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影院的嬗变
作者:虞城倪全胜
七十年代的电影院和人民剧院是我县最为高大巍峨的建筑,也是它生命的黄金期,人们吃过晚饭后,能坐在里面观赏一部首映电影或戏曲真是莫大之幸事。
那时,电影票、戏票一票难求,当新片、新戏在电影、戏院门前张贴海报,首次在我县放映、演出时,电影和戏院设置的狭小的卖票口前往往聚集着人山人海,尤其是电影院卖票口前黑压压的一大群粉丝、街民,拥挤得仿佛水泼不进、针扎不透,而排在人群最后边等待买票的愣头青,这时早已急不可耐,为了能尽快买到影票,他们往往会纵身跃上人头,吆喝着从密集的人头上爬过去直捣黄龙。
那时,改革开放的号角还没吹响,部分经济头脑灵活、善于钻营的市侩们却已经看到了处处商机,住在影院附近的老街坊们经常早早守在买票口,就是为了多买一些票,这些“黄牛”们一旦购买到影票后,会搭配上一袋葵花籽或一块冰糕再一起高价转卖给其他人,从中牟利。
我家当时恰好和两位电影、戏院的女售票员是邻居,她们两位阿姨每天下午四点后一般不敢回家,唯恐有单位和个人拉关系、走后门,踏破门槛私下找她们买票,故此,常常躲到我家避难,我家近水楼台,却能很容易搞到票。
记得,那会最常放映的电影有《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智取华山》等,戏曲有《卷席筒》、《包青天》、《朝阳沟》等,我那时七、八岁,看不懂复杂的故事情节,心里却善恶分明,最喜欢看枪战“打片”,打得越激烈越好,解放军叔叔的机关枪乱嘟嘟,孬人一死一大片,死的越多越刺激心里越高兴,觉得穷凶极恶的坏蛋这下可算都消灭啦,从此天下太平,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啦。
寒、暑假闲在家里无事可做,经常向小伙伴打听今天电影院演啥?小伙伴有时就骗我,神秘说道,今天演“渡江侦查记”或“白跑路”、“磨鞋底”,等自己兴冲冲跑到影院才知道今天晚上没片不演出。回来埋怨他时,他就乐得咯咯直笑:“我骗你嘞,今天没有电影,你渡江侦查记,来回八里地,白跑路”。
有时也跟着爸妈一起到戏院看戏,戏院里座无虚席,过道上站的都是人,妈妈搂我怀里,只见戏台上,《朝阳沟》里王银环和栓宝来回扭扭捏捏咿咿呀呀地唱,我看不太懂,也听不懂,更没见八路军和解放军叔叔抱着机关枪对着敌人乱嘟嘟,看着看着就在妈妈的怀里迷迷糊糊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已经撒戏,妈妈背着我正在皎洁的月光下踏着斑驳陆离的月影一步步往家赶。
八十年代中期,《少林寺》的演出是电影院最巅峰的辉煌,这部影片我看了十几遍,百看不厌,里面的台词都能倒背如流,看过后,小伙伴们碰到一起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嗨嗨,嘿嘿”的互相拳脚比划,一度,我曾幻想出家少林寺,学会那些一招制敌的绝世武功,成为仗义行侠的小英雄。
再以后,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电影、戏院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国营电影、戏院门口平时大都成了停车场,门可罗雀。近年来,我县也曾兴起几处私家小影院,它们专门放映所谓的欧美“大片”,里面设施豪华,环境优渥,但票价昂贵,除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偶尔出入,难以吸引到其他人群。
如今,我连电视和电脑也不常看,没事了,就喜欢摆弄智能手机,一机在手,天下尽知。
文/倪全胜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倪全胜,男,汉族,现年49岁,河南省虞城县人,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商丘日报、京九晚报、交通与社会、老人春秋、河南经济新闻周刊和散文网站等。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