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俭节约,造福后人
王慧仙
勤俭节约是我国五千年来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为此, 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国勤俭建国的一贯方针,党一再强调,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年青人渐渐淡忘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餐饮浪费不容忽视。我所住的小区回收厨余果皮湿垃圾制造肥料。我每天倒垃圾时不敢往垃圾桶里看,白花花的米饭,绿油油的青菜,好端端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全都当垃圾制作肥料了,这使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艰苦生活,可惜得我心疼。
还有:很多家庭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甚至白天各个房间亮堂堂的,开灯不关灯。卫生间,厨房水龙头细水长流,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手纸撕两方足够了,一撕就是一长条。西药、中药各抽屉塞得满满的,这里几盒零食,那里几袋糖果吃不完,过期全扔进垃圾桶里了。电脑白天、黑夜永远处于待机状态……
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电脑电源,仅此一项,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再加上企事业单位、个人家庭的电脑待机,可想而知浪费的数量更加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对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啊!俗话说:“爱家的人,视粪如宝,败家的人,视钱如草”。浪费小到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勤俭节约的美德,持之以恒的教育孩子从小爱家,爱国。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沾染坏习惯成为家庭,国家的栋梁。
有句俗话:“跟着好人学好艺,跟着师婆跳假神”。我的孙女上幼儿园中班时听了老师讲的节约用水的教育,回家就画了几幅似像非像的关水龙头的画贴在各个水管旁,提醒大家随时关水龙头,并且监督。有一次她爸爸、妈妈带她去北京动物园门口买风筝,大的嫌贵,要买小的,她爸爸、妈妈很高兴的说:“爷爷、奶奶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会了孩子”。还有一次她爸爸买皮衣,她听见要一千多元,当场就阻止不让买,大人哪能听孩子的阻止,衣服买回家,几天过去了,孙女还为之耿耿于怀:“一千多元买一件衣服,那么贵……”。这么懂事的孙女,上学后慢慢的变了,在超市买东西,原来找便宜的买,现在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买,再不嫌贵了,还说:“奶奶,便宜没好货”。可能是和同学们的攀比之故造成的吧?我举例教育:“要勤俭节约”,说的轻了她们不以为然,当做耳旁风,说得重了,她们就说:“什么年代了,还来老一套,不会享受……”。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报道,一伙中国人在德国考察,点了一桌菜,吃剩了三分之一,他们刚要走出餐馆,就被餐馆里的老太太叫住:“你们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中国的阿贵论理:“吃的是我们的钱,你管得着吗”?老太太生气了,拿出手机拨电话叫来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罚款五十欧元,并做了一番教育。中国考察团的人不但脸红,而且心服口服的接受罚款,认同他们的教育。一个富有的国家老太太有不能浪费资源的意识,我们中国的资源不够丰富,而且人口众多 ,更要有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的意识。在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还需宣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年前我去北京路过八角地铁站时,看到几个民工蹲在墙角吃午饭,碗中只有米饭和一点土豆丝,汤也只有青菜和水,没看到肉和油。至今我想他们吃那么清淡的饭,一天的重体力活是怎么干的呢?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顿饭最普通也是荤素搭配的四菜一汤,年轻人吃不上就倒掉了。
建议国家号召全国学习“锄禾”这首诗,吃饭想着农民的辛苦,掀起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高潮,人人互相监督,发现铺张浪费的现象,按制度罚款,使大人,小孩都做到勤俭节约,反对辅张浪费。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喜欢写作。作品曾发表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