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赋
第七编•春秋赋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经历了春秋三百余年的诸侯混战与兼并,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周天子名存实亡,强大诸侯国秦齐楚燕韩赵魏代之而起。
(一)平王东迁
幽王死后宜臼上,庙号平王坐洛阳。
东周列国开春秋,天子至尊镇诸侯。
平王驾崩恒王登,郑国庄公扶国臣。
恒王不念庄公恩,逐客庄公结怨深。
庄公五年不拜朝,恒王大怒动干戈。
郑将祖聃杀法猛,箭射天子伤王身。
放过恒王死逃生,从此天子无颜尊。
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争斗烽烟起。
(二)春秋五霸
互相争夺施诡计,兼并弱国战事急。
齐晋秦宋楚庄王,号令诸侯霸凌强。
齐国桓公用管仲,九合诸侯结友朋。
军政经济大发展,助周稳政天下安。
尊王攘夷计谋深,称霸诸侯王封功。
弱小诸侯都投靠,一匡天下称明公。
晋国献公宠骊姬,逼死太子欲另立。
次子重耳心胆寒,逃往狄国暂安息。
狄国住了十二年,有人行刺运凄惨。
逃往齐国遇桓公,桓公厚待晋国臣。
族中挑选齐姜女,嫁与重耳作妾室。
齐姜劝重入秦国,秦国穆公送公回。
重耳回晋大臣拥,喜登君位民欢心。
文公流浪十九年,回国年岁六十三。
整顿内政转国运,发展生产富国民。
强军扶国助天子,退避三舍战楚军。
称霸中原晋文公,介子推臣有忠心。
寒食节日禁烟火,清明佳节话来因。
一鸣惊人楚庄王,韬光养晦待时光。
楚国遭遇大饥荒,四面敌国露锋芒。
庄王下令击庸国,联合巴秦助军威。
庸国不及防战争,瓜分庸土解楚危。
沉默三年淫乐享,观察识辨忠奸臣。
大权在握厉出手,国势日震惊诸侯。
尊王攘夷问九鼎,野心勃勃视周廷。
平定国内叛逆臣,厉兵秣马稳内政。
楚晋交战楚胜兵,又击宋国围都城。
庄王威慑天下恐,齐秦燕国不进兵。
诸侯归顺楚庄王,任用贤臣国家强。
称霸中原扩国土,圣人孔子赞庄公。
穆公出生在雍城,继宗成公一代君。
娶妻晋国献公女,秦晋联姻和谐生。
发展经济富国民,重视农桑冶炼铜。
以德服人民心畅,使民归心国盛强。
结盟诸侯击戎狄,强政争战灭异国。
任用贤士辅国政,开疆拓土占关中。
插手晋国立诸事,拥立重耳作国君。
助力襄王复大位,翟全会盟表忠心。
对外用兵多获胜,重礼纳士请高人。
所用重臣非秦人,称霸诸侯一枭雄。
死后人殉一百七,忠心臣子妻妾妃。
这种制度太残暴,尽忠之人反被欺。
宋国封地在商丘,兹甫继位二十君。
齐国桓公称王霸,襄公桓公拜弟兄。
桓公死后子争位,襄公率兵立孝公。
谋国称霸佐天子,合会诸侯结同盟。
楚国成王不答应,埋伏武士抓襄公。
郑国国公心向楚,襄公兵伐郑国城。
宋郑交兵郑求楚,楚国围宋解郑危。
楚国军队过河往,目夷建议宋军击。
襄公觉得不仁义,等到楚军列队齐。
楚军过河冲宋军,襄公中箭才退兵。
仁义之师宋襄公,不战图霸身劳心。
没有实力空强大,遗臭万年留笑柄。
(三)聂九王国
武王灭商建封建,分封诸侯一百三。
地处关中周原南,聂九小国吾家园。
聂公伯尚人能干,灭商军功居第三。
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得国土五百平。
占地今日城午段,王家台廓都城建。
益家堡中设衙门,杀人庄上监狱存。
王国大河穿中过,寺河滩管九段分。
四户兵马扎营地,烽火台建田家河。
王孙公子多荣耀,富丽堂皇宫廷乐。
聂公好龙宫画龙,东海龙王下凡询。
伸头探宫问聂公,道出名讳讲实情。
聂伯惊得胡乱语,口称叶公语成真。
龙王走后国不宁,聂伯迁都下决心。
迁都聂堡堡子城,龙王洞中香火明。
伯尚御玺传十代,泛嗣无后女婿登。
女婿姓妙人品好,传了两代庄王承。
庄王无子女一双,三女妙善痛伤王。
轻浮男儿妙庄王,杀亲妙善医国殇。
达摩出手救妙善,妙善念佛归香山。
病魔袭来庄王危,亲人药引才解厄。
庄王悔恨求妙善,妙善救父不记嫌。
治好父病庄王喜,佛赐妙善千手眼。
