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汶源尽看花
房思春
汶源街道,地处济南市东南部,是一个三市交界的地方。从济南版图上看,济南像是一个行走的“人”字,汶源街道就是济南迈出的一只脚。每逢春天到来,这里花事热闹,杏花、樱桃花、桃花、梨花次第开放,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就像是给济南穿上了一只绣花鞋。这个比喻有点老套,却尽显时尚与传统的结合,岂不正是老济南新气象的真实写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的这首《桃花源记》,已经被人们传诵了1600多年。那夹岸的桃花林,青草的鲜艳美丽,缤纷的落花,无不让人心驰神往。更有那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虚幻的美好,却也狭隘局促。从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皇帝一统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平民百姓向往自由的世外境地,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最终也只不过是太虚幻境,一场空欢喜。
过去多少代人的不幸,已经不堪回首;多少代人心向往之的理想之国,如今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已经变成了现实。
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天看今朝。汶源街道以她特有的魅力,赢得了“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境内东部山区,群山连绵,溪流淙淙,一派山水风光,景色如画。西部城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是商贸区和人们生活聚居区。汶水如带山如屏。山有钢城区境内最高山——海拔729米的旋崮、海拔610米的历山、青杨崮等知名山头二十余座,各自有名,又连绵不断。杨家大峪河、霞峰河、黄庄河之水先后汇入大汶河主流,一路西去,造就千古奇观---汶水西流,尽显汶源魅力。
汶源春来早。在大汶河源头之水的浸润下,汶源大地逢春竞发,一片生机勃勃。春不择地,也不漏地。当微微的暖风吹过,早就翘首以待、按奈不住的花花草草,就悄潜迈脚的来到了人世间,开始装扮起经冬落魄的山山坡坡、沟沟岔岔。一场微微细雨,便挥毫泼墨制造出一个写意的世界。这个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灼灼的神奇生命,无不让你惊奇,让你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各种各样的花草,争先恐后的登台亮相,似乎是在向眼前的世界庄严宣告:我来了!汶源大地,一下子明媚起来。其实这并不足奇,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这只不过是大部队到来之前的先遣队而已。这时候的花草青浅且零落,它们正瞻前顾后,信马由缰。
春有约,花不误。汶源真正的花事,是在四、五月份。
三月底,四月初,长胜村的十里杏花竞相开放。散布于田间地头,村前庄后,沿路两侧的几百株老杏树,说好一起来,谁也不早,谁也不晚,只需一夜杏花雨,便勾引的它们心旌摇曳,情不自禁。不夸张,不羞涩,只将心花怒放,不负眼前春光。一时间便引来无数的游人和市民赏花踏春。这时节,小小的长胜村,每天都会接待近千人的游客。
蜿蜒的道路上,人来车往,络绎不绝。路还是窄了,人们要是把车停在路旁,来往会车就很难了,往往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即使如此,也不会影响人们赶来赏花的热情。多的是俏男靓女,他(她)们来是为花来,也不是为花来,个中心事谁能猜的透?他(她)们三三两两,漫步其中,一会儿看花,一会儿看人。花面入目,人面入心,在他(她)们的心目中,人面定胜花面好,可又有谁知道呢。
摄影爱好者逡巡其中,不失时机地抓拍镜头。那些俏男靓女们,荡漾在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定格,成为永远。
更有那网红主播,把直播室搬到了杏花十里长廊。杏花美景通过网上直播,一下子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远方的客人,即使不来长胜村,也能天涯共此时,共同感受到汶源春天的热闹美景。
杏花盛开,正是乍暖还寒时候。老天也嫉妒琼花盛宴,会借寒冬的余威,来一场寒冻,或者送来一场飞雪。山坳里的杏花,太娇嫩了,根本抵抗不住寒冷余威的肆虐摧残。寒冷过后,杏花只落得一片凋零,半途夭折,能侥幸逃过的,又有多少呢。蜂蝶情伤花失色,冷寒过后坐果稀,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朵杏花,有可能是一颗杏子,但是杏花一受冻,杏子就杳然了。即使那些百年老杏树,也概不例外。
