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韵济南
文/孟昭峰(山东)
济南名声在外,主要得益于泉,泉城不虚。泉,可谓济南的魂,72名泉,趵突泉为首,黑虎泉次之,还有大大小小的无名泉,争相奔涌,白玉入溪。翠柳红荷,山光水色,风景独好。泉水人家爱泉,恨不得把泉拥在心窝里;外地人慕名而来,总想亲吻她的芳容。众多的泉,没有辜负人们的期冀,一直以蓬勃的超越、优雅的舞动,透出迷人的身姿,闪跃青春的旋律。
上半年,济南极少有雨,夏至已到,还是老样子。通过人工增雨倒是下了一阵,但杯水车薪,远远解不了干渴。朗朗晴空,烈日高悬,大地像烤过一样散发着炽热,玉米苗单薄的身子艰难地站立着,不少已经干枯。小区的绿茵失去往日的朝气,蔫了,黄了,倒了。干旱缺雨,泉咋样了?前些时,传闻趵突泉停喷,我颇为诧异,想看个究竟。
夏至当天,冒着炎热,急匆匆去那里一趟。还好,传闻不是真的,趵突泉没有停喷,但流量已经很小,有气无力,眯瞪着眼,睡了似的。大屏幕显示,地下水位27.55米,与往年相比,已经够低。游泉的人不在少数,大家的情绪都是一样的,为其担忧,盼老天爷发发善心,多赐甘露,让趵突泉快活起来,她快活了,人们会跟着一起快活。过往美照历历,趵突泉三股水,仿佛三大玉珠,腾空吟唱。忆往睹今,我在略感憾意的同时,坚信她会复苏、复兴的。东邻的黑虎泉也有类似的境遇及尴尬,我的心情同样有些沉重。 进入7月,老天爷终于惠泽济南,开头便下起雨来。先是小雨默不作声,不紧不忙,淅淅沥沥,后来越下越大,且日夜兼程,这样,地里大概解渴了、洇透了。隔了一天,大雨又起,还是不声不响,风静雨急。雨润万物,万象更新。空气被雨露过滤得清新甜爽,如天然氧吧飞入人们肺腑,凉凉的,有天凉好个秋的感觉。怀揣好奇,我再次走近趵突泉,看看她是否安好。大屏幕显示,地下水位升至27.73米,比上次看的增高18厘米。那泉明显活泼多了,浪头虽比不上过往的典范,却也大了、高了些,喷劲变强,渐入佳境,让人倍感幸运之机,一同畅想不久就要到来的新奇。冒雨观泉的人更多了,说人挤人不算为过。南腔北调,笑语连连。一路路游客,跟随导游高举的花花绿绿小旗子,听着引人入胜的讲解,体味泉水故事的悬念。人们争相留影,俯身细察,不亦乐乎。
沿着碎石幽径,欣欣然来到公园内的板桥泉。桥下有个泉眼,踊跃在浅井里,水从井口汩汩溢出。前面的石径细沟宛延周转,泉水尾随而来,头也不回,冲向远方。孩子们踏踩池洼,戏水撩泼,无拘无束。提溜透湿的鞋袜,扮个鬼脸,耍耍滑头,横竖笑哈哈的。那边,难得阵风刮来,雨伞忽地挣脱小手的羁绊,摇摇欲飞,大人赶紧接住,虚惊了一场。
漫步护城河,打卡黑虎泉。虎头依依涌流,只是有些低沉,看似无耐,实则虎威犹存,有种不服输的冲劲。甘泉诱人,面对大自然的恩赐,前来打水的市民三五成群,络绎不绝。这时,一众游客前来,导游饶有兴致,解说栩栩如生: "此泉中有一石洞,高2米,深3米,宽1.7米。泉池外壁并列突出3个石雕虎头,泉水从洞中经各虎头喷出。每日涌量4.1万方,仅次于趵突泉。天然洞穴,泉水清澈见底,内有巨石盘曲伏卧,上浮鲜苔,犹黑虎深藏。夜深人静,水流震耳,势如虎吼,遇风更甚,附近居民多有体察,故取名黑虎泉。" 有游客问:"那现在泉水乍这么少了?" "哎呦喂,你不知道济南都旱成啥样了,大半年没下雨啦。趵突泉、黑虎泉还能喷,太难了。这不,雨来了,等下瞧好吧!" 我真佩服导游的机敏与幽默。
