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的同仁
文/晓雨
退休后不久,闲赋在家的我,经挚友通辽市老年大学摄影班教师刘鹤年大哥从中牵线,我告别家乡,前往通辽,只身一人来到了老年大学,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来到老年大学就读后,因原来在单位当文秘主任的关系,我报了文学欣赏这门新型学科,从此结识了一些文人墨客。
上课后不长时间,老师通知我去开会,不知什么事情,一身迷雾。来到会议室后,只见学校领导让与会人员从一头开始自我介绍。就这样大家忐忑不安的简要介绍一番。介绍完毕后,学校领导说,今天会议就一项议题,宣读任命学生会领导班子。鬼使神差,我被任命为社会活动部部长兼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就此拉开了与学生会其它成员交往的帷幕。
学生会共有7名成员,大都居住在通辽城内,唯有我一人来自旗县。原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圆满结缘于此。按学生会成员分工,大家各自独当一面。学生会主席王贵新,原通辽玻璃厂团委书记,当时受骋于外地一家公司,月薪一万元。为了圆梦,放弃了高薪回到通辽,就读声乐班和二胡班。学生会副主席张丽华,原通辽辽教育局考试中心主任,副处级干部。就读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和朗诵班。副主席高志敏来自铁路部门一个退休职工,70多岁,是学生会成员中的大姐大。文体部部长杨宝森来自铁路部门,精通于各种乐器,在作词作曲方面颇有造诣。学习部部长曹树范,复员军人,来自国有企业的一名下岗职工,在文学圈子里虽谈不上大腕,但在新诗创作上有独到之处。生活部部长赵建华,教师出身,对分管工作得心应手。学校举办各种活动,保障有力,准备到位,从未有过拖拉现象。政治部部长刘巴图,警察出身,干什么雷厉风行,绝不马马虎虎。抓学生政治教育,他不等不靠,亲自撰写教材,亲自上台讲课,不同程度提高了学员的政治素质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而作为老年大学对外交往的窗口,社会活动部担负的任务十分繁重。即要提高老年大学在社会交往的知名度,也要人们认知老年大学,呵护老年大学。作为社会活动部长,我充分发挥退休前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接触面广,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的特点,从有关部门为学生会要来一台价值几千元的复印打字一体机,极大方便了学生会工作的开展。
学生会成立以来,按照学校部署,先后组织开展了庆五•一、庆七•一、庆十•一、庆祝建校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如今,我离开老年大学已经6年多了,但我始终忘不了与我朝夕相处的学生会几位同仁。在五•一劳动节这个光辉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深深的祝福你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扎西德勒!
诗曰:
精英会萃绽芬芳,忘我耕耘四海香。开放大学心相印,前行路上志铿锵。
作者:王武,笔名晓雨,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科左中旗财政局退休干部,科左中旗作家协会顾问,通辽市诗词学会员,喜爱诗词创作,在微信平台和各种刊物上发表诗作多篇。个人名言:在诗山上攀登,在韵海里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