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之(65)
再读高常贵《流年寄韵》
赵士红
记得是2019年,当常贵老弟把他的《流年寄韵》送给我后,我爱不释手,连续几天读完了整部诗集。之后《流年寄韵》一直被我放在床头柜子上,以方便随时品读。
常贵老弟的诗集所含内容很广,每首诗都是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其中“岁月感怀”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韶华易逝,人生如梦,会让每一位诗人心有所感,但常贵老弟的诗章绝没有颓靡之句,你所读到的是一种从容和向上的力量。在这一篇章中,最打动我的,是写给农民的诗,比如“悯农”:
春播五谷满田畴,日日耕耘汗水流。
粮市低迷心意冷,丰登岁月也生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辛苦的感叹,虽然语言直白,但清新、质朴,读来亲切感人,绝没有造作之嫌,这是诗人把真情贯注于笔端之故。
临江仙 农民工
数月抛家在外,光阴荏苒年终。苍山残雪未消融。子妻千里远,尘世若飘蓬。 巷陌寒风凛冽,追薪信访途中。脏衣污帽掩愁容。山城楼宇起,可叹袖囊空。
这首词的上阙,起拍干净利落地交待了起因和时间,再以景物描写补足环境,来引出人物。下阙开头即有对恶劣环境的描写,又是对上阙歇拍“尘世若飘蓬”的具体阐述。年终不能回家过年,是因为辛苦劳作的工钱还未领到手。接下来也仅用:“脏衣、污帽、和愁容”几个字,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农民工的形象,因为心中有愁,愁的是年关已近,没拿到工钱怎么回到故乡?所以无心打理身上的脏衣破帽,简单的字词被诗人组合在一起,十分传神。通过这几个字眼,我们仿佛看到了农民工的失魂落魄。结拍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摩天的高楼幢幢,农民工付出了多少汗水,可是却两手空空,再次把农民工的愁推进一层。整首词没有华丽的词藻,用情串起,表现出对农民工真情实感。
常贵老弟是一名教师,但是他对农民似乎有割舍不断的情怀,这对一名诗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说文学作品应当反映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即“缘事而发”。在这点上,常贵老弟做到了。
常贵的诗词语言质朴、言之有物、有感而发,读来亲切平和,但绝不影响诗词的张力和厚重。他的作品,在浅吟低唱中,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可见他诗词功底深厚。(2024年7月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