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薪续火,砥砺前行,7月26日,革命老区金鸡台村举行了重点项目开业、项目成果发布及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午,金鸡台村投资建设的AAAA圣莲山景区举行重张开园仪式,由首旅旗下公司接管运营,将进一步提供景区服务水平,让有“京西小五岳”,“京都第一奇山”之称的圣莲山景区再上新台阶。下午,金鸡台村橙芗主题民宿集群开业,每个小院都有一个主题,民建共建帮扶金鸡台,设置“民建之家”小院;“拼布晓苑”则以拼布修习为主题,”禅茶居“以禅茶体验为核心,小院民宿与古山村古院落相结合,让宾客感受中国古文化多方融合的魅力。
会上进行了两项重要成果发布。中国农业大学在金鸡台村设立“教授工作站”,奚雪松老师带团队经半年多的资料收集、采访、整理,查阅大量文献,编写了《金鸡台村志》,把金鸡台村的历史传承、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老建筑肌理、新时代建设、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逐一梳理,呈现给社会各界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优秀文化基因与传承的山乡古村落。请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友、毕业生为金鸡台村量身制作了一部二十分钟的短片电影《“迹”不可失》,国家高级摄影师、青年影视导演焦门老师通过公益拍摄,支援革命老区金鸡台的文旅发展与振兴。影片以穿越剧的方式,把金鸡台村的历史沧桑、抗战历程及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完美结合,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知山乡老村的人文历史、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与家国情怀。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民俗旅游协会会长、金鸡台村党委书记刘增会,代表村两委班子,感谢社会各界对革命老区金鸡台村的大力支持,感谢为金鸡台村建设运营提升不懈努力的各方团队,将秉持革命老区精神,带领金鸡台村走出一条具有京郊山乡典型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向金鸡台村无偿捐赠10亩地节水灌溉设施,以实际行动向革命老区献出爱心。金鸡台村处于北京最丰富的梯田区,景色优美,但灌溉是个难题,此次华维集团在金鸡台村捐建“华维智慧灌溉示范基地”,用自动控制技术喷洒方式予以解决,今后向山区不平整地块进行推广应用,提升山区农业产量,助力山区走科技兴农之路。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为金鸡台村捐建的老院落青石板屋顶修缮项目也顺利完工。
通过验收,整齐的青石板屋顶又呈现出了古村落的韵味,显现出勃勃生机。金鸡台村,又名凤巢古村,定位“静心慢享、文化休闲、知识聚落、群凤来巢”,聚集八方力量共建发展,在此次签约大会上,完成了几份颇有重量的签约。中国乡村发展协会科创小院工作组,围绕“百县、千专家、万小院”行动,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推动专家团队入村到户帮扶,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新模式。此次在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创建“科创小院” 服务站,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统筹优势,帮助革命老区更上一层楼,助力金鸡台村建设成为“京郊山乡科创振兴样板”、“乡村五大振兴创新场景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探索金鸡台发展模式,贡献金鸡台示范效应。
首旅集团旗下公司与金鸡台村运营公司签署高山草甸营地共建协议,依托首旅资源,在金鸡台村海拔1600米高山草甸,建设京城海拔最高的观星营地,结合当年革命先辈顽强保护的通往延安的“红色交通线”,定制红色研学线路,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及白求恩、林迈可等国际友人穿行于高山之巅奔理想前程的场景。
特色主题民宿、餐饮服务中心也签约落地,为金鸡台村提升接待能力与服务特色,让来宾、游客到每个院落都能感受到特色主题文化。金鸡台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获评“杰出乡村振兴创新运营实践奖”。未来,将联合周边乡村,与史家营乡三大景区——AAAA圣莲山、AAA百瑞谷、AAA百花山联动,提升史家营乡全域旅游,形成“四大景村联动”格局。为此,金鸡台村、柳林水村、青土涧村相邻三村签署共建承诺书,携手发展,共同推动文旅规划、红色旅游、山乡体育、文化建设、乡村运营等资源整合与联动,发挥合力效应,提高区域吸引力与影响力,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带动山乡发展与就业,增强山乡活力与幸福感。签约大会后,来宾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金鸡台古村落、老广场、凤巢书屋、凤巢影院,实地感受古山村历史文化、时代变迁及新时代内涵。为答谢各界宾朋,并为金鸡台发展献策,结合晚餐,再次在村边梯田平台举办别开生面的《核桃树下乡村夜话》,在田间地头畅谈乡村振兴与山乡文旅发展。在月光、灯光的温馨氛围下,在古核桃树下,营地餐饮、露天烧烤、民歌民乐、轻松畅谈,《金鸡台嘉会》和《核桃树下乡村夜话》已经成为了京郊山乡知名品牌活动。中国农业大学原规划设计院院长南国良教授表示,很高兴看到北京乡村有整 村运营的真实案例,表示将持续支持金鸡台的运营发展,将把科技小院引入金鸡台。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邵辉主任,负责乡村振兴全国培训项目,向与会者推荐了多个优秀项目,将把乡村振兴培训项目引到金鸡台村。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科创小院工作组组长张继承,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健康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美丽中国》发行部主任廖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持人胡珺山,中华思源首善基金秘书长,民建房山总支秘书长刘贵阳,房山区朗诵学会会长赵晓义,房山区区诗歌学会副会长于久东等,就金鸡台村的乡村振兴给出了许多中肯建议,并表示将协调自身资源持续支持革命老区金鸡台的发展。
《夜话》结合山乡特色,请专业团队演唱了为金鸡台-圣莲山创作的原创歌曲,以及特色山乡民歌、古典民乐表演,在夜色朦朦的村边梯田,为来宾及村民献上精彩的视听盛宴,与专家教授们的畅谈建议交相辉映。一年恢复建设是成果的展示,更是向未来进发的起点,革命老区金鸡台人将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争取山乡振兴模式的突破,为都市远郊山乡发展贡献新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