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凌在纯,字思鲈,号云子、冰翁、佛清,1947年生于江苏吴江。现为凌门诗社顾问。著有诗集《淡远楼诗草》(2009年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五届吴江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名誉主席。1986年筹备垂虹印社并推选为社长,2008年后为名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吴江诗协顾问兼《秋鲈诗苑》副主编、吴江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书法各体皆擅,尤精篆书、篆刻。 幼承庭训,受父亲凌翔云指点,练习书画篆刻。后师从徐穆如、沈映冬等书画篆刻名家,曾得钱太初、张寒月、瓦翁等书画篆刻家前辈指点。1973年即有书法作品入选《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至今参加全国、省市等级书法展览和投诸报刊,入选、获奖、发表百余次。其中1990年篆刻作品获“炎黄子孙与各国友好书画展(国际展)”一等奖;正楷硬笔书法入选1992年《马年中国硬笔书法大展》获一等奖;1994年书法获“‘唐诗宋词颂’书画印赴日展览”铜奖:2004年自撰联获中国文联等主办的首届“中国集邮文化节获奖作品展”书法类唯一金奖。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老年书法展” ;书法作品获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银奖。1992年个人传略编入《中日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作品、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第3集。书法篆刻作品曾在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台湾地区展出或被政要如费孝通、张学良、陈立夫等收藏。费老书赠“德艺双馨”条幅等,陈立夫书赠“篆刻名手” 条幅。亦有书法作品应邀用于碑刻、名胜书额、刻联等。诗词作品发表于《姑苏吟》、《邓小平之歌》等刊物。
下辑 凌在纯宗亲书凌氏先贤诗词书法墨宝
宋.凌景阳
海棠
名园封植几经春,露湿烟梢画不真。
多谢许昌传雅什,蜀都曾未识诗人。
宋.凌云屋
太师菊
清白冠他三少贵,孤高独占九秋寒。
功成勇退东篱下,不逐春红相牡丹。
明.凌世韶
惠州西湖
湖面寒光一镜平,露荷烟草入秋清。
白鸥浴罢各飞去,遥见潮痕郭外生。
注,著有《汭沙草》。
明.凌汉翀
咏梅
玉蕊含风香,苔枝带霜冷。
夜静月冥濛,空庭卧无影。
元.凌云翰
烟寺晚钟
漠漠长烟际,钟鸣寺正昏。
山僧归去晚,和月扣松门。
元.凌云翰
洞庭秋月
月色秋逾好,波澄影更深。
有人横铁笛,惊起老龙吟。
浣溪沙
清.凌祉媛
柳絮飘零满径飞,荼蘼落尽雪霏霏。一年花事又将离。 坐树啼莺窥镜槛,衔泥飞燕蹙帘衣。无人庭院绿阴肥。
里中杂诗
清.凌廷堪
双溪左右抱村斜,村带斜阳五百家。
待得春深齐拂水,纶竿簑笠送生涯。
上为江苏省连云港境内孔望山上的孔子望海雕像
冬日过孔望山
清.凌廷堪
穷腊温风拂面吹,道旁景物俨春时。
横塘水浅竹篱短,只欠桃花三两枝。
上为江苏省吴江市境内的断桥
吴江道中
清.凌廷堪
风流当日顺阳公,曾解吹萧赠小红。
寄语东林休作雪,扁舟今日过垂虹。
夏日感兴
清.凌廷堪
绿杨深处乱蝉鸣,望远无端客思惊。
已悔暂为齐赘婿,可堪常作鲁诸生。
瑶琴此日弹应倦,金线频年压未成。
底事广陵佳丽地,照人惟有月多情。‘
无锡道中
清.凌廷堪
双桨摇开两岸冰,断云明处塔层层。
几程碧树辞吴会,一路青山到晋陵。
门巷临流缮蚕室,人家隔岸晒鱼罾。
惠峰泉水清如许,欲著芒鞋苦未能。
沧浪亭
清.凌廷堪
吴越江山兴未阑,沧浪亭下又盘桓。
高才自不能谐语,饮酒何曾解罢官?
