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剿匪那些事
1949年11月,黄平解放时,国民党遗弃下来的散兵游勇数旧州最多,其中团级以上军政人员就有30多人。随着黄平的解放,反动统治阶级和敌特分子预感到他们的末日已经来临,从而激起他们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仇恨和恐惧,因而他们十分卖力而又不惜血本地争夺旧州这块军事要地。人民政府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维护人民的利益,也必须坚决守住这块阵地,这就使旧州成了敌我双方斗争的中心地区。
黄平解放后,中共黄平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机着手剿灭残余匪特的斗争工作。1949年11月中旬,解散了投诚的原国民党黄平民卫总队,收缴流散到社会上的武器弹药。1949年12月,县委成立了剿匪指挥部,建立了县大队,区小队。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剿匪、清匪的方针,并讨论制定了剿匪、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措施。这一系列的工作,都为解放军回师黄平剿灭土匪奠定了基础。
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一五〇团奉命回师黄平一带,负责炉山、黄平、施秉、镇远、余庆等地的剿匪。团部住四屏、一营住旧州、三营住施秉、二营住炉山。一五〇团到黄平后,与黄平县委紧密团结,共同剿匪,共同开展地方工作。
为使剿匪斗争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坚决执行党的"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的方针。县委、团党委根据黄平的匪情、民情,加紧了统战工作。3月,县委、一五〇团党委在粉碎了以张兴礼、彭云、王正富等为首的所谓"游击救国团"妄图里应外合攻打县人民政府的暴动案后,立即召开了地方名流和原国民党上层人士会议。
会议在充分肯定了他们在解放、接管建政等方面积极配合协作的思想态度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我党的统战政策和坚决剿灭匪乱的决心和方针,希望他们站在人民一边,协助人民政府搞好工作,将我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彻底悔过自新,站在人民一边是唯一的出路若继续与人民为敌,必是死路一条"的方针传达到各阶层人士中去。由于县委、一五〇团党委的共同努力,团结稳定了吴少峰、常和笙、石修伍、黄东甫、吴通明、杨凡忠等一大批名流和上层人士,对争取土匪投降自新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许多土匪就是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教而纷纷向人民政府交枪自新的。经过我党的统战工作和政治宣传教育,有1527名土匪先后交枪自新。在这项工作的同时,县委、一五〇团党委还抓紧了军事上的战略调整,增强湘黔线、黄余线的守备力量,并在东坡、马场、炉山、罗朗、太翁等公路沿线重寨修筑碉堡。驻防部队善发动人民群众行动起来,保护交通运输线的畅通无阻。刚刚解放的黄平,敌特还在暗中分散活动,到了1950年的1月和2月份,敌特惯匪和叛军就勾结起来到处骚扰暴动,在旧州周围乡村杀人抢劫,残害党的干部,步步逼进旧州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