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非信士,但对道佛文化,一贯敬仰。怀着崇敬与向往,我与妻,以及其他三位同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苦旅,还是来到了三清宫大殿。大殿座南朝北,面对天门,正殿可前后两进。前殿有三门,中门正上方书有“三清福地”直匾,乃清同治八年(1869)所立。三清宫大门前方建有牌坊一座,名叫三清宫牌坊。牌坊石柱内侧镌刻一联,联曰: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敬;天颜咫尺登坛皆俯首之恭。宫殿正门两旁,也有工工整整的石刻楷书对联,上联曰:殿开白昼风来扫;下联曰:门到黄昏云自封。殿内正中,供奉三尊雕像,正是道教鼻祖之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与太清道德天尊。此处香火鼎盛,气氛庄严,内又有一联,上下联曰:三清殿内大阐慈悲之教;妙法堂中广开普济之门。而在两旁石柱上,同样刻有对联,则是: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三天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后殿为观音堂,规模略小,却也庄重,供奉着观音和王母尊相。走着看着,看着想着,萧然起敬,一阵唏嘘感慨。身处如此美丽又神秘的环境中,人仿佛能够获得灵魂上的洗涤。
咀嚼着对联,放缓了脚步,沉浸在回味无穷中的我,脑袋差点碰到一根石柱子。转过头侧身,已是来到了南北两石柱间。猛抬首,但见石柱北侧的对联,又扑面入眼而来。上联是:上下信士朝奉诚心有感;下联为:左右灵官监察正法无情。联中字迹,隽秀清晰,苍劲有力。相比前面的联语,我觉得三清宫宫门南侧石坊上的刻联,更为精妙。联曰:登殿步虚升太虚上之无门;入门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上方青石板横匾两头分别刻有“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孙原贞书”“大明景泰七年龙集丙子九月吉日开山德兴延溪帽峰费隐永祦王祐玄正立”数行小字。在此宫门旁,又有两小石殿,分列左右,内也供有石像,号“魁星”与“灵宫”,名字较为普通,但造型却威武。
有人说,去了三清山,感觉不一般,不去三清山,遗憾留终生。而我最想说的是,未看三清宫,游后一场空。其实,整座三清宫,极为讲究,极具内涵,堪称瑰宝。它前临“涵星”“清华”“净衣”三口天然水池,如三星捧月,吻合三清之道,藏天地人合一之境;后有千年古树万松林,淡雅幽静,郁郁葱葱,寓万年长青;东有天然屏障的龙首山,昂首挺胸,英姿勃发,意龙举云兴;西有卧伏拱卫的虎头岩,威风凛凛,栩栩如生,恰虎视眈眈。前后东西再瞧,确有龙腾虎啸非凡气势,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开三清宫,又回走海岸栈道,恰好赶上夕阳。栈道对着一片峡谷,宽旷雄浑。远处有一堆裸石簇拥,中间那块昂首伫立,因形似石猴,故取名为:猴王献宝。这里的玻璃栈道有一观景台,却是赏夕阳与拍照的绝佳地。一贯爱美的妻,总是摆首弄姿,不亦乐乎。来之前就听人说,在此环视三清山,天气若够好,可以看到黄山。可我在这里,特意眺望了许久,或许如世间红尘事,总看不清看不真,左看右看始终没有答案。
来三清山,不能不到飞仙台。飞仙台,为高6.8米的七级宝塔形,在台西南侧一面基座石上,横刻“飞仙薹”三字,却是繁体楷书。台身下层莲瓣石刻,字迹有些模糊,可知近年来找人重新修补过,但贴上前细看依稀可辨。包装过的它像极了那,为迎接长时间外出即将归家夫君而精心粉饰的少妇摸样,虽因刻意装扮略显些许不自然,但确实更好看了。站在飞仙台,只见山峦层叠,云烟萦绕其间,千姿百态,仙气飘飘,当真没辜负飞仙二字。
时间愉快过,自然觉短暂。三清山的端庄优雅,让人神往,走栈道,赏美峰,过三清宫,瞻夕景,登飞仙台,山色如画,艳丽迷人,令我眼花缭乱怦然心动。三清山并不高,没有泰山的雄,没有衡山的秀,没有嵩山的伟,也没有华山的险。但它,瓷实宽厚又连绵起伏,清逸里脱俗,深沉中刚毅,少妩媚不艳娇,像稳重成熟又豪情奔放的男人,就在尘世间顶风历雨,阅尽沧桑,簇立着群山,如父亲带着一家子紧紧抱团相互依偎。
下山时,一路紧挨之妻,看我赏山之后脸色红润直喘粗气异常亢奋,竟莫名醋酸,说我这劲头除新婚燕尔多年来未见。以前也攀登游览过许多山,有名气很大也有平凡普通的,可谓难计其数。可让妻吃醋的,惟此三清山。无言怼妻语,心里自然想起了诗仙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然此山非彼山,抬眼再次端祥,像初恋总也看不够。是啊,人人心中极美的情窦初开,谁能不醉?看不厌的心,情愫激扬。于是,一首七律《初恋三清山》胸中奔涌,孕育而生。诗曰:
多年臆想少华山,今日成行夙愿还。
随性三峰临绝景,虔诚万步谒宫观。
无边夕海听风浪,有限韶华悟世艰。
若是心间存太白,老夫亦可作童顽。
在即将返程旅馆门前那排小店旁,几个年轻漂亮的女店员,见背着大包小包的我们,轮番热情招呼着,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推销当地的特色物品。在三清山的当地,常能见到美女的这种打扮,装束得体透着勤劳朴实精明能干。他们的口音跟我们相似,只是吐字更重些,话语里清脆爽朗,微笑间声情并茂,极富穿透力。
我请求几位美女,打开一副印有三清山图案的纪念扇子让我看看,她们极其高兴地应和着。当扇子徐徐打开,三清山却变成了翩翩起舞的美女,像初恋般万种风情,就直奔我胸中袭来,霎那间,溢满了我的整个心房。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获2023年第二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