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艺将军的传奇人生
金华市下辖的兰溪市墩头镇蒋畈村,位于兰溪东北部的小丘陵地带,环境优美,附近有一条梅溪缓缓流过,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百姓衣食无忧。村里有一农户,耕读传家,算得上也是个小康之家。主人叫曹梦岐,曾考中秀才,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亇有头有脸的人物。
曹梦岐生有四个儿子,三子曹聚仁,是大名鼎鼎的民国文化达人。解放后,曾十多次往返于京、港、台之间,作为国共双方认可的秘使,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牵线搭桥,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有作为的爱国人士。
(一)
知道曹聚仁大名的,大陆、港台的人都不算少,但知其胞弟曹聚义(后改名曹艺)的人,似乎就微无其微了。
曹聚义(1909--2000),是曹梦岐的第四个儿子,字树义。1926年就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就学期间,接受新思想,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后转为中共党员。
1927年5月,曹聚义征召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6军军官团特种科。1928年,军官团并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也算是一名“黄埔生”了。
曹聚义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受训期间,与南京中共地下党组织接上关系,经上海党中央批准,在军校内成立特别党总支部,并任总支书记,受瞿秋白直接领导。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因叛徒出卖,曹聚义遭国民党当局通缉,不得已赴日避难。自此,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
1937年7月,曹聚义潜回上海,就读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同文书院,是日本当局于1901年在上海开办的一所专门培养日本人的学校,实际是一所以“中国学”为研究对象的高等间谍学校。中共也派人渗透该校, 比如中共党员王学文就在该校担任国文教员,在王学文直接影响下,日本学生中西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进入潘汉年情报系统,先后获取远东慕尼黑阴谋和日军弃北南进等重要战略情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聚艺从日本潜回上海进入东亚同文书院学习期间,改名曹艺。自此,一生以曹艺为名。
当时,其兄曹聚仁在上海创办《涛声》周刊,曹艺于1931年8月离开同文书院,协助其兄编辑《涛声》刊物。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曹艺再次投笔从戎,经老乡王鹏飞介绍,进入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交通兵第二团,并经团长斯立保送,进入中央陆军交通辎重兵学校汽车训练班第一期。1937年春,曹艺任汽车第二营少校付营长,担任国共第二次合作后西安至延安之间的“协粮运输”任务。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延安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国共合作初期,蒋介石为表示对八路军“一视同仁",曾答应定期补助一定的钱款、粮草。因而曹艺所在的汽车第二营,担当起从西安往延安定期运送粮食的任务,并指派曹艺为带队负责人。
这时的曹艺,身上着的虽是国民党军官的军服,但骨子里流淌的是爱党爱革命的热血。谁也没有料到,这第一支为延安运送粮饷的国民党汽车营带队人,是一个中断组织联系七年的老共产党员。曹艺接到“协粮运输"任务后,马上到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立即向叶剑英报到,具体落实运粮事宜。不几日,曹艺带着二营八连的九辆大卡车北上。为保证运粮任务圆滿完成,曹艺在过往路线安排、沿途交通安全、防雪防潮等具体措施都格外上心,完整无损把它送到了延安,受到我方领导的赞许。为表彰他们的工作,朱总司令特地单独接见了曹艺。