总算等到这天,大雨滂沱,闷雷远来,路上飞流直泄,市井一片汪洋。稍后,一首广东儿歌《落雨大》突然传到耳旁: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穿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 儿歌短短几语,就将系列场景道得活灵活现,突出了欢快,简单又让人记忆深刻。借这首儿歌之意,反映济南人此时的愉悦心情,就再妥帖不过了。翌日,各大新闻媒体、自媒体争相报导,说这场雨达到暴雨级,滚滚水流涌向护城河,河水波涛翻滚。趵突泉、黑虎泉地下水位一夜之间分别暴涨10厘米、9厘米。第三天,新闻继续报道,说这俩泉地下水位又分别上涨9厘米、11厘米,稳居喷涌安全线以上。7月开门红,水位五连涨。泉水主要涵养源,南部山区的玉符河及卧虎山水库等快要喝饱了。看到这些,很受鼓舞,不禁萌发三去趵突泉公园的冲动。
阳光明媚,凉风习习。公园大屏幕又在显示,地下水位达到27.92米,比第二次来时蹿高19厘米,与新闻报料一致。趵突泉生机勃勃,撒开了欢,蘑菇状的三股水开始高、阔、大了,一改前些时的扁平缓涌,凸立急涌势头见长,圆鼓鼓散发着豪放、粗犷与飘逸。正值周日,人声鼎沸。宽宽大大的石砌围栏,人挨人,人挤人,大家各自找好位置,或观赏,或拍照,或交流所感。人群驻足一波,走出一波,乍来一波,总是熙熙攘攘。或许是遮阳的缘故,有时看不到人家的模样,倒是有五颜六色的伞、防晒衣帽涌动着,忙碌着。观澜亭两侧的"趵突泉"、"第一泉"六个绿色大字,隽秀、婉约,分別依偎在小巧玲珑的石碑中,格外夺目。 护城河那边,黑虎泉亦恢复原本的风采,三虎头喷泄如柱,吼声震天,正一以贯之地吐露心迹。这是熟悉的声音,天籁之音,动感、节奏、奥妙,抒发着对济南的挚爱。观看的人群同样热络。几名老人结伴而行,先是提桶观看,再腾出空打水。其中的一位对我说: "打水、观泉互不耽搁,常常这样,惯了,风雨无阻。"
三次走近趵突泉、黑虎泉,开怀于泉涌由低沉到高昂的骤变,收获着绮丽的自然风光,也领略了丰盈的人文情愫。那天,几名身着古装的年轻佳丽,手拎工装,迎面走来,她们笑语问候,擦肩而过。我想,她们也许是这里的员工,在向游客专场表演后来不及换装,赶紧去忙份内工作。细雨蒙蒙,有对新人在趵突泉写真,人们纷纷挪出空来。白裙之中的幸福投入姑娘眉梢,洒向小伙笑脸,与身边的泉,天上的云,滴落的雨,浑然天成。这里有李清照、辛弃疾、李苦禅笔耕的足迹,词圣泰斗,书画大师,时时与清泉同在。苦禅大师的后人,还将大师的精品画作悉数捐出,成就公益,爱国爱乡之举可圈可点。老同志书画院,高新区书画展,在缕缕泉韵中奉献着激情,令我印象颇深。
有两首咏趵突泉的诗,巧夺天工,内涵浓郁。一首是康熙皇帝的《趵突泉留题"源清流洁"四字》: "突兀泉声涌净波,东流远近浴羲和。源清分派白云洁,不虑浮沙污水涡。" 一首是赵孟頫的《趵突泉咏题》: "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诗赞美泉,名副其实。有着"天下第一泉"盛誉的趵突泉,携附近的大明湖、黑虎泉、五龙潭之灵气,溪流纵横,楼台亭阁众多,古朴典雅,名士名作荟萃,尽现济南壮丽的自然泉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泉城特色的重要标志。
泉韵济南,济南泉韵!
作者简介: 孟昭峰,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当代文学家》杂志编辑、《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山东金融文学》特约作者。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届齐鲁晚报青未了散文奖三等奖、优秀奖,第六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银奖及当代文学家杂志社最具影响力作家(诗人)奖。出版散文、诗歌4卷。心语,以文会友,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