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怎么让爱情长久保鲜的呢?父亲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道破了其中玄机:你母亲是咱们家的第一功臣,劳苦功高,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幸福温暖的“家”。
1953年,父亲22岁,对于当时乡俗,早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因为父亲为人老实,寡言少语,加上家境贫寒,村里的女孩都瞧不上他。也就是那年,青神县人民政府在全县招考初中生。父亲的舅舅对他说,你平时喜欢看书学习,为何不去报考呢?父亲回答说:考上了也没钱去上学。父亲的舅舅说你去试试嘛,如果考上了他来负责解决费用。没想到中断学业7年的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当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到他舅舅希望他兑现承诺时,父亲的舅舅却说那是一句玩笑话,还以为父亲考不上呢,拒绝出钱帮助父亲上学。
1956年,25岁的父亲初中毕业回到农村。父亲的同龄人,大都早已成家,只有父亲还是单身大龄青年。爷爷、奶奶非常着急父亲的婚姻大事,到处托人提亲。因缘巧合,母亲的姑妈很看重父亲,认为他忠厚老实,是个可以依靠的男人,经她牵线搭桥,18岁的母亲和父亲相识。父亲当时落魄,不修边幅,显得有些苍老,看上去好像30多岁。许多亲友反对母亲嫁给父亲,他们说你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怎么嫁给一个愚蠢笨促的读书人,读书能当饭吃吗?母亲听从她姑妈的话,没有过多考虑死心塌地嫁给了父亲。父亲从心里发誓这一生要好好珍爱母亲!
在去单位报到前,带队的工作人员要求所有人员自带被褥,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不像现在稍微大点城市都有宾馆,除了就餐统一安排,住宿都自行解决。自带被褥,对当时父亲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家里太穷,只有一床被子,如果父亲带走了母亲就没盖的。父亲无可奈何步行10多里找到他亲舅舅家借被子,他舅舅对父亲说被子外套是家织布(自己纺织的)的,如果还的起就明天来取。次日父亲去了大门紧闭,等了很久家里都没人。这一次闭门羹的屈辱,让父亲一生都难以忘记。
父亲参加工作被分配在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领了工资首先想到的是赶紧给母亲寄回去。父亲一生非常勤俭,从没有给自己存过私房钱,除了少量的日常开支,月月按时把钱寄给了母亲。一次,有人劝说父亲少给家里寄钱回去,说是家里有困难大队、生产队会照顾。父亲回答说:宁亏自己不亏家人,绝不让妻子儿女穷困潦倒被人耻笑。父亲成了乡亲们羡慕的铁路工人,每年回来休假都要带着一家人去探望母亲的姑妈,感谢她当年牵线搭桥成就的好姻缘。
母亲告诉我们,父亲每年回来休假都要主动向母亲汇报一年的工资收入和支出情况,每次母亲都叮呤父亲多给自己留些钱,把自己的生活开好点。父亲回答说自己的妻子儿女过得好是他最大的快乐!
1979年夏天,父亲回来休假,母亲给父亲洗衣服,在上衣口袋里发现单位给父亲下发的“平反通知书”。母亲反复问父亲原委,父亲才告诉了真情。原来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了牛棚并多次被批斗。单位还派专人到老家公社、大队调查,了解到爷爷已去世,家庭出生贫农,没有复杂社会关系,父亲才得以继续工作。母亲责怪父亲为何从来不告诉家里?父亲说不想让你们担心,也不希望家里人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那个唯成份论的年代里,父亲出于对母亲和子女的爱,坚守秘密,独自承受痛苦和精神折磨!
父亲2003年6月8日去世,离逝那天,母亲一次次呼唤着父亲的名字,痛不欲生……此后母亲郁郁寡欢,父亲去世不到三年,母亲也去世追随父亲去了。
撰稿人: 李安全
作者简要情况
李安全,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四川省青神县,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7月参加铁路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铁快运、成都铁路局工作,从一名普通铁路职工,成长为铁路基层站段领导干部,2013年7月从中铁快运调入成都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工作至今。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主要负责单位文件、电报起草,以及年度总结和先进材料、通讯报道撰写等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撰写的各种体裁文章数百篇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和杂志刊登。
邮箱3751439749@qq.com
青神县河坝子“爱情山”七夕征文启事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