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淄博市火了,城管与摊贩成了朋友,还为摊贩和小店热心服务。这样的城管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摆摊的小商小贩和进城的农民,再也不用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东躲西跑,到处打游击了。
政府设立的机构,本来应该为群众办事,为人民服务。可城管成立这些年来,并设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倒是成了矛盾的焦点。正如百姓说的,多一个庙无非多了一批需要纳税人供养的和尚,而且和群众对立,成为破坏市场经济扼杀地摊经济的打手。哪里有城管,那里就被追杀。
领导曾多次强调地摊经济,要允许农民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拿到市场出售。其实我国无论于哪朝哪代,农民都可以到城里出售自家的东西,包括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自从有了城管,农民进城才遭封杀。好像马路上设摊就是破坏文明城市建设。其实,解决地摊经济和文明城市的关系很简单,可以专门辟出离城区稍远的一些闲置空地,收摊后打扫干净即可。有个街道领导曾来我家征求意见,我就指出近郊某块空地可以利用。不知为什么,在空地上没几天又被赶走,这样换了好几处,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而且,早上六点钟就收摊,冬天还黑乎乎的,就是这样还是被赶净杀绝,真不知道城管部门是怎么想的?有个城管队员说是领导决定我们只能如此。
淄博市的红火,就是当地党政部门考虑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从小事着手,为人民服务着眼,以搞活经济让群里富起来为目标,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好评和赞誉。而与其他地方相比较,则还是管死卡死,相对来说确是冰火两重天。城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有不同看法。政府部门认为是城市管理的手段,必须存在,至于粗暴执法,加强法制教育即可。而大多数群众认为,它是从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划出一些职责让城管监管,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而最大的问题是一管就死,何况没有中央某部统一管辖。内蒙赤峰、广西北海、甘肃张掖等地方政府顺应群众呼声,已经撤销了城管部门。
如果继续需要存在城管这一机构,希望全国各地出现更多淄博式模式,让城管和小贩成为活跃市场的同路人,使广大摊主和消费者感到温暖。作者简介:金阿根,中共党员,退伍军人,浙江省和杭州市作协会员。在《萌芽》《江南》《西湖》《文学港》《长城文艺》等杂志和《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深圳特区报》《新疆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西安晚报》等副刊发表200万字作品。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9本集子。获国家省市级奖项70多项,10多次评为杭州市年度优秀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