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秋末冬初,肥城敌人派出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在肥城、峰山两县交界处的张庄南山和张老庄的茂山设立据点,企图切断大峰山区和太肥山区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扫荡、合围、清剿最为猖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是肥城大队驻郭家峪,峰山县大队驻薛家峪。连部就在薛家峪薛杨氏的家里。
一天晚饭后,通讯员叫郭哲生连长去大队部一趟。“报告”,“进来”,郭连长推开门,一进屋就看见宋泮池大队长、侯成寿政委和肥城县大队的程本胜大队长、赵其林政委围着桌子,神情严肃的在研究着什么。他们看到郭哲生走进来,候政委走过来,拍着郭哲生连长的肩膀说:“你原来是肥城大队特派员,现在又是峰山县大队的连长,对肥城、峰山两地比较熟悉,现在派你去执行一项任务,怎么样?”“请政委下命令吧!”郭哲生连长非常痛快答应道。
“好!”候政委说道:“你和肥城大队侦查员老翟同志,在三五天内把张庄南山敌人据点的敌人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周围地形摸清。”
宋大队长跟着说:“肥城的敌人现在正推行五次强化治安,快推到我们峰山县来了,你们就是要把情况搞清后,我们狠狠打击这伙敌人。”
“敌人内部有我部门的同志吗?”郭连长问道。候政委说:“没有”。
“老翟同志在哪里?”肥城大队的赵政委说道:“在郭家峪,我回去后马上让他来薛家峪找你。”
老翟同志四十多岁,机智勇敢,他们在一块执行过好几次任务,配合的很好,这次又成搭档了,郭连长他很高兴了。
拂晓前,部队又转移了。郭连长没有跟部队转移。天亮后,薛大婶见郭连长没有走,就问道:“你咋没有走呀?”他答道:“有任务。”她愣了一下,又问道:“早饭怎么吃?”郭连长半开玩笑的说到:“就吃你的,行吗?”薛大婶她连连说道:“行,有我们吃的就有你吃的,没有好的,地瓜面窝窝头还可以让你能吃饱。”郭连长听后心里暖暖的,心里想呀,薛大婶呀,你对八路军的的关心照顾令人赞颂,你的抗战决心令人钦佩。有这样的老百姓做后盾,消灭日本鬼子胜利就有保障了。
早饭后,郭连长和老翟两人商量如何完成这次任务。他们分析了情况,了解据点周围地形不难,夜间可以去侦察一下,还可以找修过据点的民工了解一下,就会弄清楚。可是要了解敌人内部就难了。怎么办?抓舌头?“对,就抓个舌头。”说着,他们又一起研究具体方案,先去圣佛站找情报员张延福,让他帮忙在据点附近的村庄找个隐身处。等敌人下山时,伺机捉个舌头。
找张延福又的请薛杨氏帮忙去,他们把想法给薛杨氏一说,她概然应允。同时它还提供了另一条线索,“季庄娘家哥哥在南山修过据点,修完后回的家,哪儿的情况也一定熟悉,是不是找他来了解一下情况?”薛杨氏的哥哥郭连长认识,叫杨兆臣,是一个靠得住的人。他说:“太好了!要让杨大叔来一趟最好。”薛杨氏说完就挎起一个篮子转身出了家门。中午时分,薛杨氏领着杨大叔来了。一进屋就说:张延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听说敌人在抓他,辛好他一个多月没在家,打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露过面。现在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看来张延福这一头落空了。接着他们和杨大叔谈起来了。杨兆臣他详细的介绍着据点的情况:“据点四角各修炮楼一个,高一丈五,上下两层枪眼,每个炮楼有十几个敌人。据点围墙有一丈多高,宽二尺,上面可以走人。围墙的北、东、西各盖两间房子。鬼子有二十多人,伪军七十多人,两挺机枪,两门小炮,剩下的都是步枪,”郭连长和侦查员老翟听了杨大叔介绍非常高兴,他们拉着老杨大叔的手说道:“杨大叔,你帮了我们大忙啦!”吃过午饭,杨兆臣便回了季庄。
当晚,他们按照约定,薛杨氏领着郭连长和侦查员老翟又来到季庄杨大叔家。夜深人静的时候,郭连长和侦查员老翟走出杨家,顺着河沟向南走,靠近了敌人的据点,查看了四周的地形。北面、东面的地形较好,缓坡,容易运动兵力,接近敌人。上敌人据点有两条路,一条在山南,直通大石关敌人的据点,一条在山北面,直通圣佛站。山东面是东西山峰,是峰山和肥城的分水岭。岭北河沟上是片梯田,当地群众为看庄稼,遮风避雨,在地头上盖了几座石屋子。其中一座石屋离北面据点仅有五十米左右,可以看到从据点里下来的敌人。郭连长看到看到石屋,他和侦查员老翟暗自高兴,这是捉舌头的好地方。
大约十二点,他们两人又返回杨家,堵上窗,点上油灯。他们边抽烟,便问杨大叔:“敌人什么时候下山?”“敌人成群下山时多是天亮时候,天黑前回山上据点;几个或者单独的敌人行动,一般在早饭后,午饭后返回。”侦查员老翟兴奋地对郭连长说道:“郭连长,机会来了,我们就在那石屋子里埋伏,捉他个舌头!入狼窝才能擒狼崽子。入贼窝才能擒贼首。要干,现在该走了。”他转过身对杨大叔说:“这次如果遇凶险,请你给部队送个信;如能顺利完成任务,咱们马东见。”真有生死离别的那种味道。薛杨氏拉着郭连长的胳臂说:“愿老天保佑你们平安无事。”出了门直奔小石屋。鸡不叫,狗不咬,无声无息,一片寂静。他们埋伏到天亮,直到太阳升得老高,也不见敌人的影子,他们心里都非常着急,担心计划落空。突然,侦查员老翟悄声对郭连长说道:“看,下来一个,有门了。”只见这个家伙哈着腰,嘴里叼着烟,一步三晃,大摇大摆的往山下走。经过石屋,下了梯田,他们马上跟了上去,紧赶了几步,在梯田下边的河沟里把他活捉了。
这个“舌头”老老实实跟着他们顺着河沟向北走,路过季庄,薛杨氏早已站在家门口,目送着他们直奔马山而去。
走到郭家峪,他们详细审问了这个家伙,这个“舌头”把敌人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情况交代出来。当晚他们就回到部队,汇报侦查情况,胜利完成了任务。没有出几天,大概是在十月底,部队就对张庄南山据点的敌人发起进攻,日伪军撤回了肥城。鼓舞了群众抗日救国的信心,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