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 修 课 三 题(闪小说)
吴岳华
给 你 三 天
炎热的暑假,一支特殊的队伍,十五个好吃好玩怕苦怕累的学生,其中有威胁父母、三次离家出走的十三岁女孩,有两个小时打游戏输掉3.8万元的十岁男孩,有家中大盗多次拿家里钱的七岁女孩。一个有了两个孩子、当了十年班主任的母亲老师。
叫什么好呢,只给你三天时间 叫旅游,叫长征,叫拉练,叫体验,叫锻炼,叫淬炼,不在乎于名,而在于实际行动。
不上课,没有作业,动员仅有几句话,计划也很简单。
新鲜,好玩,轻松,愉快,大家雀跃欢呼。
第一天,先群讨,后分散讨,下午六点集中。没有钱,没有干粮,没有水,仅有两只手,唯有讨,才能解决饥渴问题,生存问题。
面对的是冷面、训斥和拒绝。神经病,无聊,恶作剧,劈头盖脸的辱骂,食和水,讨到的极少,这才体验到什么叫饥饿和干渴,有点吃的和喝的,就叫幸福。
第二天,拾荒,捡废品。路边,草丛中,一个饮料瓶,一块纸片,都成了宝贝。那个七岁的女孩,爬进垃圾箱,翻江倒海才捡到3个饮料瓶和五块纸片。到下午五点卖给一个拾荒,捡废品的老太,这个卖不到钱,那个卖不到钱,一半被扔了,总共才给了十二元五角。
晚上,走到第二十家,一个老爷爷老奶奶同意留宿。老人从园中割了韭菜,摘了豆角、西红柿,给他们炒了几个菜,互相谦让,看饭看菜下肚子,不争不抢。
半夜,老人儿子儿媳回来,把他们赶走,他们只好流浪前行,在村前庙里和衣而眠。
第三天,行军,走大道,也抄小路。人人脚上打了水泡,互相搀扶着艰难前行。你帮我,我扶你,令人感动。
谁也想不到,十年之后,他们都成了名牌大学的学生,有的创业,成了名人。
上 山 下 乡
爷爷奶奶都是上山下乡的老知青,受教育受锻炼的岁月,他们念念不忘。
由于爷爷奶奶的据理力争,乔雨的孙子孙女暑假下乡,在爷爷老家住一星期;寒假上山到外公老家住一个星期。
下乡,锄禾日当午是必修课。烈日下,一老二小,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弯腰曲背,挥锄种草,汗流浃背,腰酸腿疼。坐在树荫下,喝几口凉开水,惬意得很,快活是神仙。
上山,冒着寒风,上山打柴是必修课。寒风中,一老二小,高唱《红梅赞》,挥刀砍柴。砍了一会儿,头冒热气,就脱掉了棉袄,仿佛在春秋一样甩开膀子大干。一人背一捆柴火,迈步向山下走去,其实路不远,也觉得漫长。背上的沉重,双腿的沉重,才知道路真的不好走。
左邻右舍很热情,每天都送来新鲜的蔬菜瓜果,他们吃不了。
他们原来认为乡村振兴离他们很远,在农村住住走走,才知道离自己很近,人人有责。
他们听爷爷奶奶们讲过去,讲乡愁,讲向往。
村里修桥补路,他们参加劳动,并捐出了零用钱压岁钱。
他们经历了山洪暴发,路断桥塌。爷爷和孙子孙女,站在风雨中,拦住了一辆辆不知前面险情的车辆,避免了车毁人亡。
当抢险队伍赶来时,爷孙三人,也处于危险之中,山上塌方了,他们躲得快,才脱离了危险。
儿子儿媳埋怨,有人嘲笑,乔老不悔,让孙子孙女上山下乡是有益的,利于孙子孙女成人成才。
京 城 少 年
三层楼小别墅,花园式的大院子。
四个大人对小孩的教育极严格。
爷爷奶奶是大学教授,父亲是画家,母亲是歌唱家。
让小孩从小就动手,洗手帕,打扫卫生,倒垃圾,上小学就让小孩学会做饭做菜。
从吃的到穿的,大人小孩都是低标准,很少穿高档的,吃高档的。
爷爷带着孙子孙女捡废品,左邻右舍看笑话,开玩笑,你们家的钱用不了,还这么捞钱,太丢人了。不偷不抢,自己动手,有什么丢人的。
走到他家里,常常令人大吃一惊,书香门第,竟成了废品作场,一地废纸,一堆饮料瓶,都是用来卖钱的。
星期天,在京城公主坟的人行道上,有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爷孙推车去卖废品,卖得十元二十元,存入孙子孙女的小金库。
到北大荒夏令营,孙子刘向刚,孙女刘向美积极报名。两个人背着小背包,上公共汽车,到学校集中。
向刚向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蚊叮咬。哥妹比身上的“大炮”,哥哥说我有三门,妹妹说我有八门。
在外人印象中,京城少年娇生惯养,好吃好玩怕苦怕累,这支夏令营队伍,改变了人们的印象,京城少年是好样的。
哥哥画得好,妹妹唱得好,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为当地少年辅导,当起了小老师。
休息日,哥妹到外面玩,吃了蘑菇燉公鸡,在街上捡到一个大钱包两万元。他们交给了警察叔叔,他们成了拾金不昧的京城好少年。
哥妹商量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点礼物,是一小瓶泥土和四棵金钱草。
在向刚向美家的阳台上,金钱草长得很茂盛。

作者简介:吴岳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东西》《双刃剑》。
出版寓言、随笔集三本:《儿童寓言宝典》《做人了吗》《家家都可以抱出个金娃娃》。
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寓言、诗歌、歌词、随笔、散文近千篇(首)。
在天津、南京、浙江、宁夏、南通市等征歌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入围奖。
发表小小说二百多篇(首),在全国征歌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中融保安杯全国微型小说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在冀东小小说环宇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