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县是山东分局与冀鲁豫边区党委以至延安的重要秘密交通线路之一。1942年,由于环境恶化,峰山县境成为重要交通线,许多重要文件的传递及干部的来往必经峰山县境,从三区东马庄(王兆乾家)东越津浦铁路至泰历县的交通线段尤为重要。为保证交通线路畅通,县委、县政府调魏守禄任县大队二连连长,金鲁峰(时名吴泰)任指导员,率队专做保卫交通线的工作。
1942年冬,营长赵树金由延安带中央文件至峰山县,侯筱章派金鲁峰护送,由黑峪出发,越过铁路,经六区黄家峪,安全抵达泰北独立营,交副营长张超。时隔不久四百余名营职以上干部,编为四个中队,由鲁中经峰山县到延安学习。峰山县大队派一个连护送,过铁路直至黄河西之长清县。当时,县内过铁路必经两条线:一条是由六区的南五庄经上、下龙化村,孙庄过铁路,走红石岭、车箱峪、黄家峪至泰历县;一条由南五庄经茶棚过铁路,走丁庄、岳庄、黄家峪至泰历县。
日伪曾在徐毛、张夏、金庄、红石岭等村收买笼络11人,组成特务队,妄图破坏交通线。南五庄党支部获悉后报告上级, 1943年1月,峰山县大队派二连将11名特务全部抓获,从而保证了交通线路安全。这条交通线从建立到抗日战争胜利,所护送的干部、文件,风雨无阻,从未出现差错。
县委贯彻刘少奇的指示 9月,刘少奇由山东分局返回延安途中,中旬到达冀鲁豫边区中心区,就革命战略和策略、当前工作、群众运动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10月,峰山县委学习刘少奇的指示,主要是:在对敌斗争中,要牢牢掌握把矛头对准日军和死心塌地为日军效劳的汉奸;对伪军要以政治瓦解和争取为主;要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必须开展减租减息:大力开展生产救灾,满足基本群众的切身利益等。峰山县委将刘少奇的指示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抗日斗争各项工作,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做到了“区不离区,县不离县",顽强坚持抗日斗争。
开展小部队活动 县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小部队活动的通知和冀鲁豫边区党委《关干小队部建设问题》的指示,将县大队各连基本上以班为单位,撤排编为小部队。同时,党政军干部统一编队,化整为零,开展小部队活动。实行“敌进我进”的策略,深入各区乡村活动。为加强对小部队活动的统一领导,做到“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县委、县政府、县大队负责人分片带队。张澄秋、宋畔池、侯筱章与县党政机关带一连(机枪班和一个排)、二连,在二、三、七区活动;总支书记彭名川带三连在铁路以东的三、六、九区活动;县委书记尹笠夫、组织部长张立信及大队特派员张荣光、一连指导员张鹏,带一连两个排在一、四、五区活动;县大队四连在七、八、十区活动,尹笠夫、张立信、张澄秋、宋畔池、侯筱章五人,保持经常联系,及时集合研究,对日伪情况、小部队活动情况分析研究,以决定下一步行动方案。每个小部队配有政治、文化干事,精干灵活;除锄奸反特外,大量进行组织、宣传群众的工作、争取瓦解日伪军的工作和改造乡村伪政权工作。各支小部队都成为武装工作队,党政军民各项工作综合开展。活动范围扩大至四、六区,直至五区和济南近郊。确保了峰山县地下秘密通道的畅通。全县50余个村庄(含日伪据点驻村)都能进驻,都能开展工作,实现了“有敌人、无敌区"。小部队活动开创了峰山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我广大军民用转山头、钻空隙等办法巧妙地摆脱了敌人。反"扫荡"期间,英雄的峰山县人民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根据地的每个村庄都是坚强的堡垒。平时,妇女、儿童站岗放哨,盘查行人,战时,严密封锁消息,空室清野,使敌人看不到居民,找不到物资,吃饭喝水都发生困难。
根据地的群众,还改造了地形,挖掘了纵横如网的抗日沟,使敌人的快速部队无法行动,又便于我军民隐蔽活动,打击敌人。
广大民兵向敌人展开地雷战、麻雀战,或者配合我军伏击、袭扰敌人,各地建立了绵密的侦察网和通讯网,使我军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作战中发挥了高度主动性和灵活性。群众的热情支援,使我军在连续战斗中仍有一定的生活保证。我军伤病员大部疏散在群众家中,敌人来了,群众就佯称是自己的亲属,就这样不知掩护了多少同志。敌人"清剿"的时候,严刑拷打群众,要他们供出谁是共产党,谁是干部,何处埋藏着物资。然而群众宁肯慷慨就义,也决不吐露。的英雄气概,许多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事迹使人永志难忘。
