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一百四十三辑「飘舞的剑」(6398辑)

四
光阴荏苒,不觉过了一月,钦差大臣恩承与童华对弹劾丁宝桢有关情况的调查,已经到向朝廷禀报结论的时候了。
恩承对童华:“童兄,这丁宝桢一案,委实有些难办。依你看来,该如何向朝廷禀报啊?”
童华:“愚弟才疏学浅,也理不出个头绪。恩兄比我精明善断,又是皇太后亲点主勘,还是你定夺为是。”
恩承:“即使这样,也要你先表明见解,我们才有个商量。”
两人一时无语,突然相视一笑,又互点头,却又依然无语。
正难堪时,见一女子——圆圆——笑盈盈而至,娇声道:“两位大人怎么都成呆鹅了?小女子纵然浅薄,也不揣冒昧,为两位大人草拟了一份奏章,未必合用。当如何做。自然还是两位大人定夺,权当提一个醒罢了。”说罢将一份奏章稿本递給了恩承和童华。
恩承和童华接过一看,密密麻麻的奏章写了二十余页。他二人本也是官场中的才子,读过一遍之后,不能不对这奏章的圆滑世故由衷地敬佩。相视会意一笑,俱又点头。
这里头又有个缘故。
原来,这四川的官员中有不少人在当年整顿全川吏治的行动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们被丁宝桢根据大清律法按照犯罪情节分别被逮捕法办、撤销职务、削职为民、抄没家产、核查退赔等等,他们与那些在盐政改革中被彻底打倒的盐商勾结起来,陆陆续续地向朝廷进折状告丁宝桢。状折多了,使慈禧皇太后主政的朝廷也不得不认真应对,终于派出了两名钦差大臣来川查勘了。
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这些人见是再不能失去的良机,便作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决心运用一切手段,腐蚀和收买两名钦差大臣,让钦差大臣为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服务。
那名色艺双绝的成都名妓圆圆用来专攻不惑之年好色如命的礼部尚书恩承。一个月的时间里,恩承被圆圆姑娘白天黑夜地纠缠不休。她开始时从不对查勘之事发什么议论,只是百般地消磨恩承的精力,使其在读弹劾丁宝桢的奏章中不是打瞌睡,就是精神恍惚,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调查。而朝廷的限期已经来临,作为此次查勘的主官,恩承已经再也没有公道地分析此案的的能力,也不可能条理清楚地向朝廷写出合格的奏章了。
而另一个钦差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童华则是被一批很会陪官赌博的人所害,他们三天两头地邀约童华去赌钱,先是借口公余消遣时间,后来就不再要这个借口了,而是在赌的过程中让童华输输赢赢,输小钱,赢大钱,而且越赢越大,直令童华在赌桌上滋生出豪气,却也同恩承一样,再也不具备分析此案的能力,也不可能向朝廷写出合格的奏章了。
后世形容此类奸计为,用糖衣炮弹击倒英雄好汉!
于是,当朝廷规定的期限即将到来之时,蓄意妄为的坏蛋们替两位钦差大臣起草了向朝廷汇报的奏章,由圆圆交到了两人手中。
奏章将原先川省被打击官吏的告状折子中提出来的罪状进行了归纳,有很多莫须有的罪状也都收录其中。主要在几个方面:
一、丁宝桢不顾一切推行的官运商销于国不利,害商害民;
二、丁宝桢修理都江堰报账不清并且工程不当被洪水冲决河堤而毁坏良田;
三、丁宝桢不顾四川贫困的实际,强行斥资组建机器局;由于制造业耗资过大,再也无法办下去;
四、丁宝桢滥施刑讯迫害文武职官,使四川各级人人自危;
五、丁宝桢将自己的女儿委任为黔边盐务副理,任人为亲:(全然不提丁体娟在排除盐道上的险礁时牺牲在赤水河)
奏章中将丁宝桢定性为好心办错事。丁宝桢所干的每一件错事,大都失之于性情急躁,考虑不周,有的还酿成了比较大的损失。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在四川继续当总督,既办不好国家的大事,也降低了他本来就拥有的声誉。奏章中明确提出了意见:对丁宝桢降三级调用。
如果这份拟写的奏章是在一个月前,恩承和童华是万万不会同意的。但是,经过一个月的黑色染缸之后,他们已经完全被腐蚀和收买了,无论在精力上意志上立场上都跌入了令正义人士不齿的深渊。而且这精心编织的奏章在他二人看来,语调柔和,针藏绵里,不会有陷害忠良之嫌,即使为皇太后所不能接受,也不致于受到太大的惩罚。
重要的是,两人都在经过神仙般享乐的同时,还得到了一笔丰厚资财的回报。这对被严酷的大清律条束缚多年的两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了!
恩承对有了一月深情的圆圆:“圆圆,我想带你去京城你去吗?”
圆圆:“去,圆圆与老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童华对将要作别的赌友们:“哥们,将来有机会还同你们一起玩。”
众赌友:“我们最喜欢与童大人一起玩了!”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