淡淡花阴春弄影,萧萧竹色晚生寒。
寂寥诗客今何在?俯首斜阳一倚栏。
登高寺塔
清.凌廷堪
千寻拔地势苍茫,独客凌虚览八荒。
塞马北来悲太武,大江东去忆孙郎。
有时白浪吞瓜步,无数青山拱建康。
试发狂歌答铃语,鸟飞不尽暮天长。
初至家有感
清.凌廷堪
伯仲归来千里余,眼中风物转萧疏。
故园耆旧成荒陇,乔木先人有敝芦。
白发尚堪娱老母,青箱何处问遗书。
拟将筑室荒田侧,十亩春烟日荷锄。
点绛唇.春眺
清.凌廷堪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点绛唇·晓起
清.凌廷堪
破晓搴帘,画栏东畔风犹劣。海棠吹折,满地胭脂雪。 记得开时,花底人离别。朦胧月。此番圆缺,又到春分节。
一枝春·花朝
清.凌廷堪
拾翠年光,皱晴波、水面吹来风软。愁深醉浅。望断去帆难恋。连宵细雨,早墙角、杏梢红遍。犹记得、车走雷声,又隔雁云千片。 离情怕教人见。但徘徊小立,盈盈流眄。银塘半亩,照影暗窥深院。空隙絮语倩谁放,唤春双燕。花径悄、回步楼西,画帘自卷。
凤池笔颖
明.凌儒
胶庠云拥凤麟游,形胜多从璧水收;
峻塔倒成横笔影,清淮分作曲池流。
文明此日昌期会,元气终天万古浮;
安得回梯还百尺,题名盛继许查周。
吴陵賦
明.凌儒
百里鱼盐号富饶,赋多十郡贡天朝。
中通日市喧江郭,西下云帆礙浦桥。
弦诵隔邻闻月夜,笙歌到处醉花朝。
杞人四顾伤今日,底事繁华满眼凋。
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一俞前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当我开始对凌在纯先生的采访时,想到的是这么一句话。
幼受父亲指点,师从书画名家
我与在纯先生交往已有近三十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在1999年,因为“名人笔下的同里”的文学征文,我写《古镇的艺缘》,来到了在纯同里镇的住所——淡远楼。上楼进入书房,我有幸见到了他收藏的他父亲的竹刻,这才知道,他出身于书香门弟,从小就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
篆书 陋室铭
在纯的父亲凌石仙先生,字翔云,善竹刻,能书画篆刻,有“同里老画师”之誉。曾有作品流入法国等,然而就在平平淡淡中布衣终身。
在纯先生从小受父亲影响,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家父在世时,曾希望我能继承其未尽事业,因此,我幼时在父亲的启蒙督促下,6岁就日课临习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一帖。”可能就是因为这家学渊源,注写了在纯终身与书法为伴, 从小学至中学读书其间书画习作均名列前茅,在吴江中学读书时,就被选校刊编辑之一,在他高中毕业52年后,吴江新办的“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请他题写校名,这也是因他与母校的一份情缘。
在纯先生是幸运的,有家学,又有名师指点,可谓是名师出高徒。1971年的一天,他父亲带他来到了书画篆刻名家徐穆如先生的家里,徐穆如先生当时客居同里,与在纯家毗邻。穆如先生拿出了自己所刻的印蜕让在纯观赏,领他找到了一条进入篆刻领域的路径。在穆如先生的指导下,他临习不辍,特别开始研学清代篆刻家邓石如的篆、隶和吴让之的隶书,《散氏盘》《毛公鼎》《颂鼎》等两周金文也是他案头临习之帖。此后,他又访拜名师。1972年初,乡里的南社社员徐麟先生为他取字号“思鲈”;1973年,著名篆刻家张寒月先生前后给了他近百枚所刻的印蜕,指点他刻印、拓边款,还赠刻他两枚印章;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太初先生偶到故乡同里,在纯先生就前去拜访,执弟子职,细心观摩讨教;他还受到著名书法篆刻家瓦翁先生的青睐,对他的书法篆刻进行指点。
在纯在父亲和名师的指导下,书法、篆刻艺术不断进步。1971年,他的书法作品就进入了赴日展览的备选,虽然终选没入,但是,给他开拓了一条艺术奋进之路。此后,书法篆刻成了他工作之余的静心良方。1973年即有书法作品入展《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是当时苏州地区8县入选的5人之一。1987年6月至1989年12月,他参加了江苏省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书法班的学习,被评上了优秀学员,艺专的老师喜欢他的篆刻,多次请他刻印。1992年,在纯先生受到了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文化局、吴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嘉奖。
楷书 游天鹅湖公园归作
热心书画交流,作品广受好评
