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09》「飘舞的剑」(6390辑)

晨间寄语
一个不同年龄段翻越墙体的视频给让人沉思。墙体半人多高,20岁时,走过去,跃然翻越跳下,轻松自如;30岁时跳下去,还能昂首潇洒;从40岁开始,单手扶墙也能跳下;50岁时,仔细观察高度能不能跳;60岁时两手扶墙,爬上去,面向墙体,再一脚往下,另一脚跟上,往下坠落;70岁时,观察半天,想绕开走,但又心有不甘,很费劲地爬上、然后两手抓紧墙面,身体下移,以脚不停地在墙上试着找登点,慢慢降下,直到感觉脚已到地面,总算翻越;到了80岁,有挑战自我的心思,但已是缺少翻越的勇气、亦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视频以同一人的演示,仅以翻墙为例,几乎预示或隐喻了人的一生,便告终结?如果说人生短暂,年轻力壮时,趾高气扬,随心所欲,亦有嫌弃老年人碍手碍脚…。然,时不我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谁都有过年轻,随着时光的流逝,也意味着谁都有穷途末路,只是这一天能够有质量地延迟,当然是其心愿。一位战友因为身体小恙,有两三年不敢喝酒了,近日我们在一起,他说:“哎呀,这不敢吃、那不能喝,有意思吗?想来想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活过五更天’,最实际的,还是开心高兴活好每一天。来,先干一杯!”人就是这样,想通了,就会活得通透。可谓可为而不为,憋屈。不该为而勉强为,则是乱了常理。“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老来不夸气力大”,任何人任何事,总有适可而止,无病呻吟,平添了包袱,洒脱一点,心安理得。
上海肿瘤医院副院长、专家、一把刀、教授在专业讲座时说,人的心脏能够分泌一种叫“肽液”的物质,是癌细胞的克星,它在人的心情愉快和高兴时,分泌就好,抑郁消愁苦闷时分泌就差,人得癌症不见怪,但是全球就没有一个得“心脏癌”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心脏有“肽液”的保护。教授下的结论是:保持心情愉悦、常笑、常乐、常开心,你的肽液就多,得癌症的机会就少。[OK]因此,愿朋友们都能分泌肽液多多,健康幸福!
新的一天,早安!
2024.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