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日记(一)
侯俊英
七月十五日,入伏第一天。
天气阴转多云;气温二十四至三十二度;空气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之多。由于高温天气,空气湿度又大,让人感觉到非常闷热,稍微一活动大汗淋漓。小河边和岸边的小树林里,“挤”满了纳凉的老人和孩子。老人手里的芭蕉扇不停的摇着,不怕酷暑的小顽童,光着膀子或只穿一个吊带,在健身场地的小路上跑来跑去。河对岸五十多米远,靠路边停着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上不间断的传来吆喝声:“杜郎口豆腐皮!”还有一“醉仙鸭”店开业,门口挂一大牌子,明码标价:十八元一只。突然,路南边传来悠扬动听的音乐声。奥,原来是刚开业不久的小烧饼“够地稻”连锁店,在欢迎”门庭若市”的顾客用餐。听说这个店里的炖鱼味道不错,还免费送十二个小烧饼。
七月十六日,入伏第二天。
天气小雨转阴;气温二十五至三十二度;空气湿度仍然是百分之八十之多。清晨,烟雨蒙蒙。但丝毫没有一丝的凉爽,闷热,继续着闷热。
午后,天空忽明忽暗,感觉气压很低,闷热的喘不过气来。
傍晚时分,天边露出一抹晚霞。茌中河岸边的小树林里,依然是那帮乘凉的老人和孩子们,芭蕉扇继续地摇着,娃娃们还是在健身场地嘻戏耍闹,汗水浸湿了体恤衫。“醉仙鸭”店的服务员,抱着一摞鲜红色的广告纸,不厌其烦的介绍着“醉仙鸭十八元一只。”
老公说明天安排上一只,解解馋。
都是这把年纪的人了,对这些鸡鸭鱼肉的,早就失去诱惑力了。
七月十七日,入伏第三天。
天气阴转多云,气温二十四至三十度。空气湿度百分之八十九,闷热继续来袭。太阳像一个娇羞的小女孩儿,在云层后边躲躲闪闪。虽然细微的北风带来了一丝丝的凉意,但抗不过湿度较大的闷热,走几步l又汗流浃背了。
朋友发来问候语:“盛夏三伏天,骄阳似火燃。记得多喝水,饮食宜清淡。作息要规律,适度勤锻炼。愿我们安然度三伏,身心皆康健。”有人关心,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午餐,老公还真安排上了醉仙鸭,味道很美。我竟然像小孩子一样不知饥饱,吃撑了。
天一直是昏沉沉的,有雨落不下来的尴尬。十七点半左右,突然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雾霾烟消云散。除了闷热不合时宜外,天空竟然多了一抹秋天的颜色。秋天就要来了吗?你听,不知疲倦的知了,拼了命地爬上树梢,桀骜不驯地唱着:“快了!快了!”
期待着秋高气爽那个令人神往的季节。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历路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