1991年吴江书画院成立,在纯先生被聘为画师。1992年,吴江市委书记沈荣法出访法国布尔昆 ·雅里昂市,请在纯刻了“布尔昆雅里安市长印”“爱德蒙受罗蔼印”等4方印章作为礼品赠送法国友人。1993年,江苏省委副秘书长朱通华出访日本,请在纯先生刻了二方篆刻印章赐送大分县知事(即省长)平松守彦先生,九十年代,在纯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曾两度为在纯先生題字。先题一幅为“德艺双馨”。在纯先生自觉过誉,请费老再赐“学无止境”四字,以资自勉。也就在同一年,“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民誉会长陈立夫先生百岁时,收到李海珉先生转赠在纯所刻名章、闲章,欢喜之余,欣然命笔,书赠在纯“篆刻名手”條幅。八九十年代,在纯先生的作品在全国、省、市和书法展览和报刊上频频亮相,书法论文《“书如其人”之我见》入选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新论》一书。 经过多年锤炼,在纯被吸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我对书法艺术不在行,对于在纯先生的书法艺术不敢妄自评价。2009年,我读到过汝悦来先生的《清雄铁线,功到自然——记书法篆刻家凌在纯先生》一文。悦来先生是书画行家,他在文中勾画在纯先生的艺术世界:“先生习书近五十年,以篆书为根本,兼通《说文》,尤工铁钱线篆,结字布白均衡,用笔婉丽通达,所学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又参入清人笔意,于平正间求其生动,环顾今之书坛,尚不多得……先生亦善作隶书,以乾嘉以來邓顽白诸家而上溯两汉,朴茂庄严,內紧外松,厚重规矩,字里常寓一种生气。所作行草以二王为宗,楷法唐人,間作小楷、章草,甚至榜书大字,皆有可观……先生金石铁笔,一如其书风,亦以工整平和为尚,所习者,或先秦小玺,或汉将军印,或明清大家,抑或近人如赵叔儒、王福厂辈,功深意厚,颇具金石韵味。所作‘瘦金体’印,別饶風致,广东谈月色以后一人而已。先生偶染丹青,画兰竹梅石,多具文人气息。先生论书画金石,以‘美’字当先。时风所行,有怪、乱、狂、野者,皆慎对。又重诗文词翰,闲暇小憩,常一卷在手,讽咏不已。”
篆书 江南春
2005年我到文联工作,在纯是吴江书法家协会主席,后来他担任了吴江诗词协会副会长,他为书协、诗协的活动而奔忙;在吴江诗词之乡创建中也作出了贡献。2007年10月,在纯先生被选派为吴江书画代表团代表赴法国友好城市布市,参加该市第58届艺术交流, 在法国,在纯先生的书法作品得到了法国友人的青睐,在开幕式当场,就有两位法国美术教授,以自己审美眼光收藏了他的作品。
在纯先生作的诗词楹联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2004年他自撰的“遨游方寸,识神州大好河山;传递万家,交世界真诚朋友”楹联铁线篆书法作品在中国文联和中国集邮协会首届中国集邮文化展书法上,获书法类唯一一等奖。他的诗词作品在北京墨斯文化世术研究院“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全国诗词大奖赛”获特等奖。他的一张张自作诗书法册页应该是在吴江书法诗词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
为吴江书法艺术的传播,书法新人的成长,在纯先生也是竭尽了全力。2004年吴江老年大学创办,在纯先生被聘为书法老师,一晃近二十年了。他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他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形象,他的老年大学学生周志军校长曾写了《我为凌在纯老师点赞》一文如此赞道:“凌老师在教学上有一套,而且为人亲和,还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有不少学员十多年来一直跟着他学书法,舍不得离开,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不少学员在他的指导帮助下能在各级书法比赛中获奖……”让在纯先生喜悦的是他的两位小学生顾鑫和金志伟,在北京2016年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评选活动中,到北京参加现场总决赛中双双获得了金奖。更让在纯先生兴慰的是,他的女儿继承了父业,为首师大书法研究院书法研究生毕业,现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
隶书 恋春
持之以恒专研,平淡人生是真
在纯先生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了,在松陵鲈乡二村的家中,我再次拜访了他。他鹤发童颜,银须飘飘逸,目若朗星,依旧神彩奕奕。在他的会客室里,见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相见后的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时间不够用。”
