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贵阳市甲秀楼景区、白宫、双子塔
文、图/罗宙纶
近日,到贵州旅行,是网上参团5天游,高铁购票也在网上,不用纸质票,凭刷身份证乘坐高铁,到了贵州省各景区也是刷身份证,国有A级景区粤港澳免门票,有时还享受优惠通道,听说这叫大数据时代。如此先进的出行方式,老同志有些难度,但有年轻人协助难度变温度。
行程第一天上午,我们在广州南站乘8时多的高铁,约4个小时到达贵州省会贵阳市,高铁真的便㨗,还来不及感概,已有当地旅行社接送入住酒店,还赶得上街午餐。当天下午自由行,前往贵阳市地标性的古建筑——甲秀楼景区和欧式风格的建筑——白宫打卡。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中心的南明区,南明区又因穿城而过的南明河得名。南明区是贵州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把贵阳市南明区比作广州市的越秀区,南明河比作珠江河,有的相似,相隔千里,但渊源深厚。
据史料记载,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1981年,文物部门按明代甲秀楼原式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复修涵碧亭。2008年03月28日,甲秀楼作为“文昌阁和甲秀楼”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秀楼独特的地方是屹立于南明河中的鳌矶石上,所谓的鳌矶石,就是一块大石头,其形状如鳌,故称鳌矶石,估计有独占鳌头的意思。如广州的五羊石、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市徽和标志。
南明河一河两岸,杨柳依依,绿草如茵。正是:“一抹残红垂柳醉,半河金彩飞鹭欢” 甲秀楼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中国九大名楼,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值得一提的是,甲秀楼的倡导修建者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很重视文化教育,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秀甲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挺秀,人才辈出。
以南明河中一块巨石为基础建设楼宇,由此连想到广州珠江上也有一块海珠石,海珠石原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与新堤一横路附近的自然礁石,宋代时期,海珠石上建有慈度寺,成为宋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秋色”。明代又在慈庭寺旁建有文溪祠,为明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晴澜”。羊城胜景,流传千古。

南明河不仅仅是出现在徐霞客的笔下,明宣德以后,本地人文蔚起,科名之士崭露头角,而首位诗人、“贵州文教鼻祖”王训的出现,标志着南明河文学的诞生。王训的《南庵》一诗中“深院落花无客扫,空门掩月有谁敲”,描绘了今天的南明河畔翠微园500多年前的风貌与情韵,令人悠然神往。不少古今名人都曾来到贵阳,泛舟南明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贵阳白宫正式名称为花果园艺术中心,位于贵阳市中心,具体地理位置在贵阳市南明区松花路花果园内。这座建筑因其独特的欧式白色宫殿风格和奢华的内部装饰而广受关注,还因为其背后的故事和神秘色彩而备受瞩目。

花果园社区,原本是一片城中村,经过改造后 成了贵阳最大规模的社区。白宫与花果园湿地公园相映成趣,成为了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白宫不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在花果园湿地公园拍摄白宫的外景,最佳游览时间为晚上,因为这时候人流较多,氛围更加热闹,灯光效果会让白宫的夜景更加迷人。

花果园湿地公园跳广场舞的年轻人
食在广州,家乡美味。齿颊留香,四海名扬。有句吾好意思都要讲的话:“当地特色美食,一个字就是辣,二个字就是好辣,三个字认真辣”点菜要免辣,也要“撇”去红彤彤的辣椒油,还要开水烫……难为了老广食客。
贵阳花果园双子塔335米的高度,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贵阳城市的新地标之一。
在甲秀楼对面小街,见有牲口运送物料,甚觉新奇,录下见笑。

贵阳市马路一景,我们要赶着去下一个景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