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225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清澈的早晨
文/青竹暖回阳(山东)
黎明张开喉咙
散落一地的鸟鸣
几棵小草,撰写出一首首快乐的诗句
清风碰醒绿叶
婆娑的言语
惊动了从树梢上
滑落下的晨光
原野空旷
空气就是一杯清茶
几只蜻蜓,在晨曦里
聆听莲开的声音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用三个画面就形象准确地呈现出夏日清晨的明净与美好。开头黎明张开喉咙就通过颇具想象性的拟人手法将读者带进诗歌的意境之中,散落一地的鸟鸣与几棵小草更是将清晨的快活生动表达得活灵活现。随后描写的树叶和原野都对开头的意境进行了空间拓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优美明澈的清晨风景图。)
清澈的早晨
文/巴山雨(湖南)
摸黑踩在西塘的路
心想是否通往地狱的门
忽有水鸟扑腾,把汗毛立起
快要天亮了
娘的话,就是不二真理
把我塞进岭背的腋窝
娘的柴刀就使劲驱赶夜的黑
我诅咒大山为何没有裤兜
四周被冷包围
剩下的只有瑟瑟发抖
终于,太阳爬上了树杈
我看到了漫山遍野雪白的霜
砍倒的柴和娘的汗水
还有西塘静静的眸
与高岭的早晨一样清澈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的整首作品回忆了母亲昔日带着孩子在拂晓上山,用劳作驱逐残余黑暗,迎接清澈黎明的全过程,创造出与单纯景致描写不同的新的诗歌意境,令人感动不已。作品成功实现了情景交融,诗句打动人的艺术境界。此作入选纸刊!)
清澈的早晨
文/西楼望月(黑龙江)
朝霞,如约而至,一束束阳光
恰到好处
像万物都有缝隙与美丽的暗纹
抱紧我吧,我蓝色的爱人
你是我的诗篇,你是我的诗之密语
我要在你的怀里唱歌
噢,我的爱人,还在被薄薄的雾
遮盖
就像我所爱的事在异乡以北
如夜行人,踏着朝露返回,如一个
风尘仆仆的闯入者,尝试用阳光
缝合黑夜留下的裂口
(余新明读诗:作者把早晨当作爱人,这份感情,这份痴意,是何等的纯真,在爱人的怀抱,可以唱歌,可以抒情,可以歇息,可以温存,在这里,心中的柔情得以释放,歌颂的文字堆积成行,朝霞如约而至,正用一米阳光,缝合黑夜留下的创伤。)
清澈的早晨
文/清风(四川)
风一舞动长袖
柳枝儿就抽出一鞭女孩子的娇羞
江面上昨日和明天同时动弹起来
都是一样的叠痕
都是一样的清澈
东山再起的红日 极像
一位不可战胜的征服者
只需一夜休整
便戎装出征 刀剑出鞘
心中的执念
清澈如水 清澈如风
温婉是蝉虫们的本性
包括刚入林的鸟鸣和蝶影
不争一席高位
不夺半枚晨露
一片叶的心愿最薄
——绿着就好
(余新明读诗:一丝新意,一缕清新,在这碧波荡漾中扩散,清澈如水,清澈如风,就连那江面上昨日和明天,一起都动弹起来,都是一样的叠痕,都是一样的清澈,温婉的蝉虫,刚入林的鸟鸣和蝶影,不争一席高位,不夺半枚晨露,在这清澈的早晨,那一片叶子的心愿最薄——绿着就好。如此清澈的早晨,正如作者清澈的心——出于尘埃,却一尘不染。)
清澈的早晨
文/楚凡(黑龙江)
这是一个生发的起点:有鸟儿的唱辞
蝴蝶的诗旋
这是一个拓荒的家园:有蓝天的抚摸
云朵的诉说
这是一个续写的书卷:有灵知的托举
骨络的淬炼
晨曦衔羞涩的眼眸轻动迷人的姿态
风之吻拂过朦胧的臂弯
小草扇动激越的翅膀
迎接-次崭新的盛开
万物点诞一个跃跳的拋物线
享泽的扉页交付季节暗藏
在喧嚣退避之后,一泓泅渡的情水重新归航
是谁制酿了清澈留白
趟过悲喜的足影叩击尘风
迎相思交织的彩绘
醉出江山之外
一根藤蓄储情者的千山万水
拥入清晨温动的气息
波散人间妙意
这是开启灵梦的长卷
岁月静好,蓬灿赤诚的肝胆
(原来的我读诗:此作突出诗的主体性,以主体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情感的不同层次都值得入诗。作者认为,抒情诗的“主体也不应理解为由于要用抒情诗表现自己,而是以外界的实物造就诗意,以特有的自然声调唤醒诗心方为贵,作者心中的岁月静好便是清澈的早晨那些万物生灵的存在!!)
清澈的早晨
文/江颖(辽宁)
露珠
从一片草叶
滚向另一片草叶
群鸟腾飞
翅膀划出金色的星辉
牵牛花把温柔的独白
缠绕进晨光
洒水车重复唱一首进行曲
母亲牵着孩子的小手
身影在林荫下跃动
晨练的人们步履从容
汗水浇筑热气腾腾的向往
一朵朵警花
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口
明媚了都市的黎明
风,平息下来
天空婴儿般蔚蓝
我按响共享单车车铃
汇入这清澈的早晨
(原来的我读诗:作者结合一切的理念是美的理念,美这个词是在更高的意义上来说的。我们现在相信理性的最高活动是审美的活动,理性涵盖一切理念于此场景中,作者具有像现代诗人一样的审美力,精神层面的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哲学,故诗因而具有一种更高的尊严!!)
清澈的早晨
文/李浅浅(辽宁)
当蔚蓝低到树梢
天空又被小鸟洗了一遍
喜鹊是朝着洋槐树的叶子
歌唱的
它们在浓阴掩盖着
朵朵淡黄色小花下面
翻找羊齿草卷曲的往事
从草尖上飞过的蝴蝶
翅膀还飘着远方芭蕉叶的气息
和一缕荷风在一个频道
捎带着温顺的小鹿,海上的帆影
当我悄无声息
走在它的对面
它会把我认作木槿还是鸢尾
行走多年
令人厌倦的事物一点点增多
铁轨那样并行
唯有清风小鸟看不厌
还有埋在草叶间的露珠,闪呀啥
闪出一小截欢喜
(原来的我读诗:自然、悟性、启示、灵性,就像森林中所生长出来的花朵,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诗意效果:清澈为什么会有这些效应,它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提出解释艺术特征成因的步骤和方法,把作品和作者本身都置入更为宏观的背景中加以解释,此作这样来说明他的三个创作步骤:艺术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从属于艺术品的个人思路。首先,艺术品属于一个艺术家的全部作品。其次,创作本身和自己的作品还属于生活其本身,这就证实了,诗是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