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日记(三)
侯俊英
七月二十一日,入伏第七天。
天气晴转多云;气温二十五至三十四度;空气湿度百分之八十二。
酷暑难耐,热浪滚滚。
清晨六点钟太阳就露出了傲娇相,拿出一副“不把人烤成串决不罢休”的架势。
吃罢早饭,懒散无聊地靠在沙发上。习惯地拿起手机刷了一下朋友圈,一则“最美聊城故事”霸屏炸裂了,赞誉声一片。聊城广播电台《民生面对面》栏目,正在播放着血液病科薛主任无偿给病人献血的故事。医者仁心,高尚而伟大。“医生紧急献血,为患者生命续航。”为之赞叹不已,感动至深。满满的正能量似一股清流,瞬间把暑热驱散。
一位老专家还为此即兴吟诗一首:
“聊茌杏林出英雄
医者仁心是薛青
病人危急把血献
雪中送炭露真情。”
薛青主任为病人无偿献血,已不是第一次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职业操守是何等的崇高啊。为有这样的茌医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傍晚,又去了小河边上的小花园。昨日情景再现:老人们摇着芭蕉扇,说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嘻戏玩耍,欢笑声不断;够地稻餐馆又响起悠扬的音乐声。
七月二十二日,入伏第八天,大薯。
天气阴;气温二十九至三十四度;空气湿度百分之八十九;暴雨黄色预警。
今日大暑,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薯正伏天。”又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桑拿天。一大早的老公就催促我,趁着清晨稍微凉快一点儿快去散步,要不然早饭后,天气更加得炎热。听了老公的话,我快步向悦来花园走去。大概是时间晚了点儿,晨练的人已很稀少,路边只有一份卖菜的老农,坐在三轮车前守着摊位。
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吗?咋一丁点儿风丝都没有啊,树叶一动不动,但仍然闪着绿油油的光泽。各种各样的花朵,娇艳欲滴的夺人眼球。这大概就是夏天里应该有的颜色吧。
触景生情,几句好多年前写的顺口溜,又浮现在脑海:
蝉鸣虫吟半夏生
梓树叶绿夏花红
姹紫嫣嫣酷暑日
心醉半醒情亦浓
同事开玩笑说:“什么半夏、红花的,咋一股股的中药味呢。”
当然啦,三句话不离本行嘛。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大雨快些来吧,就等你拿米下锅了。
大薯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薯过后,下一个节气就是立秋了。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下午十六点二十分,雨终于下了。
看来“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历路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