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蝉
乡音乡情 罗天明
“似鸟不是鸟,爱在枝头唱。夸口都知道,其实全不晓”,说的是夏日唱歌的知了,又名蝉,或金蝉,金蝉子等等,俗称蝉子。
每年夏至前后,地下蛰伏少则三个春秋,多则十七个冬夏,靠吸吮树根汁液为生的蝉蛹(或名蝉蚁),从米粒大小潜滋暗长,先后经过多次蜕皮,不断长大到指头大小的尖头蝉虫(或叫蝉猴、若虫),黄昏到翌日黎明破土而出,结束漫长(3、5、7、11、13、17等质数年)而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活。
夜幕下黑暗中,肥胖臃肿的蝉虫从地狱来到大千世界,孤独无助,但体内似有生物卫星导航,本能地寻树上树,大多要爬到五六米高处蜕壳。
蝉虫退壳必须垂直面对树身,或悬挂于树枝下方,用钩状前爪抓进树皮或紧抱树枝,再发力将背部虫壳挣裂,头和前爪率先而出,接着背部和腿又相继而出,但由于背部裂口有限,肚腹还在壳内难脱,务必来个倒挂金钩,借助体重下垂的地心引力,将整个身子慢慢向后翻仰而下,把肚腹缓缓坠出虫壳。
即将坠落时,那稚嫩孱弱的身子居然神奇地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又缓缓地曲身上翻,直到抓住蝉蜕头部,继而弓背收腹,用力一挣,将肚腹尾部全部挣出虫壳,完美实现金蝉脱壳的蜕变。
金蝉脱壳过程约需一小时,幼蝉用尽浑身解数,才从盔甲里奋力而出,艰难而又痛苦,可谓蝉生炼狱。
金蝉脱壳的倒挂金钩,是蝉与生俱来之的天赋绝技,不乏技巧和智慧,且如行云流水,动作精准,如表演般扣人心弦,精彩而神奇,叹为观止。否则就难以蜕壳,而且必将遭遇横祸而断送生命。
那些迷失方向而未能上树,甚至植物、篱笆、墙壁、石块都没找到的蝉虫,在地面蜕壳时,由于不能倒挂金钩而借助自然之力,难度增加,时间增长,故而都会遭遇虫咬鸟食,每每因此而夭折。
刚刚实现金蝉脱壳的幼蝉非常孱弱,黄蓝相间中又显几分乳白,双眼鼓睁横着,白色的左右主翅四折叠(蝉有两对翅膀),仅有麦粒大小,湿滑柔软如绸。牠浑身濡湿,娇嫩,静静地趴在蝉蜕上一动不动地吸取天地精华,养精蓄锐。
幼蝉可谓见风长,柔软的双翅在一次又一次地颤动中逐渐向后展开,并不断变硬,浑身由稚嫩的黄蓝依次变为黄白、黄麻。双翅由轻微颤动到上下振动,再到振翅而飞仅需约一个时辰,从而实现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飞跃,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羽化龙变。
幼蝉双翅展开过程中,若受到惊扰或触碰,翅膀就难以正常展开发育,就会畸形,致使终生残疾而无法飞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蝉虫选择动物夜晚看不见而归巢夜宿的时间出土蜕壳,从而规避了诸多残酷无情地侵害;倒挂金钩,借助自然之力,实现金蝉脱壳的羽化龙变,与生俱来的智慧不同凡响,令人赞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奇妙绝伦。
蝉虫虽然成功逃出地狱,幼蝉虽然已实现金蝉脱壳而向羽化飞天更近了一步,但未必都能成功为蝉飞天,牠们危机四伏,人类和鸟儿、蚂蚁、蜂、狗、鸡、鸭、鹅等不少动物都是牠们随时可能遭遇的天敌,一旦遭遇,便是凶多吉少。
众多天敌中,无处不在的小蚂蚁是蝉虫和幼蝉随时可能遭遇的最大威胁。
有的蝉虫刚从地下伸出不到半个身子,还未完全出土就惨遭蚂蚁围攻,进退两难。进,是自投罗网,退,又因前爪已伸出地面被卡,根本就退不回地下,只有任凭蚂蚁咬噬而亡。
