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赖的时间(散文)
作者:莫善贤
诵读:木 子
按照常理,一个乡村应该有钟表计时,应当懂得准确时间。但是,在那个年代,木赖村就没有钟表 ,因此难知道时间 ,比如说北京时间。但是 ,村民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劳动。似乎有时间与没时间是一样的。
木赖生产队社员的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很多时候,他们以太阳所在的位置,和月亮所在的位置来判断时间。不会因为天阴下雨不知道时间,也不会因为天黑而不知道时间。时间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大概是几点而已。
社员家没有一家有挂钟,要知道准确时间的话,生产队队长家有一个广播转播站,他通知上工时,会转播新闻。从广播里可以知道准确的北京时间。但广播声音瞬间即逝,过一会就不知道具体时间了。
白天,社员们是没有闲暇去听广播的,只有到了晚上才有一点自主支配的时间。晚上,大家都忙着家务活,忙着自己的私事。像我们知青单身一个,但是,也是一个知青小组,一个知青大家庭,一起吃大锅饭。很晚了才收工回家,要煮饭,要洗衣,要做家务。当时我们养了猪,要像农民一样剁猪菜,煮猪食。
总而言之,大家忙个不停,加上累了 ,忙完这些家务活,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也不会去听广播了。再者,生长队长转播的广播也是有时间性的,不是一天到晚播放。在生产队,准确时间对大家并不特别重要,能够按照生产队队长指定时间上工就好。
木赖生产队社员居住在一个狭长的山村,基本上是单家独户。劳动地点是不固定的,今天可能在这里,明天可能去另外一个地方。上工时间的长短春天的时间与冬天的时间也不一样。
生产队晚上召开社员大会的话,一般要九点以后人员才能到齐。在一个时间概念很模糊的很乡村,时间是有弹性的。没有准确的时间约束,大概时间就是大家公认的时间。有时的会议开到鸡叫的时候,大家恍然大悟,该收会了,鸡都叫了。因为,大家不重视时间,当然,也就把时间放在一边。
那时,木赖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娱乐。很难理解,当时没有准确时间一样过日子,还如世外桃源,悠然自得。木赖的时间是不值钱的,很难把时间与创造价值联系起来。
说木赖人没有时间概念也不完全准确。木赖人在“双抢”期间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劳作。所谓双抢,就是抢种、抢收。在早造收割之后,马上要跟着抢种晚稻,又是种又是收,忙得不亦乐乎,双抢大忙时节,恨不得一天当二天用,那真是争分夺秒抢时间。七月份是雨季,也是太阳非常炎热的时候,田里停水都是暖烘烘的灼热的太阳,灼热的田水,令人难忍难耐。
社员们把早稻收割之后,就马上用“六棱滚”,一种土制的木质农具,给牛拉着,人站在六轮滚上进行滚田。由于来不及放肥料,就在田里撒一些石灰,既作为农药也作为肥料。使得早造的禾蔸容易腐烂,变成新的肥料,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那时候的天气,除了热之外,还会说变就变。一时太阳一时雨。在地坪上晒谷子,是最头疼的事。说不准,刚把收回的稻子担出地平晒,马上就来了一场大雨,弄得狼狈不堪。稻子如果不晒干,是不好收藏保管的。发了芽的稻子是被浪费掉了的,老天经常作弄人。
那时农民起早贪黑在田里干活,从来没有想到什么时间不时间的,女社员很早就要起来上工拔秧,然后挑到田里去种。男劳力就牵牛滚六轮滚,把田平整好,让女社员来插秧。这种连轴转的劳动,就是当地的农民也吃不消。这是一种抢时间、争速度的活,过了这段时间,再种下的水稻就可能会遇到寒露风。寒露风一来,所有杨花的稻穗都会变得干瘪,颗粒无收。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双抢大忙抢时间,是农民对不违农时的把握,和自己生计的一种本能,这种时间概念是一种大时间的概念。
木赖人为了看一场电影,常常是在收工之后,匆匆忙忙的吃了晚饭。然后,手里拿着竹篾的,或是松明火把,就向公社的露天电影场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要走约20里山路。途中,还要过一条小河。大概9点钟以后才能到达。看完一场电影,大约二个小时。再返回家里,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的事情了。大家尽管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乐此不疲,一路谈笑风生,绘声绘色的回忆电影中的某些情节。你说这时间花得值吗?其实,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这是一种代价。木赖人的时间本来就不值钱。男劳动力干一天的农活,最高可以拿到十个工分,十个工分在年终分红时可以分到五毛七钱。这些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呢,打住吧,不需要再往下说了。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为了掏到一个野蜂的蜂窝,木赖的一群青年人,吃过晚饭就带上火把,走到山上白天观察好的位置。点燃了火把之后,一直往有野蜂的地里烧,据说野蜂见火就扑,一直战斗到最后。谁知在烧的几个蜂洞之外,从很远的地方又钻出一小小群野蜂。这群年轻人玩命的逃跑。最终,野蜂跑了,青年人赶了回来。挖开蜂巢。拿到了蜂蛹。估计也有两三斤。他们带着“战利品”赶快回家,用茶油把蜂蛹炸香。喝起酒来,你说这时间花得值不值?青年们的心里没有考虑时间,而是考虑收获。在木赖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收获,用廉价的时间换取想要的收获。
木赖人大的时间概念,在于不违农时,在于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在于自己的自留地以及家务活,而不在于钟表里的一分一秒。他们心中是有时间的,是广义的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里掌握着大的时间概念,二十四节气是重要的时间,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是重要的时间,家务无活是重要的时间,他们不会闲下来,心中永远有干不完的事,也有可以无限拉长的时间。正如当时的一位妇女队长,为了不影响白天出集体工,居然半夜点着煤油灯到山上的自留地上挖地种辣椒。
木赖人真正是时间的主人,干完一天的活,才算是一天。只要这一天的活还没有干完,这一天就可以无限的拉长。时间到了几点并不重要,重要要把活干完。不要说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在追求温饱的年代,生活就是不变的责任,把时间抓在手上,好好的干活,过好日子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莫善贤,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曾受聘任为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大粤网专家智库专家,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阅读名片》《七蒂莲花》等七本诗集。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著作:传记《不经意的拐点》(上下册)、(70余万字),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手机写作。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履历和心路历程。从一个知识青年,成长为高级经济师,诗人、作家、书法家的过程。书中《知青生活》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在木赖当知青的经历和乡土文化。以及作者通过学习在认知明理方面的提高;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艺术家交往的故事。《知青生活》篇章在《晓犁文化传媒》文学平台、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连载刊登。
【朗诵简介】木子,现为天津老年人大学学员,文化志愿者。喜欢朗读,愿用声音传递人间真情,传播正能量。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家号《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