1940年7月23日,长清独立营一连连长孔步健、指导员田化一奉命率部队100多人,从黄河西东渡黄河侦察"红枪会"情况,寻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东渡黄河后,进庄家楼、涧东村,被在小屯村、坦山"扫荡"的红枪会和日伪军发现,敌人纠集数千人,他们在卧牛山寨,给敌人狠狠打击,后来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刺刀、枪托敌人死拚,及至敌人蜂拥而来,连长孔步健带领大家最后战士们高呼:"宁死不做俘虏!"一起将武器砸碎,扔下山崖;十五勇士跳山崖壮烈牺牲。
在长清大地上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经过敌人连续的"扫荡"和大规模蚕食,我根据地受到很大损失,抗日军民遭到严重困难。如根据地不到十公里的地区,群众被杀害多人,牲畜被抢去,粮食被掠夺。广大人民生活极为困苦,春天,不少地区群众断炊。根据地山区最为严重,军民都杂以米糠、地瓜蔓、树叶、草籽充饥。
一九四二年,我大峰山根据地面积缩小三分之二,部队减员四分之一。军械、弹药、被服、医药极端缺乏,有的部队夏天还穿着破棉袄,而冬天还穿着单鞋。许多部队每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然而我们并未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在困难面前变得更加团结,更加乐观。"熬过今明两年,这一难关渡过,胜利就在前面。""只要百折不回地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声音极大地坚定了峰山军民的胜利信心。当时,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山东工作的指示,象黑夜的火炬,为峰山根据地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正当峰山根据地战场处于最艰苦最困难的关头,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到了山东,帮助中共山东分局总结了抗战四年来的斗争经验,提出了以后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并且对山东的军事、政治斗争,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党的工作和根据地建设等各项政策,都作了深刻的系统的指示。这些指示,对于加强大峰山根据地的工作,胜利地渡过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和以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给大峰山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
一九四三年三月,根据党中央决定,山东实行了党的领导一元化。不久,罗荣桓同志接任分局书记。在以罗荣桓同志为首的山东分局和泰西地委、行署正确领导下,峰山县党、政、军、民更加团结一致,继续贯彻了抗战四年总结中所提出的斗争任务,更有力地展开了整风运动,贯彻了精兵简政政策,加强了小部队建设,再次深入减租减息,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对敌斗争和生产的积极性,开展了以农为主的大生产运动,加强了军事工业的生产。
这些措施,为泰西大峰山根据地军民扩大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峰山县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和蚕食",日军深感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不到摧毁我抗日根据地目的,于是又施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特务等手段密切结合,企图用频繁的扫荡和稳扎打、逐步推进的蚕食政策,缩小乃至摧毁我大峰山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年底,敌人在我根据地周围建立据点50多个控制公路和铁路沿线,以及黄河岸边,一九四二年底,敌人据点增加到近60个。一九四二年,敌人在长清南部地区,使我南基本区被压缩成"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狭小地带。在沿黄地区,敌人以据点、碉堡为支点,构成纵横交织的公路网,并沿点、线修筑封锁沟、封锁墙。敌人就建立了五十六个据点,平均每两平方公里、八个村庄就有一个据点,封锁沟、各区、乡都被分割成若干碎块,每走十多公里,要过若干条封锁沟,真是"出门见碉堡,处处是封锁沟"。公路、封锁沟,几乎没有一个村子不被迫向敌人缴粮、纳税,原来的抗日根据地,变成了抗日游击区,我军活动极度困难。大峰山地区,同样被敌人蚕食了大片村庄,遭到严重的分割和封锁。
