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蹉跎岁月中的芳华
——延边上海老知青何永根
作者:高连春
2019的年度,是近两万名当年插队落户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地的上海知识青年五十周年纪念日。曾记得那是2018年的夏天,我受上海知青挚友的邀请。专程飞赴上海助力欲出版的大型纪念文献《悠悠岁月半世情》这部图书的撰稿工作。在上海呆住一周多的时间里,我采访了数位曾在延边插队落户的老知青。从而撰写出来了《从延边财校走出来的十位上海知青》与《他的微笑灿烂嫣然》的两篇纪实散文。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年岁尾的某日,我接受到了一则来自上海的手机电话。打来电话的人是我的挚友一一上海知青网吉林频道主编、也是大型纪念文献《悠悠岁月半世情》图书编委会主编之一的周培兴。培兴仁兄在电话里向我诉求:当年与他同期插队珲春县农村的知青战友何永根退休之后,他自掏腰包且又爬山涉水,走遍了延边州境内众多的村村寨寨,寻找并看望上海老知青战友。何永根并以百折不挠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撰写出来了五十多篇知青的追忆文章。由于其中很多作品是描述留守在农村知青战友的故事体裁。现处于集册成书瓶颈之苦的艰难,特向我请求援助。我本人也是知青出身的作家,共同知青的感同身受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何永根的强烈出书之心愿和盼望所在。于是我便应允了下来。事隔不久,何永根就给我打来了请求支援的电话,并将他多年所撰写的五十多篇知青体裁的作品,一鼓脑全都发入我的电子信箱里。我被何永根这种大爱无疆高尚情操所深深的感动。便不由自主的成为了何永根长篇大论《岁月留痕》一书的作序之人和责任编辑。
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中著名军旅作家巍巍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是1969年早春三月。也是我刚刚从小学升级至中学刚刚开学的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初来乍到学生们的第一个活动便是清晨六点钟去火车站迎接来到延边插队落户的阿拉上海知识青年。早春三月的那一天,我们列队在火车站迎候来自南国大都市一一上海知识青年。透过出站口的铁栅栏空隙之处,只见一个接着一个身着军大衣,头戴绿军棉帽,身背肩扛行囊的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走出车厢之后,列队待出站口的上海知识青年时,我们的欢迎大军人人挥动着手中的“红宝书”,欢呼雀跃了起来。谁也没有料想到我们迎候而来的这些阿拉上海知青中竟有了我中学时代的语文、物理和化学教师。这一批来自大上海的知识青年队伍中也有本文所讲述主角的何永根。
话当年的何永根是上海某重点高中的学生。1969年早春三月,他也被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席卷至地处中、苏、朝三国交界处极偏僻的小山村里插队落户。两年之后,他被推荐招工招干走进了珲春某小学当上了人民教师。何永根在这所学校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的工作。他也从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长为该学校的副校长、校党支部书记。退休之后的何永根没有留守家中清闲养生养老。而是走上了一条布满荆棘丛生的奋斗之路。何永根被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吸收其为会员;上海知青网一吉林频道的编委。何永根非常的务实,他勤勤恳恳且又任劳任怨。退休离岗之后十几年来,他的足迹涉及至延边各地,山山水水及村村寨寨,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何永根坐大巴客车、乘坐火车、拖拉机、牛马车,甚至去爬山涉水,走访村村寨寨。他行程数千公里,走访了几十户留守延边乡村的上海知青战友的家庭。并以一个知青运动亲历者的身份,去记录周围其他亲历者的生活轨迹,积累了5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发表了50多篇采访文章;课题论文《留守吉林延边的上海知青生存状况调查》被《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入《后知识时代一调查报告》图书之中,并分别被美国《哈弗大学燕京图书馆》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收藏;2023年在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大赛》中,何永根撰写的记实作品《阿妈妮,您永远是我们的妈妈》,荣获记实文学类一等奖;出版了近三十万字知青题材的纪实性文学著作《岁月留痕》。何永根的《岁月留痕》图书算得上是一部力作。的确是一部启迪心灵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你留恋过去难以辨分舍,当你憧憬未来生活就是一首歌。
是的,何永根的人生,就宛如他一生做人恪守的信条:踏踏实实地做事,认识真真地做人。言语虽质朴,却有岁月的印记。道理虽平淡,却有生命的厚重。有人说:时间是世间最无情的东西,再深的感觉、友谊、情愫都会因为天涯远隔,岁月流逝而渐行渐远。但是,在何永根的生命中,时间凝聚的沉沉岁月,却犹如一首静美的歌,温馨而深情,流淌而纯真,正象他的这部《岁月留痕》图书一样。
