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下半年,峰山县人民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岁月,9月结束了小部队活动,峰山县大队集中了起来,攻打盘踞在各区的敌伪据点,至10月,连续攻克了七贤庄、高家崖、东障等多处敌人据点。
为了扩大战果,在1943年的9月,时任县委书记、抗日县大队政委的侯筱章与大队长宋畔池共同策划、精心设计,决心拔掉广里据点。广里是我国最古老的齐长城始点。齐长城为齐鲁之界,齐长城向东经泰安、莱芜、淄博、临沂、潍坊至胶南琅琊台入海,全长1237华里,是我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的长城,广里是齐长城最西端,曾设有“防门关”,为防守他国入侵,在防门外挖掘宽一里的战壕引济水其内 。
日伪在广里村东安了据点后,盘踞在此日伪军十分嚣张,经常四处“扫荡”骚扰我抗日军民,抢劫财物,奸淫妇女。据点周围老百姓恨得牙根疼,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个碉堡给掘了。广里地处通往鲁西南咽喉要道之地,广里据点就矗在这中心点上,拔掉它,就意味着切断了敌人的喉咙,这个据点的墙特别高,而且四角炮楼能够互相策应;壕沟、鹿蒺藜、铁丝网密布,难于接近,易守难攻,要打下据点必须里应外合,同时发起突然进攻,出其不意。
侯筱章在峰山县敌工部的配合下,很快在广里据点内部,找到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关系。此人是一个地下工作者,是被肥城县党组织派进去的,打入敌人内部的伪区长,刚刚和峰山县敌工部部长范辉接上关系。(广里在三县交界处,当时划归肥城)在广里大集这一天,侯筱章头戴礼帽,身穿大褂,脚蹬牛皮鞋,带着三连长扮成客商模样混入广里集市的玉皇庙附近,观察据点的情况,并来到预先约定好的醉八仙饭庄,和关系接头。
“二位,吃饭?”店小二,一边问着,一边往里让着。
“有单间吗?”三连长问道。
“有,二楼请?”侯筱章与三连长跟着店小二来到二楼的雅间。
“请问,二位想吃点什么?”“先给砌壶好茶,然后来一盘酱牛肉、一盘炸花生米、来一个粉条白菜炖猪肉、最后上一个糖醋黄河鲤鱼。”
“好了,一盘酱牛肉、一盘炸花生米……。”
“小二,在给来1斤老白干。”“好了。”小二答道。
“客人,您吃饭?”三连长听到声音,赶紧从雅间内走了出来。“王掌柜的,您可来了,侯掌柜的在上面等了您很长时间了。”
“好,好。”“王掌柜”的右手撩着大褂的衣襟,蹬蹬的快步走上楼来。“小二,菜上快点。”三连长冲着楼下喊着。“是了,马上就来。”小二答道。“王掌柜”靠着侯筱章就座了下来,寒暄几句后,“王掌柜”就把敌人据点情况一一向侯筱章介绍。并约好配合行动的时间、方法、联络暗号等。为了不引起别人的疑心,当把敌人炮楼情况介绍清楚后,“王掌柜”起身先走了出去。“小二,结账。”三连长在楼上大声的吆喝着。“来了”此时,侯筱章已经戴上帽子从二楼走到一楼,三连长紧跟着侯筱章前后脚走出了酒店,返回了大峰山根据地。
攻打广里据点这一天晚上,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按照约定,侯筱章带着队伍从大峰山根据地向广里据点的行进,从东大庙来到西北角炮楼外的壕沟时,突然一根点燃的小木材棒从炮楼上扔下。这是据点内关系发出的“一切正常”信号。
“行动”侯筱章向战士们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突击排排长和他的战士们很快就冲到了炮楼的墙脚下,嗖嗖嗖,一根根带着抓手的绳子钩住了城墙,形成了一条条通往据点内的通道,战士们纷纷抓住绳子沿着城墙从不同位置爬了上去,战斗中,侯筱章他一直站在突击连的前沿,指挥战士们架云梯登城,紧接着城门被打开,侯筱章、宋畔池带着一连、二连的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从不同方位冲进据点内,进入据点时,被哨兵发现,敌人哨兵喊道“谁?”“自己人,咋呼啥?”那家伙一听声音不对,一声尖叫:“站住!”一连长一个箭步蹿到他跟前,他见势不妙,转身就跑,边跑边喊:“八路来了,八路来了”。一连长郭哲生把枪一伸,“啪!”正中哨兵腰部,那家伙应声倒地。“同志们冲啊!”住在碉堡里的敌人慌成一团,有的找不到鞋子、有的提着裤子,有的还在梦中,有极个别负隅顽抗的的日伪军,也被冲进来的战士消灭,战斗快速展开,战士们都冲进了敌人炮楼,大部分敌人没有来得及反抗,就当了俘虏,战斗从开始到结束,总共不到一个小时,打死打伤日伪军几十人,活捉了伪军队长和50多名伪军,还缴获了一大批枪械和物资。广里据点打掉后,我峰山县大队基本上控制了全县局势,切断了敌济兖公路交通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