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结奇石品自然

觅石、赏石,藏石是奇石爱好者共同经历的的过程,与石结缘说到底就是与自然结缘,走的是一条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超越自然,追求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之路。

大千世界万物共生,山高水长以石为坚。觅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追求的过程。相对而言,石是客观存在的静物,人则是奔走四方的高级生灵,你不去追寻、不去探索就难以发现美的存在。

出生于西府平川的我,二十多年前,来到秦岭深处的丹凤工作,工作闲暇之时便与石为伴,就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缘。常人眼中的峻崖顽石,展示给我的则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奇妙景观。跋山涉水寻觅奇石,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是坚定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磨练。

秦岭深处的艰苦条件,远离家人的枯燥生活,繁忙劳碌的工作重压,统统在觅石的过程中被化解,同时也使人深切地感悟到这动与静、苦与乐之间的辩证真谛。奇石细欣赏,美善注其中。一方灵石本无生命,然而经过大自然的雕琢,遂使人们对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赋予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赏石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一次下乡时觅得一方青底白图的奇石,生动地呈现出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诗意情景,倘若不读唐诗,这方青石则难有灵气如此让人注目。

在武关河畔发现一块重达数十公斤的米黄色奇石,其石纹图案酷似母亲给婴儿哺乳,母爱跃然石上,使人对慈母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所以说,赏石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心灵净化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爱石者的思想、道德、情操、艺术品位的鉴别、发展过程,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功底,是注定欣赏、领略不了奇石之奇的。

奇石之奇、奇石之美并非奇石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赏石者所品味、揣摩、赋予的,是人给了奇石的艺术生命。 珍藏奇石就是珍惜生活、珍惜自然、珍惜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理想、信念是无限的。

每方奇石的寻觅、欣赏、珍藏都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往事,是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的足迹和历程的千古见证。人各有志,兴趣不同。从军、从政42年,现在已退休,空闲时间更多了,经常把过去收集的石头摆弄出来,擦洗灰尘、打蜡上油、琢磨把玩,不少朋友、同事说你怎么不打牌、不下棋,而是弄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还宝贝似地珍藏起来?我的回答是:玩石之意不再石,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钟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超越。





罗青峰,男,1963年农历4月出生,陕西扶风人,18岁从军,奋力拼搏后成正团职干部,绶上校衔。48岁从政,不忘初心,努力学习,积极适应新岗位的要求,组织关怀以二级巡视员职务退休。工作之余,喜爱书画、摄影、收藏,40余年的日积月累,小有成就,先后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红色委员会主任、顾问。出版有《光影情韵》摄影作品集、《光耀千秋》收藏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