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9日前总统莱希飞机失事后,按照法律程序走完了提前进行总统大选的所有步骤,新的班子就要步入正轨,因前总统离去,临时总统与新总统交换也相对快了点,但也没有英国首相一天内完成新老切换快,总统就任仪式也不会像英国那样首相跪下,国王用剑架在新首相的脖子上那样让人惊愕。
说起2024年,这可是个大选之年,按四年一换届的传统,许多国家都要进行大选,我们熟知的美国总统大选便是,其他如印度、印尼、欧盟、塞尔维亚等都进行了大选。就连俄争乌冲突的双方也都进行了换届选举,不同的是普京开启了俄罗斯总统6年制的第三个任期,为兑现还给人民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继续奋斗,而泽连斯基在履行了简单的法律程序后,还得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努力着。
伊朗新总统的最新表态说明一切:将继续支持“抵抗轴心”,因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伊朗的基本政策,也体现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已故创始人霍梅尼的理想和伊斯兰革命领袖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的指导原则。
当今世界的政治制度,主要以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为主,但伊朗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有点例外,它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就是教在前,政在后,就是政权和宗教的领袖都是同一个人,把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
伊朗的宪法规定了宗教领袖的统治高于一切,在1989年4月,还对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了伊斯兰教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不客质疑。
虽然设有总统,但是只管理行政事务,由选举产生,而且总统还是任期制。
某种程度上,伊朗总统可以理解为某些总统制国家的总理,可相当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宰相或明代的内阁首辅。
伊朗的宪法明确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古兰经》为最高法律、具有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特点。国家设最高领袖,由大多数人公认的一位宗教首领担任,如无合适人选,则由专家会议推选数名宗教人士组成领袖委员会。最高领袖统帅全国武装力量,任免高级军官,签署总统的任职书,任免最高法院院长,罢免总统,决定宣战、停战等。
由此可见,伊朗的精神领袖就是最高领袖,是政权的核心,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不仅对军队有着绝对的指挥权,而且还对总统有着罢免权,用不用和有没有是两码事。
就军队而言。伊朗军事的特殊之处在于有两套军队,军队和革命卫队,他们各自有陆海空三军,而革命卫队的角色相当于宪兵、民兵、秘密警察的混合体。革命卫队在霍梅尼时代建立,直接听命于最高宗教精神领袖霍梅尼而不受国家体制指挥,他们握有自己的经济体系,所以成员生活较优渥,如果军队叛变时革命卫队可以直接接管叛变的军队。在伊朗很多重要的要害部门如电信、银行等,都有革命卫队成员列席董事会甚至实质掌控,没有革命卫队的批准不能做出重大决策。
也就是说革命卫队如同当年伊拉克萨达姆时期的共和国卫队,相当于中国古代御林军或禁卫军,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类似于明朝时的东厂和西厂。
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也门、索马里、叙利亚、利比亚,这些国家中均有伊朗支持的军事组织,并且这些军事组织的总人数加起来有30多万人。众所周知,抵抗之弧,就是革命卫队海外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年前的2020年1月,在中东地区让美军闻风丧胆,有着伊朗“间碟王”之称的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旅长苏莱曼尼,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突然遭遇美军三枚导弹袭击,被特朗普政府精准“清除”,举世震惊,哈梅内伊之所以哭成泪人。就是因为他是革命卫队的核心人物,且是伊朗的第三号人物。怎能不让他寸断肝肠?
