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学江
当我翻开俞至岳老兵的《欢庆八一》一文,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年代。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九十七周年,更是一次对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的深情缅怀。
文中首先回溯了九十七年前南昌起义的历史瞬间,共产党人高举赤色大旗,向反动政府发起反击,那一刻的枪声,不仅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南昌起义,如同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随后,文章描绘了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难历程。在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弱小到强大,从艰难到胜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一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八一的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先烈的缅怀。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宁的国家,这离不开当年那些穿军装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将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学习政策、学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维护老兵尊严和荣誉的必要性。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老兵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也展现了他们对后代的期望和嘱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文章以高昂的语调结束,呼吁大家共同高歌一曲,将老兵的正能量世代承袭,高举独一无二的“八一”军旗,让我们的国防固若铜墙铁壁。这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读完《欢庆八一》,我深感震撼和自豪。为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的英雄们感到骄傲和敬佩,也为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强大的国家而感到幸运和自豪。我相信,在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孙学江,退役军人,文学爱好者,用文字记录生活,书写人生与社会,半朵中文网第十届专栏作家。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
1983年10月入伍服现役,1985年11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7年4月退出战场,1989年4月退出现役。
人生感悟:“岁月碾压欲成泥,成形煅烧方成器。生活沉淀一杯酒,完美无瑕做传奇。”
我是诗人,但我却没有诗人的基因;我不是诗人,我又总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完美,记录生活。时日久了才知道,“大道至简,诸法自然,与时俱进,因果相传。”种下大豆不会收玉米。所谓古时候女人裹小脚,成吉思汗的赏罚略地,都是利用人类的欲望洗脑就范,成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做为人类社会的个体人来说,几十年后都是黄土一捧,或随人类社会青史留名,或随光阴岁月默默无闻。所以,只有时代英雄,没有英雄时代。
在这里有个观点说一下: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一个是旧事物的灭亡和嫁衣,道理都知道,但细思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