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二则
文/宇宙光
王刚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财主家业厚实,吃不完的大米,用不完的银两,偏偏他的老婆没这个福气,撇下一个聪明善良的男孩儿,一命呜呼。财主见儿子没有了娘亲,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张罗给儿子找了个后娘。说来也巧,这后娘嫁来时还给财主带来一个男孩,财主满心欢喜,儿子不但有了娘亲,还有了一个小弟弟做伴儿。财主的亲儿子也非常高兴,娘长娘短地叫个不停,哄后娘开心,还经常和小弟弟一起玩耍。财主不但有一位美貌的娇妻,而且还有两个孩儿,他整天被逗得合不拢嘴,因此,对两个孩子倍加疼爱,只要有好吃好喝的总是先让孩子们用,看大戏逛庙会,小孩子看见喜爱的东西,老财主从不吝啬,一个字“买”!
可时间一长,后妻心里生了馊主意,心想:老财主家大业大,要是能把财主的儿子害掉,这家业不全都是自己儿子的吗?于是便心生一计。她弄来好麻籽,其中一份炒熟的给了财主的儿子,一份生籽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为两个孩子备足了干粮,然后对孩子们说:“你们两个上山去种好麻,谁种的出苗了谁回来。”两个孩子拿着干粮和种子上山了。走到半路,两兄弟坐下休息,闲来无事,他们便吃起了好麻籽,弟弟霸道,吃几粒自己的还想吃哥哥的,吃完几粒哥哥的,他品出味来,说哥哥的麻籽吃着香,非要把麻子调换一下。哥哥生性善良,遇事总是让着弟弟,于是就答应了。
到了山上,兄弟俩选好了种麻籽的地块,翻地播下种子。三天过后,哥哥种的麻籽出苗了,弟弟种的还没看见出苗子,哥哥为了和弟弟一起回家,在山上又呆了一天,可还是没见苗子出土。哥哥只能把剩余的干粮留给弟弟,自己先下山回家了。弟弟看着哥哥的背影喊哥哥的名字:″王岗哥,等等我,好麻出来了,咱俩一路着"。弟弟等来等去麻籽也没出来,他也不能回家。结果饿死在山上,后来他变成了一只鸟,每当夜晚人们总是能听到山上有小鸟的叫声:王岗哥,等等我,好麻出来了,咱俩一路着。
金元宝
从前有一富户姓钱,家有豪宅四五处,家丁、长工上百名,人们送他一名字:钱半县。
钱半县家大业大,不但有良田千顷,而且还有绸缎生意,吃不完的大米、白面,花不完的银两。这么好的日子过着,可钱半县终天心事重重不舒坦,每天睡得晚,起得早,东院转转,西院看看。总想着钱咋能再变钱,咋能再置办新的庄园。
一天,钱半县把管家叫来,吩咐他把各处粮仓的粮食,趁春荒青黄不接时高价卖掉,换来的银两再购买田地。又传唤帐房准备银子再开一家布匹店铺。这个钱半县一头钻到钱眼里,朋友到家作客话题是怎样挣钱;给长工家丁们说话是:活干不好要扣工钱;给老婆们讲话是过日子咋省钱;晚上睡觉做梦也都是钱… …
临近春节,各路传来好消息,东家吩咐的几件事都妥妥地办好了。各部领班都把帐目呈到老爷面前过目。老爷看后甚是高兴,传厨房备酒菜,要款待管家和各部领班,还要发赏钱。并交待下去,家丁、长工干好了,到春节都有赏钱。
钱半县心中难得顺畅,这一天他在大宅院里各处闲转,转着转着听到有唱戏的声音传来,顺着声音便来到了磨房,只见那长工一边推磨一边嘴里哼着小曲。东家问他:“你为啥恁高兴?”长工回答:“回老爷,在您这儿有活干,能吃饱饭,有衣穿,冬天不受冻,到年下还有赏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饥,美得很,我天天开心”。回完话,长工就又唱了起来。东家看着长工那洋洋自得的模样摇摇头走了,边走边说:“看我怎样让你嘴里唱不出戏来!”
隔了几天,推磨长工去麦圈里盛麦子磨面,无意中扒出了两个金元宝,长工心中咯噔一下,顿时慌了手脚,胸口咕咚咕咚跳了起来,″这难不是天上掉馅饼,麦圈里生元宝?"他四下看看没有人,赶紧把两个金元宝藏到衣兜里。冷静下来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干他自己该干的活。这时他不停地推磨,心里也不停地想:咋把元宝藏好不被别人发现,将来咋能盖个房子,老婆、孩子、热炕头… …磨房里只有呼呼呼,呼呼呼推石磨的声音。
过了几天,钱半县可没忘了他那两个金元宝,又来到磨房,看见长工抱着磨扛呼呼呼地只管推磨。问长工:″为什么没听到你唱戏呢?″长工吱吱呜呜面红耳赤。东家哈哈一笑说:″拿出来吧,是我把元宝放麦圈里的,试试你有了财宝之后还能不能再唱出戏来!"
当钱半县把两个金元宝拿走之后,长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释负重,心中坦荡,又继续唱起他那推磨曲…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分享留言点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