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稼拉运
旧时运输工具不多,且简易、笨重、效率不高,铁轮大车和四轱辘头车则是最大型和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其次是小红车和小平车,再次是扁担挑、杠子抬、肩扛、背驮、手提、怀抱等。
使用铁轮大车运麦子,只是富户人家,富户人家不仅有铁轮大车,且有牛、马或骡子。铁轮大车是用两个用厚铁皮圈匝的大木轮子支起的大车排子,大车排子中间部分两边各有二尺高的车厢,车厢后边有车尾巴,车厢前边小空地无箱处可坐人,可装物,小空地无厢处下边有个即可拉起又可放下的车称子。再前边是由两根直通前后整车的粗壮方木形成的车辕子,车辕子最前端各有一个铁鼻环,铁鼻环上拴有可松可紧的皮革做的搭腰。用牛拉车时,要选用强壮、听使唤、驯养有素的辕牛驾辕,驾辕的牛叫辕牛。套车时先支起车称子,拴好牛套,把辕牛塞进车辕子里,给辕牛搭上牛套,并在牛梭子下边用绳子拦牛脖子系牢,这拦牛脖子的绳子叫仰绳子,以防牛在拉车时挺仰落套,并在两股牛套中部兜牛肚子系上一根绳子,这根绳子叫小肚。然后再给牛背上搭上软绵绵的牛背套,牛背套上放上木制鞍子,吊起车称子,皮革做的搭腰就稳当当地搭在木制鞍子上,再把系在车辕子外首铁鼻环上的一根皮带绳拦牛肚子系在车辕子内首铁鼻环上,系紧系牢,这根拦牛肚子的皮带绳叫大肚。然后将兜在辕牛屁股后的后鞦吊绳系在木制鞍子上。后鞦,多用皮革做成,结实耐拉,后鞦的作用,如需倒车,辕牛后退时是辕牛后屁股坐动后鞦,后鞦拽动车辕子驱动倒车,再是下坡时,车有惯性下滑,使车速加快,这时辕牛后屁股顶住后鞦,可控制下坡速度。如拉轻载,这一头牛的车就可执行使用,如拉重载,如到麦地拉运大批麦个子,则要用两头牛或三头牛拉车,这时则要在车辕子正中用长套再套上一头牛,这叫拉出套,外首再用以长套再套上一头牛,外首套叫外边套。为方便驾车人役使,并在拉外边套和出套的两个牛鼻子用缰绳按合适距离连在一起,并分别戴上牛笼嘴,以妨牛在拉车时乱啃乱吃,影响使役。也为使役方便,并在出套和边套的里外牛鼻子上各拴以长绳,由驾车人握在手里,这根长绳叫撇绳。这样,驾车手就可右手扬赶车鞭,左手握撇绳随心所欲地赶车使牛啦。
赶车使牛又有普遍使用的役使牲口的口令,嘚,是命令牲口前进;驾,是命令牲口快走;喔喔,是命令牲口靠外走;唷唷,是命令牲口靠里走;稍,是命令牲口后退;靠靠,是命令牲口身子向外靠,屁股向外调;大声且拉长腔喊唷时,则是命令牲口停下。驾车人用鞭稍撩动拉里边套的牲口左边的耳鼻则是让牲口往外靠靠走,或向右拐弯;驾车人用鞭稍撩动拉外边套的牲口右边的耳鼻则是让牲口往里靠靠走,或向左拐弯。
拉运麦个子时,铁轮大车上还要安上上宽下窄的车架子,车架子下端卡在车前车后的横称空间,上端各用粗绳牵系于车厢的立柱上,这样,即可多装麦个子,又不使装满麦个子的车侧歪和麦个子掉落。
用四轱辘头车拉运的多是中等户人家,一般使用一牛,用二牛者少。
穷户人家则多用小红车、小平车、扁担挑、杠子抬、肩扛、背驮、手提、怀抱等方式搬运庄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