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作者
记忆里,家的味道
文/纤云
每个人的口味,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小时候父母做的美食,常常会成为你此后的念想,令你终生难忘。
在童年,有肉吃,就是幸福的事。所以母亲常常说,瓦渣炒肉吃也是香的。猪的内脏,也被视为珍品,甚至是补品看待的。
记得小时候,经常提着塑料桶,去水塘边,臭水沟旁钓虾子。我和妹妹常在后院的水沟边守株待兔,看到抓在水草上的虾子,就冷不丁伸手捉一只,再残忍地剥壳,把虾仁拿来当诱饵,钓它的同类。现在回想,感觉挺对不起那些虾子。
当我们提回大半桶“战利品”,得意洋洋跑回家,迫不及待动手剥壳清洗。母亲便会笑意盈盈找些面粉,在鸡窝里捡两个鸡蛋,再加上各种调料一起拌匀,下油锅炸至金黄透红,捞上来装盘。我和姐姐妹妹,就会忍不住狂吃到不停。
猪肉饺子也是如此诱人。那些煮熟的饺子,就像一个个元宝鼓鼓囊囊的,淘气地挤在锅里。待到母亲舀入碗,看到还有青绿的小白菜漂浮在上面,单是那份香气,就已足够诱惑人。
父亲做菜也是好手,尤爱烧豆腐。那些白白嫩嫩的豆腐,到了他手里,就会变成一盘鲜香美味的佳肴。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些盐鸡咸鸭。小时候,只要桌上有一盘咸肉,吃饭就会特别香,就连上学前,也要拿一块粘了咸汤的锅巴,边走边吃。灌一瓶花生米饮料,边走边喝。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特别满足的滋味。
长大后,虽尝遍美食无数,但自小养成的胃口,却像烙印般深刻心底。就算不常吃,也怀念。因为,那不仅仅是吃,那已是,家的味道。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诗社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个人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形象大使:一溢雅阅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