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袋
(小小说)
作者:高忠德
放粮了,放粮了……
队长边喊边看着领粮的社员。
场院上,人们拿着麻袋,有说有笑的排着队,盼望着早点领到小麦,领回家,再去生产队磨访,磨成面,蒸馒头烙饼包饺子。
1963年,刚过完紧腰带的日子,前腔贴后腔的老农,饿着呢!更何况那个年代,家家五六个,六七个孩子,饿得嗷嗷直叫,能吃上几口细粮,也算是过年了。
二婶家,老少九口人,二叔一个劳力,一年挣不了几个工分钱,年景不好,还得倒挂,吃的基本上是苞米茬子,苞米面子,二米饭之类的粗粮,就是过年过节,都吃不上几口大米白面……
对于生活的企盼,二婶也盼着能天天吃上大米白面。
这不,今年生产队种的小麦丰收了,村上决定,每个生产队按每口人,发放小麦25斤,做为改善社员生活的一年口粮。
人们兴高彩烈的各自拿着空麻袋排队,前面的人,一个个的领走了小麦,麦堆渐渐的变小。
二婶的心,不停的扑腾,生怕轮到自己,没有了。
李翠花,李翠花……
会计贺波,扯着脖子喊二婶。
哎,哎,缓过神的二婶,慌忙的应着。
李翠花应领小麦225斤,二条麻袋去皮6斤。
听到贺波的喊声,二婶急了。
别人的麻袋都2斤,凭什么我的3斤?
二婶是个得理不让人的手儿,从来不吃亏的。
此时,人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多数的都小声叨咕二婶的不是。
二婶,你看你的麻袋,比别人的多缝二块补丁呢?贺波的脸色有些不自在红红的说(生怕别人看出来)。
二婶身后的七叔扯了扯二婶衣角说。
领吧,不会错。
后边的人,不断的催,快点快点……
回家的路上,七叔拉着小木车,装着自己的麦子和二婶的两个大半袋麦子,边走边对推车的二婶说:她二婶,这帐,你没算过来。其实,贺波是你侄子,处处都得向着你。
麻袋给你扣3斤称,等于多给你1斤小麦,二个麻袋等于多给你2斤小麦。
听了七叔的话,本来满脸疑惑的二婶。
走着,走着,二婶笑了……
或许,很多人没算过来这个帐。
其实,是二婶占了公家的2斤小麦。
作者简介:高忠德 黑龙江省密山市杨木乡,多年从事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一九八九年至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电视台,牡丹江广播电台,鸡西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数十家新闻单位发表各类稿件二万多篇,并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和“文学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