领我们取得更大、更高质量的进步。
我坚信,随着时日的推移和笛艺的提高,大家将更加珍惜难得的“机缘”,努力让笛友班更精彩。
让学技求艺、增养提能、崇雅拒庸的翅膀煽动得更猛烈些吧!
笛友班古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