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七年圆梦回唐山和会战友情
文/王军
我是一九六四年在辽宁省庄河市应征入伍。一九七二年任38军334团红三连指导员。在我任职六年指导员期间,使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在唐山大地震中,和战友们一起冒着余震,抢救埋在楼房下的生命和四十七年再见和我一个战壕里同生与死的战友,和从地震灾难中存活的唐山人民。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连队奉乘车驰骋唐山。到唐山后,只见一片废墟,楼房塌陷,血水流畅。我连负责火车站一带抢救灾民。战士们按分工,手扒肩扛,寻找有生命迹象的地方拚命扒拉泥土钢筋板。五班付班长周承权听到一个空隙里微弱的呼救声,就奋不顾身的用手扒泥土和砖石。指甲磨掉了,滿手是血。余震落下的泥石砸在他头顶和身上。他仍然奋不顾身的扒呀扒…。终于发现了头发和两只手。他一口气的扒下去,血和汗水渗透了衣服。在战友的帮助下,一个滿脸血迹的中年男子被救出来。那一夜,我们一共救活三名亲人。然后,帮助地方政府掩埋遗体,抢盖地震棚,抢救急需物资,恢复生产,重迠家园。
就在这抗震救灾的关头,团部转来38军113师医院一封电报。告知我身怀六个月的爱人,因流产大流血,正在抢救,叫我急速回去。我考虑再三,还是坚持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三个月以后返回营房,只能给爱人道歉。还好,爱人深明大义,安慰我为国为民尽忠,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好样的…。
我已经8O岁了,仍然念念不忘和我一起战斗的亲密战友和唐山人民。我梦想在有生之年再见他们一面。经过多方联系,2023年9月份,我和老伴到河北省黄骅市见到了当年抗震救灾中的五班长于金龙和付班长周承权等战友。又一起到唐山见到五班战士王贵林等战友。瞻仰了唐山抗震救灾纪念碑,参观了唐山抗震救灾遗址公园。面壁见到了唐山遇难几十万灾民遗名和部队抗震救灾的现场和事迹,见到了日夜想的唐山人民。我激动的写下二首诗:一首颂扬抗震救灾二等功臣周承权。“七六唐山振,军车骋似风。数连夕旭到,楼裂透呻声。勇士承权进,伤男救抱赓。到今遗址变,野地大楼增。”第二首《九九重阳老兵唐山抗震纪念碑前怀英烈》:抗震丰碑怀俊烈,舍生忘死救灾民。如今野地彩楼立,勇士遂圆泪滿襟。”随后到山西闻喜市见到了一起战斗的许学勤,赵新民等战友。写下《九九重阳战友聚解州关公庙》一诗:“关公庙里慕三雄,战友三十载见容。畅说艰难征战路,一生舍死谊情深。”接着又到安微天长见到当年文书娄迠光,周亦工等战友。写下了《战友重阳聚安微天长》一诗:“适逢九九聚天长,樟树青韾茉莉香。金氏仙鹅铭百载,草红湿地雪花扬。城迎湖面亭亭立,人踏波云享氧舱。万代千秋华夏屹,天长地久逸年康。”2024年还打算到河南南阳和四川等地圆当年一起在唐山抗震救灾中战友梦。
一个战壕里战友情深似海,一次战斗血汗流,一生征战心连心。当年英俊潇洒战友,如今已鬓霜晚年。岁轮已老,体怀仍葳蕤。七彩夕阳红,梦圆老兵情。
作者简介:退休军人(大校),荣立三等一次。北京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