杏花几乎年年都会受到寒冷的侵袭,只是轻重不同。老杏树无语,唯有那粗壮的树干、黢黑皲裂的皮肤,向人们诉说着不平凡的经历和岁月的沧桑。风调雨顺的年景,杏子就会大丰收,却卖不出好价钱;反之,产量不高,倒可以卖个好价钱。种杏人的喜悲由天不由己。俗话说庄稼不收年年种,杏花受灾也会年年照常开。是不得已,也是本性使然。
黄化峪、茄子峪村的樱桃花,也不甘落后,竞相盛开。盛开的樱桃花,似一幅流动的画卷,又宛如一个个娇羞的少女,绽放出绚烂的笑容。
杏花、樱桃花的盛开,拉开了汶源花事的序幕。从四月初到五月初,十万亩桃花,在山水之间次第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这里一朵,那里一枝,会不经意之间映入你的眼帘,让你突然惊喜万分:桃花开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你会发现,已经是这里一枝,那里一树了。再过一天,已经是这里一树,那里一片的盛开了。桃花的一般花期也就20多天左右。有时高温持续,天气干燥,花期就会缩短,也就有十几天的样子。因此,当你琐事缠身,忙忙碌碌的时候,一转眼的功夫,桃花已经开过了。于是,不禁感叹时光忒快,深感时光的金贵。看桃花已错过,唯有待来年了。其实错过了又有什么关系,花儿开过以后,就是满树累累果实了。
车过金水花园便是大汶河畔的花海园,爱心草坪、凤仙花、牵牛花等繁花让人心醉流连,站在高处,河水碧光粼粼,翠林如海的醉美风景,你于其中,便是画中人。
逆汶水而上,你便进入了桃花的海洋----桃花源。路的左侧是桃花,右侧也是桃花,前面则是冲不开、突不出的桃花包围圈。满山满坡的桃花,浅粉色、粉色、粉红色及深粉红色,因品种不同花色也不尽相同,并且开花的时间也会有差异。一些早熟品种的桃树,开花时间相对较早,并且花色绚烂艳丽;晚熟品种的桃树,花色相对较差。比如晚黄金桃的花色深红,多瘦弱,不耐看,但是成熟的桃子,却个头大,色相好,金黄金黄的,肉质肥厚,多汁,味道香甜。正如人不可貌相。
过了北金水河村,就来到金水河水库。水库的环湖路,蜿蜿蜒蜒,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一侧是灿若烟霞的桃花,在这样的境界里,早已让人忘却尘世繁杂,心神怡然。
沿水库北岸一直走,就到了黄金蜜桃的起源地----霞峰村。
1966年,荆山果园职工张守行从沂源县荆山果园引进300株“大黄桃”桃苗,村里建起了北山果园,后来经过张守行的反复嫁接改造,历时8年,培育出了新品种“黄金桃”。
1980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纷纷在自留地和责任田里种植桃树,建起桃园,在全公社引起了轰动,从此霞峰桃成为了霞峰村一张亮丽的名片。再后来,镇上提出了“人均一亩果园奔小康”号召,全镇学习霞峰经验,并鼓励全镇村民大面积种植黄桃。如今,全处各类桃树已经发展到10万亩,年产各类桃果30万吨,成为有名的黄金蜜桃之乡。
霞峰村的村前村后、山上山下、河边路旁、全是桃树。整个村庄被淹没在桃花的海洋里。置身于花海深处,如同置身画中仙境,花不醉人人自醉,早已忘记今夕是何年。东面山上有“寿”字雕塑、仙桃、陶公阁、瑶池等景观,各自成景,又相映成趣,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锦上添花。
2004年4月3日,黄庄镇召开了第一届桃花节。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21届。一届届的桃花节上不仅展示汶源的生态旅游资源,而且通过这一活动,成功将汶源自身的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了从农业到旅游业的转变。以丰富的桃园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依托“中国蜜桃之乡”这一品牌优势,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桃花同时开放的,还有柿子峪村的梨花。世上花色千千万,唯有梨花甚是白。柿子峪村在历山西侧,汶水溪东岸。村中有舜泉、历泉、羊刨泉。其中舜泉、历泉在2021年,已经被列为济南名泉。当村子周围40余亩梨花盛开的时候,人在汶水溪岸,但见飞花胜雪,如诗如画。进入村庄,则是花映泉水,泉水润花。“梨花庭院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巍然耸立泉水池畔,叶尚未展,早已尽享和风之抚慰,日夜听泉水汩汩,俯瞰梨花之盛开,独享春色之唯美。
这里的景、这里的美,迷人又纯粹,让人看不够、品不透。漫步之间察秀美,俯仰之间见繁华。
春华秋实,繁盛的花事,预示着丰厚的收获。待繁花落尽,一枚枚的果实就像绿色的宝石悬挂枝头。在风雨中膨大,在阳光中着色。待青涩退尽,奉献给人们的是甜蜜的无尚美味。
秋天来临,春天的绣花鞋,变得珠光宝气,熠熠闪光。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汶源“外达内畅”的交通体系日臻完善。一扇省会的“东南门户”正缓缓打开,给汶源这座山水之城,注入了无尽的活力。豪华但不奢侈、美丽但不浮夸、宜居宜业宜游的汶源,正真诚地等着您前来做客。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