很难想象,何永根这位屯守边陲的上海知青,曾经在教师这个神圣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近40年,当他走下讲坛后,他没有选择返回大上海,与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他却选择了一条探索知青战友的足迹,寻找落寞知青战友身影,讴歌知青战友丰功伟业……且他坚持采访写作一干就是十几个春夏秋冬。何永根说:自己不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但他却一直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去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物。何永根的情怀在于他对当年从上海来到延边近两万名知青战友挚爱的拳拳之心。从2012年起,何永根就开始一个一个地寻找同他一起来延边的,后又留守延边的知青战友,行程累积五,六千公里之多。这么多年来,他所花在于此的费用,则全是自掏腰包了。就连出版这本《岁月留痕》图书的所有费用,也都是何永根从自己的退休金里节约出来的。这十几年当中,他为了完成这部叙述知青战友的鸿篇巨作所遭受到的酸甜苦辣,谁能知多少?只有何永根自己是再清楚不过了。
其实,这部近三十万字的《岁月留痕》,不仅仅是何永根足迹的游历和对所采访知青战友的真实记录,而是他的心所至,情所归。他是真诚的,他是诗意的。当然,他更是倾注了无限的深情。
在何永根这部力作《岁月留痕》图书中,有近50篇采访文章,也就是有近50位他的知青战友的生动故事和鲜活事迹:其中有挚爱延边,工作奋斗至70岁的延边白山大厦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居巩;有离岗不离职、献身知青公益事业的周培兴;有笑傲人生,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张理敬;有助人为乐,累积赞助下乡同一集体户,落难战友五万多元的好人张谈兴老师;有知名的大作家范文发精彩的人生故事;有嫁入朝鲜族家门的好媳妇寿林娣;有将阿妈妮当母亲厚养20多年的情深义重姚祚塘、林小兰夫妻;有三毛故事主人翁一一陆兴明;有与命运抗争的勇士一一林国平;有留守珲春市春化乡一辈子务农的三位女知青;更有至今还受到众多上海知青齐心帮助,留守农村的女知青王龙娣……
做为责任编辑的我,在编排和校对文字的这段时间里,我己经深深地沉浸在《岁月留痕》这本书里面了。我被书中每一个章节的故事情节,每一章节里面的每个人物的命运紧紧地拴住了。审阅书稿的那一段日日夜夜,我的心灵,时时刻刻都被书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文中主人翁,人生命运和悲欢离合所感染和震撼着,时而激昂愉悦而欢呼雀跃,时而悲痛欲绝而潸然泪下……
2019年盛夏季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专门为上海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延边五十周年举办了研讨会。做为非上海知青的本地知识青年的我,有幸被邀请参会并指定在会上还做了主旨发言。2021年的年初,上海知识青年文化历史研究会携手黑龙江省知青学会召开了一次线上征集知青体裁文学艺术作品的誓师动员大会。我也受邀参会。巧的是2022年是我的故里一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七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则征集知青体裁文学作品和另一则故里七十大寿生日的敬礼,促使我奋笔疾书写出了弘扬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团结,延边朝汉一家亲;党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们依靠长白山肥沃土地和资源优势,多种经营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时代主旋律的长篇小说、后改编36集电视剧《绽放的金达莱》文学作品。我所撰写的这部现己引起国内影视界重视的文学作品《绽放的金达莱》写作中的构思和素养,都是源于多年我阅读众多反映知青体裁作品,与何永根的力作《岁月留痕》也都是密不可分的。
我的这位延边上海知青何永根老友在他的力作《岁月留痕》里叙述的每一篇文章,文章中刻画的每一位故事的主人翁,我都没有看到太多奢华的诗句,没有见到太多堆砌的词汇。何永根在他所著的《岁月无痕》书中溢出思想感情的潮水,犹如书封面中的白山瀑布一样,清新而透澈,顺势而流淌,滚滚永向前 。
祝福老朋友何永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道路上,今后还会收获到满满当当的硕果!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代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鑫海文学》杂志社顾问,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0集(20余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