为了打退敌人的蚕食、封锁,峰山县我独立营和各区队根据党中央"敌进我进"的方针,提出了"翻边战术"(即敌人打进我这里来,我打进敌人那里去),以分散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和强大的政治攻势反击敌人,把斗争焦点引向敌占区铁路沿线。一九四三年是蚕食与反蚕食最激烈的一年,敌人的"扫荡"也仍旧很频繁。但是,进一步动员起来的人民群众,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向敌后之敌后进军。
结果在这一年,我们共攻克据点10多处,开辟了铁路以东的新区,同时也取得全歼红枪会胜利。各区民兵在反蚕食斗争中进一步发挥了巨大威力。他们用"打、走、散、躲"和"打赚钱仗"等战术,广泛开展了"麻雀战"和地雷战,对敌人进行扰乱、围困、伏击,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地雷战,使敌人无从捉摸,防不胜防。在普遍开展的"飞行爆炸"运动中,武工队和民兵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上和据点周围,甚至在敌人的营房操场里、大门口也埋上地雷,敌人出动时,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大路小路都不敢走。
对敌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双管齐下,我峰山独立大队常常在半夜将敌人据点包围,向敌人喊话,或者利用敌人的电话线向日本士兵进行宣传。对伪军的宣传更是丰富多采,除喊话、"上夜课"以外,还专门编印了大批书刊和小说。为了蒙蔽敌人,封面印的是"说岳全传",内容是八路军打敌人的故事,封面是"京戏大全",内容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宣传画或"伪军投城"、"纳粹的毁灭"等。
这些宣传品有时候组织边沿区小商小贩传送,有时候由武工队去散发张贴,或者由传递,或者仿造敌伪公用信封,利用敌人的传信站送入伪军。我军还开展了伪军家属工作,掀起"索夫唤子"运动,组织伪属到据点去叫回丈夫、儿子。在敌占区,由于我执行了团结全体人民、保卫群众利益、隐蔽的对敌斗争方针,在一部分伪区、乡政权和相当数量的伪军中发展了革命两面派,派地下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开展抗日工作。有的村庄在向敌伪送粮前,密告我军前去截拦,或者自己打个手榴弹把粮食藏起来,然后向敌人报告:"粮食叫八路截去了。使敌人的抢粮计划落空,群众利益得到保护。由于对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卓有成效,一九四三年,我军利用内线关系一举将该广里据点攻克。
一九四四年冬,在这一年我军攻克据点30多处,为了惩治死心塌地的汉奸,实施镇压和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在铁路沿线我武工队又开展了红黑点、善恶录的工作。凡暗中帮助我军者,记红点,做坏事的登黑点;记了黑点就向伪军、伪属或敌占区群众广为宣传,屡教不改的予以镇压。敌占区人民被伪军政人员压榨过甚的时候,就警告他们说:"小心八路给你来几个黑点!"县大队分散活动,武工队时常在深夜入敌占区,召集群众讲话,或张贴宣传品,宣传胜利,揭露敌伪暴行,铲除汉奸特务,动员抗粮抗捐,建立了各区武工队和秘密堡垒户。
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反蚕食斗争就是最充分地动员了群众参加的人民战争,终使日军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遭到灭顶之灾。中共泰西地委书记袁振到峰山县检查工作时,称赞小部队活动开展得好,切实贯彻执行了“荫蔽精干”的斗争策略,有效地保存了党政军群骨于力量,保证了秘密通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