爬出地面的蝉虫因盔甲在身十分笨拙,黑暗中盲目地缓慢爬行,一旦遭遇小蚂蚁围攻,虽然身子可如穿山甲遭遇攻击时卷曲似球,但依然难敌小蚂蚁的虎钳口,只有无可奈何地束手就擒。当被咬噬挣扎翻滚到仰面朝天时便是在劫难逃,只有等待死神降临的宿命。穷凶极恶的小蚂蚁先从其颈部下口,断其头,从而进入蝉虫壳体,将其肉体吃尽掏空,最后残剩一个空壳方才罢休。
正在蜕壳的蝉虫和正在羽化的幼蝉,一旦遭遇蚂蚁更是大难临头,特别是已蜕壳失去护身盔甲的幼蝉,柔软稚嫩,既无力脱逃,又无力抵御,成为蚁群的饕餮盛宴便是牠们的必然宿命,那是幼蝉极为痛苦而漫长的死亡之路。贪婪的蚁群吃饱喝足后,又将剩余蝉体分解,运到蚂蚁王国贮藏起来日后享用。
蝉虫大小如指头,但个别竟然小比蚕蛹,差异犹如巨人与侏儒之别。蝉不像其它鸟儿和动物出生后会逐渐长大,蝉虫的大小决定了蝉的大小,蜕壳后的幼蝉并不会长大,只是日渐发育成熟。
羽化龙变的成蝉双眼鼓睁,浑身麻黑,有的长得黢黑或金黄,强劲有力,6周左右便逐渐发育成熟而为成蝉。每年小暑后林中那“噫——”“噫——”单调、悠长的稚嫩蝉声,就是雄蝉发育成长的发声练习。
有林便有蝉,有蝉便有歌。酷暑时节,杨柳依依、绿树成荫的公园,天天有蝉歌交响音乐会,不绝于耳的天籁之音响彻天地。有的唱:“热啊——热啊——热——”有的唱:“夏夏夏夏热——夏夏夏夏热——”有的又唱:“莫得荫——凉,莫得荫——凉”,独唱合唱几部轮唱,尽显风流。
那悠扬婉转或高亢嘹亮的歌声,是金蝉忍辱负重的地狱蛰伏数年后,成功逃离黑暗见到光明,又从炼狱到天堂羽化龙变的生命欢歌,是对天堂阳光世界和美好生活的纵情歌唱。
蝉亦分雄雌,蜕壳后的幼蝉即可分辨。雄蝉腹部有歌唱的发音盖,腹腔內为空瘪的歌唱气囊,树上林中鸣叫唱歌的都是雄蝉;雌蝉肚尾尖长,有心状图纹,且腹部无发音盖而不会歌唱,被称为哑蝉。
发育成熟的成蝉开始求偶交配繁衍,但蝉对于树林和大千世界而言实在渺小,如何在森森林木和广阔的天地中找到配偶,造物主为此分别赋予了雄蝉和雌蝉的绝妙本领。
雄蝉个个都是天生的歌唱家,骄阳下的蝉歌都是雄蝉所为。蓊郁的林中,雄蝉激情四射地引吭高歌,大鸣大放,那是求婚的情歌,那是对爱的真情渴望和深情呼唤。
雄蝉个个张扬自夸:“我帅——我帅——我帅帅帅帅帅——”更有激情燃烧似火地坦率表白:“要爱——要爱——要爱爱爱爱爱——”还有深情地呼唤与期待:“来哟——来哟——来——哟——”争鸣逐雄,一个比一个更迫切,一个比一个更信心满满,一个比一个更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晴天唱,雨天也唱,一日不成,翌日再唱,锲而不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有的白天高歌无果,夜间也不懈怠。总之,不得真爱便不知疲倦、无休无止地高歌不歇。
雄蝉的求爱热烈、张扬而执着,但又十分矜持,足不出户,绝不四处奔波、天涯海角地寻寻觅觅,而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待字闺中的雌蝉虽然不能唱歌对歌,但哑耳不聋,对雄蝉的歌唱总是心领神会,根据雄蝉的歌声,分析判断其健壮情况,那些歌声最为悠扬婉转动听或高亢嘹亮的雄蝉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繁殖后代的最佳配偶,故而雌蝉的爱总是以声取郎。
雌蝉如骄傲的公主,并不为雄蝉虚言所惑,而是在诸多聒噪声中静听甄别,择选心中的白马王子。一旦听闻动情歌声便心旌摇曳,春心荡漾,急不可耐地循声而往,毫不羞涩地上门投怀送抱,以身相许。
伏天流火时节,肆虐的骄阳让蝉们亢奋不已,激情飞扬,公园已然成为蝉们谈情说爱的极乐世界,繁衍生息的天堂。
蝉虫破土而出,羽化为蝉,根本目的就在于繁殖,完成和实现生命的延续。
“一旦风花场,变却仙人度。”蝉的一生只爱一次,却因爱得太深,为情所困而致命。
