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11》「飘舞的剑」(6410辑)

晨间寄语
现在的社区有项工作,把复退军人中的优抚对象编进微信群,国家和地方有什么新政策或指令性文件,会及时传达到群里,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犹如一注新流,老兵们也能够随时学习和了解,更为重要的,结识了新朋友,扩大了交往和社会面,老兵们正能量的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我人有笨拙,既想坚持“寄语”,又想适时更新,时有搜肠刮肚,所以常常废话连篇,或不达词意。群里一位老兵发帖表扬 ,说我“信手拈来皆题材”,其实我很够呛,有时真的滥竽充数,但注重体验,观察生活已成习惯。我在早锻练时看到一只麻雀在我前面追逐一只蝴蝶,上下翻飞,几番到嘴,那蝴蝶又几番挣脱,阳光下,蝴蝶身上的绒粉飘落,最后,麻雀连啄几下,蝴蝶身体被咬住,那翅膀再扇几下,一只蝴蝶的生命就此结束。一位晨练的老人也看见了,似乎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现在的麻雀胆子真大!离人那么近”。
我在杭州西湖边的林荫道上,看到几只小鸟朝着人群走来,我蹲下,把手伸过去,小鸟没有飞走,而是看向我的手,大概是确认我没有食物喂给它们,又走向别人,我诧异,同时也感觉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以为了那里小鸟们习惯了“不劳而获”。
观察先活是行文写作的第一要务。作家们热衷于描写爱情,因为爱情的话题永恒,动物亦有自己的性爱。同是晨练看见,我在山边树丛的空地上,看到一对小蜻蜓的重叠,形状极像那种老式双翅飞机的重叠,电影上三四十年代打仗的那种,在空地周边飞来飞去…。这样的阵仗在喧嚣尘上的闹市里看不到,没有刻意,它们飞来了,盘旋一会儿,又飞走…。不禁感觉,看哪天会被写到作业“本”上。
任何事物,朝好处想,是众生,朝坏处想,就是不正经。但是,没有繁衍,哪来的生命与灵魂?老百姓讲:“说破的鬼不害人”,看到了,那是事实。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话找话也是话,明知是废话,也写,对不起各位看官啦,谢谢😜[OK]?
新的一天,早安!
2024.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