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张桃桃,当代诗人,北京炎黄文化研究院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会员,曾应邀参加中国世际大采风年度总结“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颁奖盛典及获荣誉称号,作品发表于各大典籍以及杂志刊物和网络平台,其代表作品随书入高校大学图书馆收藏。
对中华文字有着天然的亲切,真情实感由心泉而发,一向以文字书写真实。乐于如实表达,乐于遣词造句布雁阵,排列组合一字排排上。其诗风循于家风,畅于国风,兴晟一直崇尚:崇德向善,尚远流长,秉承父辈农耕文明形象,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愿意在实践中研习探源、诠释中华文明精髓、而感知自然、感知幸福,感知自我富足的心灵世界,剖析人文精神——以习为乐也。进而传承闻思修,播洒信愿行,普及真善美,筑梦中国情,牵系乡音,谱写乡村文化山水兼自然。
愿意把美丽而具足情感的文字镌刻在骨子里,贯澈在精神里,流注在心灵里。用生命中饱含韵律之音符谱曲,用意识里有趣之灵魂歌唱;以实际中坚卓之奋进追寻;以小我之力量筑基,会融大我之乐声华彰。以我之与家国扣在情怀,甘于奉献愿意以创新发展、创造转化铸就精彩之诗意人生。为之而恒心不懈,常行不怠;锲而不舍,耕耘不缀。以品赏踔砺前行时光去之姿态,践行风光无限旖旎永无缺之甚美。美在境界,美在意境;美在万象更新、生生不息;美流淌在心灵,即心即时;美的世界鎏光之韵美美与共。或可谓之:一味丰盛真自在,至真至妙如璞纯,若善若鉴之,所崇所尚之。
让从昆企之巅汇入江海之源黄河之畔结集成的中国文化源流中孕育出的中华文明能得以普济惠及于民、而互鉴、共融、共享;让其实惠更实际更接地气,倡实文明因丰富多样而精彩,文化因交流碰撞而升华之畅想。踏实文化自信、远足文化艺术之文明根本;让文化主体与文明背景相映衬,文化生态本色与自然生态底色更浑成。从而实现文化在文明里孕育,文明存文化中载承。我属愿奉以敬畏之心,习行进之道。得乃万殊共荣,悉以个中之意趣,笔下之生机;绿色之诗行,艺术之远方,真味自在其中,善歌者一道奋发一心向上一路昴扬,至臻其富,幸受其福。让人文盈怀向未来远航......
青玉案·立春
银装素裹青萌树,易风动,拂堤楚,石冷山寒升雾露。寻芳胜日,袅娜烟渚,一碧云翔顾。
福牛鞭策耕耘路,云卷云舒紫阳慕。雁阵成行回返度,春音绕耳,忽闻问故,谁晓冬芝处?
满江红·清明
雾没峰霜雨洗过,水天碧阔。行道上,暖柳垂下,青光焯烁。万里桃花开盛汛,千腾碎浪黄河落。敕勒川,塞上胜江南,如今豁。
清明柳,推子躲,霞似粉,洁君诺,艳羡辞,忠义丹心红作。感念之时常自省,清明常在清明所。踏青去,报大好河山,春光若。
行香子·四月天
桃李溪涧,曲水流觞。近春杳,处处闻香。填词闲遣,和律合腔。乐音清亮,孺子牧,角声扬。
小桥流水,垄间阡陌,四海如碧熠霞光。环声合意,源远流长。柳烟含翠。无声处、馥芬芳。
水调歌头·夏至
山隐雾烟笼,华雨润芳丛,清汁荷动滴露,碧水映云彤。轻送虹波天际。七色琉璃光霓,云彩绕周烘。声色韵律通,何以妙音同。
荷犹在,水已静,念犹融,舢舟摇起,环顾一片绿葱茏。扶握云端铧犁,踏上丹霞天路,鎏韵在其中。娑影中娑影,朦胧里朦胧。
沁园春·消寒
一阳初升,一线南归,万象寂光。应消寒九数,梅花点点;四维上下,道远长长。琼玉山巅,氤氲紫气,斗指天罡志士彰。逢时候,正黄钟律吕,举目纲张。
今朝如此非常,引桃李三春几度芳。古尧汤舜禹,载承玺鼎;老庄孔孟,惟愿苍苍。一脉相传,文明始祖,千载中华四海疆。若当下,恰天时地利,图绘八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