曹艺见到朱德总司令,心情非常激动,工作汇报之后畅开了心扉,向朱总司令汇报了自己参加革命七年的经历,坚决要求留在延安。朱总司令稍作沉思后,在给予肯定和鼓励的同时,动员他继续留在国军,并说:从目前形势看,你还是留在国民党部队为宜。只要你心中有党,你在国民党部队照样可以为党的事业作贡献。曹艺接受了朱总司令的意见,并成为一名党中央的特别党员。不久,陕西省委书记徐彬如派中共党员侯文理进入曹艺所在营的八连,成为中共特别党员曹艺的单线联络人。从此,曹艺不仅按国府计划安排定时运去粮饷布草,还为延安送去不少进步青年,并暗地里多次往返接送中共高级干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功勋。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为打通中缅交通线,曹艺曾受命长时入缅参战。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本采取了封锁中国与海外交通线的策略,很多美援物资和华侨捐赠堆积在仰光港口。为此,外交部长宋子文惊呼:“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的滇缅公路,我后方军民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为此,国民政府要求抓紧组织汽车部队去缅甸抢运军用物资回国。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辎重六团团长陈大业找到正在桂林的曹艺,要曹艺跟他到六团,并担任带领头一批官兵出国的先行官。
曹艺听到陈团长介绍,犹如猎人见猎,心中很是认同、赞喜。当时,曹艺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妻子还正怀身孕,但他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还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于是,曹艺和陈团长商定后,就带着一批汽车首先开赴入缅,不久辎重六团全部经缅进入印度,成为中国驻印部队总指挥部的直属特种兵团辎重汽车第六团。后来,曹艺接任了六团团长之职。
曹艺接任团长不久,正赶上美军指挥官史迪威将军统一开展的各国驻印部队整军振武方案,要求辎重六团按美军编制整编。当时的六团,下辖四个汽车营,每营下辖三个汽车连、一个修理厂、一个特务排,各连有一个修理班,团部还有一个大编制的修理厂,全团共4000人、450辆汽车。但美军的一个汽车团,只有900人,却编有汽车500台,团里不设汽车修理单位。为此,史迪威要求按美军编制进行整顿。
曹艺反复对比权衡,感到美军编制确实精悍,而中国的编制明显庸肿,但国情不同。美国有不少汽车生产厂,且全国到处有汽修理点,而中国不能生产汽车,民间很少有汽车,因而各地也几乎没有汽车修理点,车辆修理都必须由各单位自己解决。于是,曹艺通盘考虑后,提出必须保留团部修理厂的整编方案,找到史迪威据理力争,费了不少口舌,终于得到史迪威的认可。整编后的六团,只保留2000人,其余兵员充实到其他作战部队,但仍保持车辆450台,仍保留了团部修理厂。
整编后,为提高部队士气,曹艺组织了《征轮》篮球队、排球队和演出剧团,创办了《征轮》报,发行了《笔远征》诗刊。汽车六团的《征轮》篮球队、排球队,打败了所有中、英、美友军和盟军球队(后来,征轮篮球队于瑞章等三人,还成为中国篮球队主力,参加了第十四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从而使汽车团人员精悍,士气高涨,每次任务完成得既快又好。
在缅北大反攻战役中,六团始终奔驰在战场前后方,既担负繁重的运输任务,有时还突击参战。比如奇袭密支那的关键一战中,曹艺接到总指挥密电后,选定九连为奇袭别动车队,亲自动员,亲自组织,把全连大卡换成80台吉普,一边清障一边行驶,深入丛林山谷,如期把兵员送到目的地,与空降兵密切配合,顺利占领密支那火车站和机场,断敌撤退后路,为攻占密支那作出了贡献,受到孙立人将军的赞扬,史迪威将军也称赞曹艺是个“不怕死的汽车团长"。
联军控制密支那重镇后,中印空运不必再飞越危险的西马拉雅“驼峰”,有力保障和支持了中国后期抗战事业。之后,曹艺带领辎重六团参加中印公路的筑路抢修和输油管道工程,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被美军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纳,为此,史迪威将军非常欣赏。1944年2月25日,史迪威将军颁发了对曹艺的嘉奖令,并且亲自给中国驻印部队司令交待,建议将曹艺升为少将。曹艺作为一个辎重汽车团的团长,被晋升少将,的确是十分少见的。
(三)
曹艺从印缅回国后,1947年10月升任联勤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4目,联勤司令部改为南京军运指挥部,任副指挥,后又调到杭州军运指挥所。
