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李娟”全国有奖主题征文之24
文字背后的人性之美
文/张芬哲
文字,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读文字是一种灵魂的碰撞交流,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长途旅游。
因洛南萧军老师的推荐我有幸读到李娟的文字,李娟是谁?我以前并不知道,最近从她的文字中我大概对她有所了解。弃学从文、做裁缝、卖百货……乃至她的作品“我的阿勒泰”上影后让她众所周知,她的文字遍布整个文坛让她熠熠生辉……我感觉到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娟文字背后的那份思想,那份人生的价值观!
李娟痴爱文字,李娟文字表达的爱和恨,冷和暖,都会使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让人进人一种美好的世界——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有辽阔的牧场,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草坪,蔚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河流,成群结队的牛、马、羊,淳朴善良的人们,这是生她养她的热土。
李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她的阿勒泰。李娟的阿勒泰很美,我们每个人的家乡也同样美!用心感受我们都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阿勒泰!
爱故乡,爱家乡,爱生活,正是因为李娟有着这种思想和对生活的激情,她才会用积极的语言和思维把一地鸡毛的生活写的诗情画意,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的作者应有的内在表现——用文字来改变的心境,“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
李娟用文字传递爱和温暖!文字背后看人心,李娟的心是滚烫的,炽热的,她的思想,骨子里带有的那股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感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娟的文字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从她的文字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呀!”
李娟是阿勒泰草原上不起眼的一朵小花,放弃上大学,回归自然,打工、卖货、写作……自由自在,她用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活出了岁月静好的样子。
李娟在《外婆的世界》里写道“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被欺骗的外婆,拄着拐棍站在楼梯口等待。她脆弱不堪,她的愿望也脆弱不堪。我根本支撑不了她,拐棍也支撑不了她。其实我早就隐隐意识到了,唯有死亡能令她展翅高飞。”
潜心生活的人,都深有感悟文字背后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从而上升到文化之美!
记得郑板桥有一首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在危难环境中,而自由自在,保持乐观的思想精神,郑板桥是人格心灵的彰显,李娟的“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同样让读者看到她文字背后的人性光辉!
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传承着,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我们都应怀着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激与新奇,静下心来,读读好的作品,通过文字之美,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境界,并汲取文字背后所含的人生的智慧!就像李娟一样,“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