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巨变与祖国的腾飞

在历史的长河中,75 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我的家乡而言,这 75 年却承载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无尽的辉煌。
我的家乡,是司马迁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之上。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民。
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到头,只有在八月十五和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肉。那时候,过年最盼望的就是能穿上新衣服。买了新衣服也舍不得穿,总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小心翼翼地穿上,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满心欢喜。

记忆中的家乡,路面是土路,每逢下雨,道路便泥泞不堪,出行极为不便。那时候住的房子是土房子,晚上常常能听到老鼠在房顶跑来跑去的声音。家里仅有的一台黑白小电视,只能收到几个台,而且一遇到刮风下雨就停电,让人感到十分无奈。爷爷曾经感慨地说:“以后要是有个卡,直接插电表就能用该多好。”当时的我们,对这样的想法觉得遥不可及。
那时候,去城里坐的是公交,路不好,车上人又多,十分拥挤。进城去招商区买衣服在当时很流行,男孩女孩们追着星,男孩留着遮住一只眼睛的头发,甩一下头发感觉很酷,头发染色也成了时尚。没事的时候,就去网吧玩游戏,或者去唱卡拉 OK。那时候的县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简单而朴素。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科技的进步,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人们口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奢想,如今早已成为现实。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霓虹灯火照亮了夜晚的城市。曾经去赶集需要步行四十分钟,现在村里有了超市和早市,方便极了。村里人也都有了小车,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曾经奢想天天吃肉,现在却吃腻了,反而喜欢上了野菜。
曾经,人们对视频电话充满了怀疑,认为人怎么可能在手机里面对面说话。而如今,通过手机就能与远方的亲人朋友实时交流。曾经听说买东西不用纸币,隔空就能完成支付,觉得难以置信。但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普及,让购物变得更加便捷。

近几年来,韩城的城墙修起来了,花椒大道变得宽敞了,村村都修了柏油马路,村里的农副产品销量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城市的环境也越来越漂亮,南湖广场建设得十分美丽,晚上更是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跳广场舞、跑步,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曾经,人们总是幻想月球的美丽,渴望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千年,而如今,嫦娥六号已在月球背面取土,我国的航天科技遥遥领先世界。曾经被其他国家侵略掠夺的文物也陆续归还,这一切都彰显着祖国的日益强大。

75 年的风雨兼程,75 年的砥砺前行,祖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飞驰到 5G 引领,从超级计算机到量子通信,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的持续增长让我们告别了贫困,迎来了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文化的繁荣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顾这 75 年的巨变,心中感慨万千。这是无数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党和国家英明领导的结晶。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奋斗。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让祖国在世界的东方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
卫剑刚,陕西韩城人,男,汉族,1989年生,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政法系。陕西省渭南市诗词协会会员、韩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宝鸡市楹联学会会员、萧乡文学作家学会会员。爱好文史,喜好交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