阳光下高亢嘹亮地放歌求偶交配的雄蝉,在响音乐会,不绝于耳的天籁之音响彻天地。有的唱:“热啊——热啊——热——”有的唱:“夏夏夏夏热——夏夏夏夏热——”有的又唱:“莫得荫——凉,莫得荫——凉”,独唱合唱几部轮唱,尽显风流。那悠扬婉转或高亢嘹亮的歌声,是金蝉忍辱负重的地狱蛰伏数年后,成功逃离黑暗见到光明,又从炼狱到天堂羽化龙变的生命欢歌,是对天堂阳光世界和美好生活的纵情歌唱。蝉亦分雄雌,蜕壳后的幼蝉即可分辨。雄蝉腹部有歌唱的发音盖,腹腔內为空瘪的歌唱气囊,树上林中鸣叫唱歌的都是雄蝉;雌蝉肚尾尖长,有心状图纹,且腹部无发音盖而不会歌唱,被称为哑蝉。发育成熟的成蝉开始求偶交配繁衍,但蝉对于树林和大千世界而言实在渺小,如何在森森林木和广阔的天地中找到配偶,造物主为此分别赋予了雄蝉和雌蝉的绝妙本领。雄蝉个个都是天生的歌唱家,骄阳下的蝉歌都是雄蝉所为。蓊郁的林中,雄蝉激情四射地引吭高歌,大鸣大放,那是求婚的情歌,那是对爱的真情渴望和深情呼唤。雄蝉个个张扬自夸:“我帅——我帅——我帅帅帅帅帅——”更有激情燃烧似火地坦率表白:“要爱——要爱——要爱爱爱爱爱——”还有深情地呼唤与期待:“来哟——来哟——来——哟——”争鸣逐雄,一个比一个更迫切,一个比一个更信心满满,一个比一个更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晴天唱,雨天也唱,一日不成,翌日再唱,锲而不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有的白天高歌无果,夜间也不懈怠。总之,不得真爱便不知疲倦、无休无止地高歌不歇。
雄蝉的求爱热烈、张扬而执着,但又十分矜持,足不出户,绝不四处奔波、天涯海角地寻寻觅觅,而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待字闺中的雌蝉虽然不能唱歌对歌,但哑耳不聋,对雄蝉的歌唱总是心领神会,根据雄蝉的歌声,分析判断其健壮情况,那些歌声最为悠扬婉转动听或高亢嘹亮的雄蝉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繁殖后代的最佳配偶,故而雌蝉的爱总是以声取郎。
雌蝉如骄傲的公主,并不为雄蝉虚言所惑,而是在诸多聒噪声中静听甄别,择选心中的白马王子。一旦听闻动情歌声便心旌摇曳,春心荡漾,急不可耐地循声而往,毫不羞涩地上门投怀送抱,以身相许。
伏天流火时节,肆虐的骄阳让蝉们亢奋不已,激情飞扬,公园已然成为蝉们谈情说爱的极乐世界,繁衍生息的天堂。
蝉虫破土而出,羽化为蝉,根本目的就在于繁殖,完成和实现生命的延续。
“一旦风花场,变却仙人度。”蝉的一生只爱一次,却因爱得太深,为情所困而致命。
阳光下高亢嘹亮地放歌求偶交配的雄蝉,在千年等一回的风花雪月中,将全身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情献出,以致力尽精竭,油尽灯枯,迅即垂垂老矣,不但再也无力歌唱,且清境难恋,昏昏沉沉地飘然跌落尘土而亡。
巫山云雨后的雌蝉亦忠贞不贰,日后在树枝上用产卵器刺破树枝的皮,将卵产于内。产卵后的雌蝉亦是心力交瘁,老态龙钟地从树跌落,走尽蝉生旅途。
树枝上的蝉卵直到第二年6月中下旬才会孵化为蝉蛹(幼虫),继而从树枝跌落于地面,从蝉虫出土之洞口遁入土中蛰伏多年,从而实现生命的轮回。
多年地狱黑暗中的蛰伏,短暂的阳光生活,刹那的蝉生欢愉,从地下到天上,再从天上回归地下,蝉的一生,是艰难、传奇而短暂的一生。
有言云:“朝菌不知晦朔,夏蝉不晓春秋。”8月蝉虫日稀,立秋后蝉声零落,处暑后蝉便销声匿迹,9月的秋天,蝉是真的不知了。地狱黑暗中蛰伏隐忍多年的蝉,在世间的时日不过一匆匆过客而已。