我听了他讲他的人生,也看了他的积累的厚厚的成果集子。在集子中有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证书: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入展证书、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奖获奖证书、江苏省文化厅“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江苏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入选证书,天津美院、河北省书协主办的“炎黄子孙与各国友好书画展(国际展)”一等奖证书……还意外地见到了他的1981年吴江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晶体馆生产专业工艺改革技术革新三等奖的成果证书、1993年工程师职务的任职资格证书和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这是以前没有关注的。
在纯先生1965年在吴江晶体管厂技术科工作,1993因自学成才转为国家干部后调入吴江政协工作。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如果他在技术领域走下去,可能是另有一番天地。
行书 野鹤仙人联
临走时,在纯先生送了我一本字帖,是2010年1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特邀他书写出版的《常用字毛笔字帖·篆书》,封面上印着一行字:适合书法爱好者及中小学生临习选用。书中有在纯先生写的一段话:“只有坚持临摹,持之以恒,迎难而上,才能领悟其乐趣,才能不断提高。”
“持之以恒,迎难而上”,在平平淡淡中感悟人生真谛。我想,这就是在纯先生人生的写照,也应该是我等的座右铭。
注:此文作者为江苏省吴江市原文联主席俞前先生,特此鸣谢。附文中所用插图。
凌在纯“野鹤仙人联”书法
凌在纯《恋春》书法作品
凌在纯《游天鹅湖归作》书法作品
凌在纯篆书《陋室铭》书法作品
凌门诗社简介:
凌门诗社,简称凌社,2021秋,由湖南凌风,江苏凌双仲等人发起成立,并由凌双仲拟定社名,由凌氏宗亲凌风,凌双仲等多人讨论通过,名誉社长大家共同推举凌泽欣宗亲担任。并请凌朝祥、凌世祥二位宗亲担任本社顾问。2022年7月,宗亲们选举广东凌远科宗亲担任凌门诗社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凌门诗社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由国内姓氏成立的诗社之一。凌姓在全国姓氏中虽是小姓,但已有三位宗亲先后担任省市级诗词协(学)会领导:江苏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凌启鸿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凌泽欣宗亲任重庆诗词学会会长,凌朝祥宗亲任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社本着团结全国喜欢诗词楹联,书画等有共同爱好的宗亲进行诗词歌联书画方面的文学创作为宗旨,适当时机出诗社成员专辑,并挖掘整理历史上凌氏先贤的诗词,适当时机出精选合集,个人专辑。今后对古今咏凌氏先贤的诗词作品将加以整理。
编者声明:
中国凌门诗社是一个以凌姓宗亲结成的民间团体,坚决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守定初心,每期发刊之时就先关闭平台的打赏功能。也杜绝了以后为些蝇头小利可能引起的经济纠纷的隐患,志趣不同者可路过。 篇中部分图片和作品选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谢本社书法顾问,江苏吴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凌在纯宗亲百忙中题赠本社社名墨宝。
凌门诗社及社刊组成人员职务简介:
名誉社长:凌泽欣
社 长: 凌远科
副社长:
凌双仲 凌长龙 凌伟添
秘 书 长:凌长龙(兼)
副秘书长:凌拥军
文学总监:凌天明
宣传部长:凌仕钿
顾问:
凌朝祥 凌世祥 凌云尚 凌在纯
凌斌全 凌均久 凌风 凌铭
书法顾问:
凌在纯 凌长龙 凌剑飞
凌宏康 凌 云 凌士明
凌云志 凌海林 凌丽
社外特邀书法顾问:
陈凤桐 (连云港) 马丙红(南京)
谢莉 (广东) 郭鸿森(苏州)
顾龙平(无锡)李家旺(连云港)
主 编: 凌远科
副主编:凌双仲 凌云丰
凌门诗社社刊都市头条特邀编辑:
阿 可(北京) 凌沧海(连云港)
《凌门诗社》社刊编委:
凌远科 凌双仲 凌 风
凌天明 凌云丰 凌拥军 凌一二
凌 斌 凌万东 凌未风 凌生喜
刊头刊尾书法:凌在纯
刊中书法:凌在纯
中国凌门诗社社刊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