香山还愿出聂堡,千秋永颂观世音。
大女妙颜封普贤,二女妙音文殊尊。
王归香山随修道,写出佛道五部经。
庄王爱戏尊周公,玄宗封王称戏神。
戏班开打敬庄王,生丑净旦都呈祥。
春秋兼并弱无争,聂九小国并入秦。
(四)赵氏孤儿
晋国景公座王位,将军岸贾胡非为。
国相赵盾拿本上,岸贾赵盾两相伤。
岸贾欲除相赵盾,请来画师画貌容。
画中挂肉训烈狗,训出烈狗咬像人。
屠岸贾臣说王听,言明此狗识奸臣。
一日赵盾上朝往,狗见赵盾扑胸膛。
赵盾无防被狗咬,狂狗跳跃血染袍。
岸贾乘机向王荐,言明赵盾是奸臣。
景公昏庸辩不清,下宫之难灭赵门。
赵盾之子赵朔惊,欲逃宫门被杀身。
妻子庄姬是公主,虽免杀戮打冷宫。
庄姬生子名赵武,医人程婴救出宫。
守门将军名韩厥,送出程婴自杀身。
程婴救出遗孤后,藏在杵臼老臣府。
奸臣岸贾寻孤儿,下令国婴全杀掉。
程婴施计假告状,交出亲子迷奸臣。
杵臼自杀保赵门,岸贾认程心腹人。
奸臣无子收遗孤,养孤认父度春秋。
孤儿赵武十五岁,程婴挂画说来由。
说服赵武动刀械,杀死岸贾报深仇。
景公明智封赵武,承袭赵门爵位尊。
从此赵门日兴盛,后世子孙分晋廷。
(五)临潼斗宝
临潼斗宝十八国,骊山脚下穆公威。
锦旗飘扬盔甲亮,各国亮宝王鉴赏。
汗血宝马燕国奉,鲁国木雕巧刻纹。
牡丹花艳出魏国,齐国美酒香淳溢。
楚国大将名伍员,临潼斗宝撩衣衫。
弯腰伸手举大鼎,千斤铜鼎晃殿前。
穆公瞪目翘指赞,诸侯不敢小视边。
秦王慌忙安排坐,伍员威名振周天。
(六)伍员逃国
春秋末年楚国乱,平王父子争桃艳。
伍奢不顺楚王意,王囚太傅伍奢归。
王让奢唤两公子,伍尚随父遭杀机。
次子伍员逃国外,后落吴国依阖闾。
阖闾采纳伍员计,起用孙武韬略威。
柏举一战吴兵胜,掘尸平王鞭三百。
(七)卧薪尝胆
阖闾得胜取鄱阳,北伐齐晋兵锋强。
趁越治丧发大兵,受伤而死夫差登。
夫差任用伯否相,加强练兵破越军。
夫差不听伍员计,接受越国君臣降。
越王听从范蠡策,卧薪尝胆谋复国。
十年生育十年教,正旦西施迷夫差。
吴王夫差兵伐晋,国内空虚越兴兵。
伍员死谏夫差怒,诛杀伍员扔江中。
夫差不听伍员谏,三千越甲吞吴兵。
吴王闻讯怒惊恐,羞愧难当自杀身。
越伐吴国兵锋盛,越王勾践霸业成。
能屈求伸尊王道,吴亡越兴笑谈中。
谋臣范蠡走齐国,带走美人西施归。
离政营商财气旺,富甲天下南财神。
文仲不听范蠡劝,守在国中欲享荣。
功高镇主王不喜,赐死文仲被灭门。
(八)晏婴使楚
桓公百年齐景公,晏婴使楚结友邻。
楚王蔑视晏婴短,城侧挖洞让婴钻。
晏子淡定呵呵笑,国祚似狗入狗门。
令臣使楚来朝拜,不入大门楚何尊。
王笑齐国无才俊,使子为使面何尊。
晏婴言辞多锋利,齐国临淄人满挤。
贤臣出使贤君主,不肖使者不肖君。
晏子自称己不肖,故宜使楚王莫恼。
楚人缚民过王宫,言明此人齐国人。
偷盗成性被楚抓,看王如何处置他。
晏子避席私王语,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在淮北则为枳,水土各异味差矣。
今民生齐而不盗,入楚则盗犯律条。
莫非楚国水土异,百姓偷盗国生贼。
楚王听言羞满面,赔礼晏子不尽言。
想辱他人反被辱,晏子聪慧古今传。
(九)圣贤出世
老子(李耳) 孔子(孔丘)
老子著述道德经,道家思想创始人。
道法自然无为治,太上老君是尊名。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主张仁爱庸。
周游列国劝君主,经典著作讲分明。
诗乐礼易春秋赋,六部典籍万古留。
弟子三千桃李苑。七十二贤圣德言。
至圣先师帝王封,论语古今作教程。
克己复礼施仁政,有教无类忠孝信。
(十)三家分晋
献公宠爱骊姬妃,立幼废长宗法失。
王杀嫡长重耳逃,穆公扶长大宗立。
晋文公子晋成公,将叔成师封沃城。
小宗势力渐增大,大宗五代小宗杀。
曲沃代翼不蓄公,权力旁落异公卿。
公卿兼并互争斗,各占地盘谋图生。
郭平范仲智被灭,三家胜出赵魏韩。
周威烈王封诸侯,三家分晋晋断烟。
平王移都到洛阳,乱世列国战地荒。
三家分晋春秋满,迎来战国又争锋。
【注释】
1幽王:指周幽王,姬姓,名宫湦(sheng),西周最后一位君主。
