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揽胜
作者: 萧润泽
朗诵: 静秋
每临秦、李斯小篆,就有一种冲动。秦一统江山后实行书同文,才有了由小篆演变的当今统一的文字。而传世之《泰山刻石》,《瑯玡刻石》,《峄山碑》,除《会稽刻石》外,都在齐鲁大地。一睹小篆之《泰山刻石》,榜书之《泰山经石峪》的风采,早已成了心中的向往。
仲夏伊始,魂牵梦萦之旅实现了。
清晨,如沐春风。地面旋转的车轮伴随着车内欣然的笑脸,奔驰在泰山风景区的路上。
当来到景区,得知中天门索道检修暂停开放,只有步行登山时,心境多少有些失落。而领队的应变能力充满睿智。迅速驾车向桃花源索道方向前行。
当关上一扇门时,开启的必定是最美的窗。
在盘山景观道上,彩石溪的地质奇观,在涓涓细流的伴奏下形成的合弦,映衬在青绿赭石之间,形成立体的视听盛宴,注定为后续的心醉,埋下了伏笔。
进入索道,即进入了景点。快速爬升的速度,尽显山峦的伟岸。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不安分的眼光,扫描着厚重的历史印迹。从南天门至天街,从天街到五岳真形图碑,尽情地翻阅一部丰厚的历史教科书。
天公作美,和气兆祥,虽已仲夏,阳光躲在了云层里。清风徐来,神清气爽。当俯视山下,只此青绿,跌宕起伏,直到远方朦胧的泰安城区。好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
泰山注定是五岳独尊。他是齐鲁平原拔地而起的峻秀山峰,巍峨庄严。从秦到汉,从唐宋到明清,历代帝王封禅于此,留下的遗迹,包括建筑文化,书法艺术,石刻文化,为后人津津乐道,更有紫气东来的祥瑞气象。
我们在碧霞祠参拜完泰山奶奶后,继续上行。大观峰的书法题刻展现在“敇修东岳庙”平台上,一幅幅书法刻石组成的长卷,镶嵌在摩岩上,气势磅礴,浑然天成。大家都不停地来回观赏,拍照,尽情地体会个中三味。
让我至味的当属“旭迎”室外的美食。我们在顶上,游览观日出之地方后,小憩并午餐。那独有的煎饼卷大葱,香气袭人,若带上一壶老酒,一饮而尽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呀。
让我们驻足的是“孔子小天下处”石碑。初读,表象指泰山之高,其实在名山之中,海拔一般也。但细品才发现,人的眼界要高,才是泰山之文化内涵。寻求不断突破的视点,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三千大千世界或许是泰山精神之魂。
来到岱庙,阳光普照。碑林漫步,得大自在。忽见“五岳独尊”的复制版,大家欣喜若狂。独照,集体照,填补了去玉皇顶途中的原石处,因游客太多而留下的缺憾。
使我们惊喜的,还有天下第一榜书《经石峪》的复刻局部。终于弥补了没步行登山,而无法瞻仰的遗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历经沧桑而仅存的九个字的“泰山刻石”里佐证。
凝视用玻璃罩着的碑龛,思绪再次穿越。统一的帝国,交流工具之文字,必须要统一。秦始皇命李斯,在秦文字的基础上,综合六国文字,以“意”为宗旨的“六书”造字原理,用东方的美学思想,开始夜以继日地创作,通过并推广……
随始皇封禅泰山留下的小篆,更是华夏民族汉字书写的一座里程碑。其线条的简洁,结构的均衡对称,收放自如。令人陶醉,久久不能释怀~
【作者简介】萧(肖)润泽,曾用名:肖洪。别号,源泽居士,虚无斋主,一九六三年生于重庆。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书画院理事,重庆市渝中区美协理事,重庆市老年大学书法系教师,第三届重庆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
【朗诵者简介】静秋,陕西旬阳人,自幼生长在天然太极城,一位热爱朗诵艺术的爱好者,喜欢用自然淳朴的声音传递一份感动,再塑文字魅力,用真挚细腻的情感倾吐心灵之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