从羽化飞天到寿终正寝,蝉的最长寿命约60天,短暂到几乎屈指可数,却绝不默默无为地苟且老死,定要轰轰烈烈地爱一回便死而无憾。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乃蝉之宿命,亦是蝉有声有色,潇洒浪漫,阳光灿烂的蝉生。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对唐僧云:“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原来唐僧的前世是如来佛祖的徒弟,名叫金蝉子,转世成为僧人,身上佛缘深厚,而佛与天地同寿,所以白骨精、蜘蛛精、红孩儿等等妖魔鬼怪都想吃唐僧肉而长生不老。
《中国药材学》记载,蝉是常用中药材,是传统的药膳上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无脂肪,堪称食品蛋白王,具有催乳、益精壮阳、保肺益肾、治秃抑癌、延年益寿等功效。蝉既可油炸、烧烤,还可爆炒和泡酒而食。
仅那俗称蝉皮或蝉壳的蝉蜕,对治疗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外感风热、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等症具有独特疗效。
成蝉浑身又麻又黑,非常丑陋,但却堪称“心灵美”,蝉的背部是白色条状瘦肉,肚腹是翡翠般嫩绿的鲜肉,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的蛋白王,因此成为餐桌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暑天食蝉,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良好效果。蝉体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美味地球人都知道,古今中外皆晓。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喜食蝉,中国汉代以前,蝉食荣登大雅之堂,曾是宫廷帝王御筵佳肴。如今已成为时髦的绿色食品,深受“吃货”一族喜爱。广东粤菜有“桂花蝉”,山东泰安人把蝉作为款待亲朋贵客的佳肴,以至达到无蝉不成席的程度。河南人还推出了“仙蝉”系列保健食品,使其成了河南特产。
捡蝉回家,先将其洗净,再将蝉虫和幼蝉选出冷冻于冰箱,积累到几十只就可做成一道《青椒“唐僧”肉》,香味扑鼻,宛如暑天生长于竹林中的竹笋虫和秋天稻田里那绿色的蚱蜢。或将蝉虫和幼蝉分别做菜,油炸幼蝉更为香酥可口,比香肠美味多了。蝉蜕和老蝉则统统投进酒坛,让老蝉醉生梦死其中,再配以大枣、枸杞、三七、金桂等泡成集天地精华的金蝉酒。琼浆玉液又添仙味,一口下肚唇齿留香,回味悠长,每每自斟小饮两杯,神清气爽,说话唱歌也感觉响亮动听了几分。有客登门便同斟共饮,交杯把盏间聊叙金蝉故事,别有滋味。
往昔帝王宴,今朝百姓餐。享用“唐僧”肉,身心皆快活,不求长生不老,但求健康快乐。
吃蝉肉美,美不胜收;品蝉酒香,香沁心脾。遛步锻炼身体,捡蝉丰富生活,鱼和熊掌兼得,故而乐此不疲。

作者简介
罗天明,1954年出生,先后做过放映员、教师、记者、编辑。1993年出版第一部著作《增广续编》,2023年又重订出版。还相继出版《人生密码》《山川岁月行》《雨城方言》(与余志均合著),及江油系列文化书籍《江油方言》(与伏德明刘术云合著)《江油民俗》(与刘术云合著)《江油地名故事》(与刘术云合著)《江油红色革命文化》(与刘术云合著)《江油优秀传统文化》(与刘术云合著),编写《话沧桑说巨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江油建市三十周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