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图左一为李亚岐,系周至县广济镇小麦屯村干部。)
小麦屯南李家简介
作者:李亚岐、李占斌、李占峰
我们村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小麦屯村。据记载,三国时期(234年),诸葛亮在此屯粮屯兵,形成村庄,人称响麦屯(又叫孔明村)。1958年正式更改为小麦屯,位于周广路5公里处,东与上孟村接壤、西与永红村相望,南与仁烟村毗邻,北与黄兴村相望。人杰地灵,为抗日名将何文鼎中将故里,现有2100多人,9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2700亩。居民以猕猴桃、苗木花卉、蔬菜、粮食为主业,兼作多种经营,整体水准达到小康生活。小麦屯村的村训是:崇德、敦厚、向善、睦邻、尚俭、明礼、务实、诚信。
在历史的长河中,小麦屯村李家形成了南李家和北李家。
据已去世的南李家李腾发先生生前介绍,南李家的先祖在很久很久以前,由河北(渭河北)的李家坎迁来。
若干年后,南李家又分出去了一个西李家。
据南李家已故李崇蛟先生生前介绍,西李家李安全的父亲李庭明老先生在世时,李崇蛟亲近家族兄弟十余人将李庭明老先生一直称呼“家爷”,就是本家的爷爷,他们明白西李家是从南李家分出去的。现年八十七岁的西李家李景义老先生也说西李家是从南李家分出去的一个支系。
北李家和南李家没有血脉传承关系,北李家的先祖传说不详。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周至县建立“立县产业”:推广种植猕猴桃,全村现有果园面积340余亩,蔬菜主要种植大白菜,全村约种植200余亩。
现南李家(包括西李家)有农户160多户,人口1000多,约占全村户数和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多。
由于小麦屯距离县城很近,县城的一切政治活动都会影响到小麦屯,也就是说周至县的兴、衰、发展,也是小麦屯的兴、衰、发展,也是小麦屯南李家的兴、衰、发展。小麦屯南李家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从小麦屯南李家走出散居全国有数百人之多,在国外也有成家立业者。
小麦屯历史上是一个繁荣的“赛京都”,商贾云集,各个庙宇香火不断,一派繁荣景象。至今老人们谈论起小麦屯和小麦屯南李家的辉煌历史,个个都觉得是一种荣耀。有两首顺口溜,足以说明小麦屯的神奇和美丽。
诸葛粮库小麦屯,
唐王传承玉花园,
众多塔庙村内现,
淳朴豪爽关中人。
东门外玉兰花白艳玉洁,
西门外老爷庙保村神灵,
南门外东园子幽洁人爱,
北门外绕城水流向黄寨。
改革开放后,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小麦屯村和小麦屯村南李家更是欣欣向荣。若进行“整合”、“开发”、“组建”、“利用地缘优势”,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农家乐”旅游点,若进行“大手笔”,“挖掘”、“弘扬”小麦屯和小麦屯南李家的历史、文化,会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想象未来的小麦屯和小麦屯南李家一定会更加辉煌、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2024年1月20日
(注:上图中为李占斌,系周至县广济镇小麦屯村干部。)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