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郎部落与刀郎文化
作者:陈希文
今天,是我们旅行团来南疆第四天了。
早餐后,导游说上午安排去温宿县大峡谷游览,下午还要参观刀郎部落。据介绍,温宿大峡谷有中国罕见的远古岩盐地质绝景,是中国西部最奇特的雅丹地质,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
进入景区,我犹如进入了一片精美雄浑的自然画廊。眼前,狭谷岩层受挤压形成的褶皱十分清晰。断裂的岩石夹在山壁岩层中,经历亿万年的风雨浸蚀后,形成了绝壁高耸,奇峰兀立,形态各异,嶙峋怪异,色彩浓烈,千姿百态的奇特景观。这种鬼使神工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悠久历史的创造,而非人力所形成的。我的视觉和心底受到了强烈地冲击和巨大的震撼。只觉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又是多么的无奈!这又使我想起了,去年我和孩子们去甘肃敦煌地质公园,所见与眼前的相似,感受同类,在此不再叙说。
中餐后,下午去刀郎部落参观,却引起了我的兴趣。
参观前,我想刀郎曾是一个民间歌手,听过他沙哑嗓音唱过的多首流行歌曲,尤为《2000年的第一场雪》印象深刻。他的歌词接地气,通俗易懂,音质浑厚,民族风味浓烈,很受听众喜欢。没想到一个歌手还这么厉害,发展这么快,在家乡还建起了“刀郎部落”,他的演艺团队必会实力强大,不可小觑。
谁知到了刀郎部落景区,导游一介绍,我才幌然大悟。实情与我的想象竟然大相径庭。原来刀郎部落与刀郎歌手没有直接关系,差点闹出大笑话。
刀郎部落是新疆西部一个古老的部落,是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刀郎”在蒙语中意为“集中”或“成堆地聚在一起”。部落位于新疆伊尔江河流域,特别是麦盖提和阿瓦吉地区,是刀郎人的故乡。刀郎人是以鱼猎为生的游牧民族,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音乐丶舞蹈和手工艺等。
我们现场参观了刀郎民俗展览馆,刀郎人村寨,特色餐厅,水上乐园和沙滩浴场。通过参观刀郎人的历史遗物,可知刀郎人的原始生活场景。看到部落当今的建筑及文化景观的沧桑变化,展示着刀郎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这些都让参观者欣慰。
我深感刀郎部落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一个文化象征。它不仅反映了刀郎人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刀郎文化,不仅是对悠久历史的深刻记忆,又彰显着刀郎人民风民俗的精髓。刀郎文化,已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积极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民族珍贵遗产和优秀文化。
说了刀郎部落,还应提及刀郎歌手。刀郎的家乡在四川,父毌都是音乐行家。刀郎喜爱音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来到新疆后,受当地音乐和文化的启发,将自已的音乐和新疆民歌融合,不仅融合了民谣、摇滾和古典元素,还吸收了爵士风和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带有强烈的少数民族特色和新疆地域特色。因此,他的歌声受到新疆乃至全国人民的热捧和喜爱,多年流传甚广,久经不衰。看来,高手在民间。在此,我为歌手刀郎拍手称赞,盼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神曲妙歌。
2024年7月23日写于渭水之滨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