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07》「飘舞的剑」(6376辑)

晨间寄语
事无巨细,串联起来就会成为故事。小孙子放暑假了(小学三年级),他做作业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布置”作业,时不时的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你猝不及防,也会让你陷入尴尬境地。他问:“为什么夏商周之前的君主叫‘王’、或叫‘大王’?三皇是哪三皇?五帝是哪五帝?秦始皇为什么会有姓‘赵’和姓‘秦’的说法?诸葛亮埋在哪里?”之类…。实话实说,在孩子面前你不能不懂装懂,答得上来的就告诉他,答不上来上就和他一起找答案,必须体现实事求是,让孩子在求知欲里畅游自己的遐想…。孩子诚实,当你能虚心问他:“你可以告诉我吗?”他会把自己知道的答案立即说出来。
我们有时候为自己在某个领域里的一知半解沾沾喜气,还会因为年纪大而好为人师,仔细检讨,我们差的何止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遇上勤学好问,一时半会答不上来,尤其是在孩子们面前,会有出洋相的感觉。恍然大悟,这山没有那山高。在象棋博弈中有句名词,叫“将军”,这般情形,与被人将上一军无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有一句名言:“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我很以为然。
小孙子出门喜欢两件事,一是买乐高,二是进图书馆。小子拼乐高的劲头可以忘记吃饭,我在重庆给他买过一艘“航空母舰”,那其中的点点面面零件,我看了脑壳都大。但他爱不释手,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拼出来了,不夸张的说,给我三个月甚至一年,也拼不出来。进到图书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你再进去看,半点没有走的意思。小子的提问,起源于阅读,答案,也来源于阅读。不为别的,为了应付“将军”,也跟着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伴读是责,获趣得任,不好吗[OK]?
新的一天,早安[抱拳]!
2024.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