1949年初,我军准备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汤恩伯为阻击我军南下步伐,在金衢地区组织“二线兵团”,召回在台儿庄战役中负伤、已于1946年退役的原十三军八十九师师长金式(浦江人,曹艺之姑父),任其为146旅旅长,后改为203师师长。为策反二0三师起义,二野敌工部长袁血卒派老地下党员侯文理打入二0三师卧底,任警卫营营长。侯文理原是曹艺的单线联系人,当他了解到金式是曹艺的姑父后,向上级要求将曹艺也打入二0三师,以协助工作一起策反。经上级组织同意,曹艺放弃调海南岛薛岳部、即将升任中将的机会,主动要求调往二0三师。1949年3月,曹艺到二O三师报到,任师参谋长。于是,侯、曹两人利用各种机会做师长金式的工作,经多次做工作,金式权衡利弊,初步商定于5月5日举行全师起义,已拟好起义通告,并已与当地报社联系好刊登日期。但由于师内情况复杂,又遭到二O三师军统特务的干扰破坏,未能如期举行起义,再加上十二军势如破竹进军神速,于五月七日就解放了金华,使起义策反正工作功亏一篑,二0三师则由起义变成了投诚。师长金式,后来化装逃到了澳门。而地下党员侯文理和曹艺,则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曹艺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参议。
侯文理因其表姐是国大代表,表姐夫是中统调查员,于是不久接到党组织指令,要他以做生意为名潜入台湾。侯文理写信到台湾,让表姐她们帮他搞到了特别通行证,于1950年潜入到台湾,1953年混进台湾保密局,并取得“反共突击军第三纵队”副司令之职。后在开展情报工作中,被保密局察觉而被捕,经前后六个年头的关押审讯、严刑拷打,侯文理始终坚韧不屈,于1958年以“中共特工、策动二0三师叛乱”的罪名,被秘密杀害而光荣牺牲。由于荫蔽战线的特殊性,候文理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直到2011年1月21日,台湾中国环球时报公布了《台湾三百余名中共特工遗骨至今无人认领》的报道,侯文理赫然在册,编号为124,骨灰罐号为296。5月4日,又独家公布了《台湾戒严时期疑似政治受难者名册》,侯文理也名列其中:
姓名:候文理;照片编号296;枪决时间:1958年7月8日;骨灰罐位置:2楼1排3层6号。
国家安全部为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于2015年在北京西山公园建立了无名英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郑重镌刻着侯文理烈士的英名。
(四)
侯文理赴台执行潜伏任务,因走得很急,对其单线联系的曹艺的革命历史情况,还没来得及向组织作具体交待,更没有留下有关曹艺的说明材料,因此曹艺在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遭到冲击,受到不公正待遇。1950年8月,曹艺任交通部汽车运输管理处处长,1952年1月年调至交通部教育司工作,1958年2月,又被下调至南京航务工程学校图书馆当主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被落实了政策,1980年当任南京市政协委员。
曹艺年青时就文笔不错,三十年代已在文坛崭露头角,多篇杂文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27--1937),被誉为“三十年代青年军旅作家”,后来曾被重庆《大公报》聘为特约记者,曾任《印度日报.征轮》副刊主编。曹艺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200余万字的著作。随着年岁的增长,躺在病榻上的曹艺,想把自己革命的一生写成回忆录,书名都已取好,书名取为《无悔地闯过一个世纪》,但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完成遗愿。
逝世前,曹艺为自己的后事处理,特地给子女们写了一封信:我死后,尸身贡献给医院作医学解剖,不必发讣告、开追悼会,骨灰请火葬场随便处理,不必取一撮入骨灰盒,不必修巢筑坟,也不必通知外地子女远道奔丧"。曹艺最后留下的遗言,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曹艺于2000年8月21日在南京病逝,享年92岁。
曹艺育有十一个子女,六个是共产党员。六女曹景滇是高级工程师,任南京黄浦亲属联谊会付会长、秘书长。曹艺病逝后,子女们商议,应把父亲一生写作留存的各种文章归集整理付梓出版。并把其父原设想的《无悔闯过一个世纪》的书名,作为文集的书名,以告尉父亲的在天之灵。
2009年,《无悔地闯过一个世纪---曹艺文选》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24.07.03编撰于金华
作者简介:杨荣标,1950年出生,1969年参军,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1987年底转业至金华市财税系统,2010年在金华市国税局总会计师位上退休。现任金华市税务学会付会长兼秘书长。
参阅资料:
1.《浦江百年人物系列》(26)曹艺
2.《浦江百年人物系列》(20)金式
3.《无悔地闯过一个世纪.曹艺文选》
4.郝在今《中国秘密战》
5.《百度.曹艺》
6.《南京黄浦亲属讲话材料选编》
7.《百度.侯文理》
8.《百度.二O三师师长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