革命卫队同时也具有自己的情报机构,致力于扩大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很多时候伊朗的外交政策都是要受到革命卫队的影响,如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民兵组织、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等都能发现他们的身影。而革命卫队的存在除了最高领袖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对其进行监督控制的。
除了军队之外,清真寺、法院以及媒体都是由精神领袖实际掌控的,他也可以直接任命司法部门的负责人,伊朗的三大职权部门的人员任命,不是领袖钦点就是授意,同时,最高领袖可以直接任命监督委员会的成员。
可见,国家宪法监督委员会也在最高领袖的掌控之中。
国家宪法监督委员会简称监督委员会,是伊朗由6名乌理玛(伊斯兰教神学者或神职人员)和6名律师组成的。集立法、行政、司法职责于一身的特殊机构,掌握立法监督权、选举监督权、宪法解释权。在伊朗国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其在伊朗政府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我们的ZZ局常委。
这个委员会对总统候选人的资格、议会成员的资格、专家委员会的资格进行筛选和确定,又有点相当于我们的组织部。一般筛选掉的候选人,都是理念和目前当政者不同的人,入围的都是各个派别角力后的成果。这样确保人选又红又专,江山不变色,政策不走样。
从此可以看出,入不了最高领袖的法眼,过不了监督委员会这一关,想竞选总统,门都没有。前总统内贾德就是明证。
还有一个专家委员会,由乌理玛组成的特殊权力机构,负责选举伊朗最高领袖,并对其进行监督,必要时甚至可将最高领袖罢免。只在最高领袖去世时,才能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形式大于内容。
专家会议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固定为八年,根据宪法,专家会议是伊朗人民制衡最高领袖的唯一渠道。然而,在实际操作上,任何人若想成为议员候选人,必须先经过12人宪法监督委员会的批准,此委员会非民选,且其中6人均由最高领袖亲自任命。另外,根据伊朗宪法第108条,就算候选人成功当选,也需要由最高领袖任命才能正式进入专家会议。
也就是说,你罢免我,我先取消你的罢免资格。与当年乌克兰在联合国欲取消俄罗斯的一标否决权,该方案被俄罗斯一票否决一样。
在这个特殊政教合一的架构下,总统的权力作用和结局可想而知。
最高领袖之下设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1届,其职责是实施宪法,签署议会或公民投票作出的决定,协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方面的关系,领导除最高领袖直接领导的事务之外的行政事务。
这意味着伊朗总统在有限的空间里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点鸡肋。
自1980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到今天的马苏德•佩泽希齐扬,伊朗总统共产生了9人,看看伊朗这种神秘莫测的“动态的”政治体制模式下的总统的结局。
1979年伊朗革命后第一任伊朗总统是阿布-哈桑•巴尼萨德尔,在1981年6月21日,在缺席的情况下被伊朗议会弹劾。霍梅尼本人在第二天便签署了这一文件,同年7月,巴尼萨德尔同拉贾维一同逃亡法国,组建反对霍梅尼统治的流亡政府并自任总统。
穆罕默德•阿里•拉贾伊是第二任伊朗总统。他是伊朗革命的坚决支持者和清除美国和欧洲对伊朗大学的影响行动的领导人。在就任总统仅20多天,他就和总理穆罕默德贾瓦德•巴霍纳尔、国防部长纳姆朱上校等10名军事和治安方面负责人被炸身亡。
担任伊朗第三任总统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任期为1981年至1989年,第一个完成两个任期总统,并继承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最高领袖职位至今。目前在伊朗最有影响力的三人,只能他还健在。
伊朗第四任总统是阿里•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任期为1989年至1997年。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三人之一的他,被形容为温和派及“务实保守分子”,两个任期在国际国内都游刃有余,口碑皆好。
第五任伊朗总统是穆罕默德•哈塔米从1997年8月2日至2005年8月2日。被认为是伊朗改革派政治人物。
第六任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任期为2005年至2013年。是伊朗同时是伊朗保守派政治联盟伊斯兰伊朗建筑联盟的主要政治领袖。因强烈反美,内贾德在伊朗国内外都是一位争议性的政治人物。
伊朗的第七位总统是哈桑鲁哈尼,任期2013年到2021年。致力于改善伊朗经济环境以及国际环境,2015年达成了“核协议”。是温和派政治代表。
第8任总统,也是第13届总统是莱希。2021年8到2024年5月。莱希的政治立场被认为是强硬保守派,他对美国态度强硬,但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上展现出务实态度。他见证了伊沙和解,更见证了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
刚刚当选的新总统是第9位总统,以改革派闻名。
不考虑代理总统,伊朗到现在共有9位总统。一人成为最高领袖。一人被议会弹劾后逃离并流亡并成为反对派。2人没有完成任期,并身亡。其他人分属保守派、温和派和改革派。
从伊朗的政权架构及总统结局可以看出。无论是保守派、温和派还是改革派。在体制内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反对最高领袖比反美下场更惨,过分的保守反美或改革亲美,都不受待见或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温和派,紧紧团结在以最高领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左右逢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是正道。否则,根本进不了候选人行列,更谈不上参加后期的选举了,更不能以是否戴黑帽子来判断是保守派或改革派。
只有弄清这个体制架构,才能理解总统的作为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