2九合诸侯:指周天子召集了九州地区的各个诸侯国共同商讨如何处理国内的矛盾和争端。反映了周天子与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尊王攘夷:尊重王室,排斥夷狄(少数民族)。
4一匡天下:清除混乱的局面,使天下安定下来。
5退避三舍: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九十里,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文公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
6介子推:春秋时晋国的大臣,后随公子重耳一同逃往国外避难。
7寒食节: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清明节前一二天。
8韬光养晦:韬:古时弓或剑的套子,喻指收藏,隐藏;光:光芒,锋芒;养:藏蓄;晦:昏暗,不清晰,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9九鼎:又名九州鼎,夏初大禹所铸,象征着国家权力和古代王权,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以九州之铜铸造了九鼎,并将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 刻于九鼎之上,与九州相对应。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益州、梁州、雍州。
10厉兵秣马:厉:磨砺;兵:兵器;秣:喂养,磨快兵器,喂养好战马,比喻做好战斗前的准备工作。
11雍城:中国东周时代秦国的国都,自秦德公元年至秦献公二年定都此地,建都长294年。是秦国都城中延续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汉以后雍城逐渐衰落,至唐改名凤翔县,沿用至今。
12目夷:春秋时宋国宗室大臣,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弟,宋国军师。
13城午段:今扶风城关、午井、段家一小部分为文王分封诸侯,分给聂伯尚的国土,名曰聂九国。
14寺河滩:在今聂堡村郭家河,是聂九国河长议事的地方。今扶风县文管局,立“寺河滩遗址”碑。
15叶公好龙:成语,相传聂九国国王聂伯尚很喜欢龙,在宫廷到处张贴龙的图案,东海龙王闻知后到聂九国一探究竟,龙王把头从宫殿窗口伸进去问‘你是谁’?聂公惊呆了,语无伦次,结结巴巴道出‘叶公’,从此就生出成语“叶公好龙”故事。
16不俏:指个人和事物的长相不够俊俏。俏:指有出息的有前途的人。
17枳(zhi):枳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粗刺,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复叶,花白色,果实小球形,味酸,也叫狗橘。
18庸:平凡,平庸,不高明,没有作为,这里指中庸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19宗法:宗法制度是一种古代的社会制度,在宗族内部对成员进行尊卑长幼地位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规定了继承秩序,是统治者管理社会的一种重要工具。
20曲沃代翼:是春秋时代早期晋国长达70年的内战,即曲沃灭翼之战,就是曲沃的小宗,完全灭掉盘踞都城(今山西翼城东南)的晋国大宗。
21不蓄公:晋国经过百年的内斗和消耗,令晋君对办公室缺乏信任,形成晋献公时国无公族制度和晋文公不蓄公子的国策,皇权旁落,异性公卿掌实权。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