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
作者:李金虎(苍松)
老唐这几天心里很不得劲,有一件事一直萦绕着他。晚上不能正常入睡,半夜醒来总是觉得胸口堵的慌,大脑里第一时间总是想着这件事。就得赶快默念几十遍上百遍“阿弥陀佛”或赶快想点别的事情,来缓解一下心里的闷堵。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老唐已经年过古稀,是个农民,小时候因一些原因只上了五年另三个学就辍学了。后来虽然是还想上学,但终究没有能如愿。他喜欢看书,因家里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书看。那时经济条件都不行,书很少,有些有书愛书的又不愿意把书借给一个孩子,光怕损坏了。有时偶尔千说万情借到一本心怡的书,书主人又限还书时间,就点着煤油灯整夜看,弄得两个鼻窟窿眼里全都是黑油烟。后来逐渐长大结婚生子,因妻子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干农活,还得经常上医院看医生,生活一直不宽裕,为生计忙活了大半辈子。虽然有过写点东西的想法,但加上其他原因,一直没有动笔。这几年上年纪了,土地也流转了出去,孩子们都不在家,光剩下照顾照顾老伴做做家务了。
闲了下来,老唐一直压在的心底里想写点什么的念头又冒了岀来。后来就试着写了几篇小豆腐块,发在群里,居然有群友点了赞,这一下激起了他的兴致。但也多有批评的评论,他想进一步写的好点,却总不得法。正当他无奈的时候,偶尔看到了有人请同群里的梅大姐介绍进写作学习班的消息。他看到了光明,赶紧联系梅大姐,向梅大姐讲了想进班学习写作的愿望,请梅大姐也给予介绍。梅大姐在群里面看到过他写的文章,很爽快地答应了老唐的请求。
这个学社是一个全公益性的,全名叫:“翰海文学艺术公益网络培训学社”。是一群有爱心的,热爱社会,心係国学,热爱文学艺术的精英们创办的。他们的宗旨就是弘扬精典国学,帮助社会上那些热爱文学写作,而又无缘受到正规教育,无法圆梦的文学爱好者实现梦想。加入学社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社创办已经好几年了,光这一期的教学培训已经有一百多个班,学员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老唐参加学习的这一届光教职员工就有四百多人,而且全都是自愿无偿服务,一分钱工资报酬不拿的无私奉献的。梅大姐在学社已经几年了,这届担任老唐所在教学培训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另有六个班助理,加上班主任共计七个班级管理人员,班助理都是往届毕业的优秀学员自愿反哺来做的。这届这个班报名参加学习的学员有五十多名。教材是学社统一编选推送到学习班群,由学员自己在手机或电脑上操作学习,作业也是学社统一布置,学员自己在家完成提交班群,由班群管理人员评析,指出问题和不足,予以解疑释惑。学员可以在群里向老师们提岀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老师们总是循循善诱,耐心指教,让学员对自己的作业,即练笔作品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合格。这样的教学方式即紧张又活泼,即严谨又亲切,师生之间互动,就好像是兄弟姐妹相互尊重又没有距离感。
老唐因为没有上过几年学,文化基础太差,加上年纪大了,学习的知识忘的快,总是记不住。梅老师和助理老师们总是能细致入微地给他批改作业,一遍遍地讲解存在的问题,并经常鼓励他,稍有点进㱑马上就表扬鼓励。加上老唐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和顽强的毅力,经过一学期刻苦努力,终于以比较滿意的成绩毕了业。接下来在梅老师和助理老师们的鼓励下,感恩反哺学社,也为了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又做了下一期班群助理老师。
转眼,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教学工作和学习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下一期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梅大姐和老唐谈了想让他担任下一学期班主任的意思,他没有应承。老唐并不是没有动心,如再担一任班主任,那将是一个绝佳的煅练和学习机会了,但他也有顾虑。说真的,老唐这一年,一期学习,一期助理,真夠辛苦的了。首先从学习上,他一个没上过几年学的半文盲(常自谓),几乎从零基础学起,要比同班那些退休教师、国家干部、大学文化水平的同学们困难的多,辛苦的多,手机的使用也是边学边用。最缠手的是老伴因骨质疏松历害,就像个玻璃人,后来这大半年骨折了五、六次。儿女工作都很忙,又都在市里住。老唐为了不耽误儿女的工作,坚决不让孩子们请假,硬是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老伴的活计。吃、喝、拉、撒、服药、洗刷做饭一应家务全都是他一个人干。老伴最严重的时候卧床不起,连翻身都翻不了。为了怕老伴长褥疮,那段老唐一夜得起来四、五次给老伴翻身,至使他瘦了十来斤。但他硬是没有把学习、作业和工作拉下来,而且他还准备参加下一期的高级班学习。
所以老唐怕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家里的事不能少干,参加高级班学习困难会很多,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想休息一段时间,放松一下自己。而且老唐一直认为,在同班任助理老师的七个人中,自己是文化水平最差的。而当班主任老师和当助理老师不一样,那是重任在身,要为几十个学员负责任的。自己这个半文肓,要统筹领导几十个知识分子,总是心里没底,怕工作搞不好辜负了学社领导的期望和信任,坏了学社的名誉,也耽误了几十名期望学习知识的学员。当梅大姐再次提及的时候,老唐把自己的顾虑和情况和梅大姐表白后说:就让别的老师们来岀任班主任吧,别人会把工作做的更好。
但事情发展总不像想像的那样。因下一期要组建两个班,梅大姐要调到上一级任职。按常规班主任从助理老师中选拔,毕业学员报名做下期助理老师。而七个助理中两个年轻些的都是在职人员,没有时间。剩下老唐、阚助理、雷助理和金助理、方助理五个人,四个退体中学教师。阚助理雷助理水平高,有领导能力,年龄不算很大;金助理水平高,热情高,年龄稍大点;方助理虽然是年龄可以,水平也高,但退休了在家带两个孩子并包揽全部家务,也是夠忙的。
可能确实也是上级催的紧,让赶快落实班主任人选。梅老师在群里面发消息说:“如果本班再无人报名出任班主任,只好向上级反映从别的班抽调人来担任班主任了”。梅大姐这也是个激将法,也是无奈之举,当老唐看到了这条信息心里翻腾起来了。老唐有点本位主义,有念旧思想,也有集体荣誉感。在举行毕业典礼时,想到要跟相处一学期或两学期的同学们老师们分别时,他落泪了。现在要从别的班抽调人来担班主任,自己班连班主任也岀不来,觉得太丢面子了。让梅大姐这么为难,也觉得对不起梅大姐这一年来对自己的悉心教导与格外关照。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报答梅大姐的知遇,为了班集体的荣誉,他决定拼一把。明天如果再没有人站出来,他就硬着头皮站出来把这个任务接下来。
第二天上午,老唐把昨天晚上自己的考虑结果发给了梅大姐。当他到群里一看,哈哈,雷助理、金助理首先报名了,方助理也跟着报名了,虽然是只是报名做助理,事态总算出現了转机,老唐悬着的心放下来了,赶紧给梅大姐发信息声明自己退下来。跟着梅老师在群里面宣布:由雷助理和方助理分别岀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老唐赶紧给梅大姐发信息表示祝贺。
上午八点三十六分梅大姐回复:“方助理不确定,你准备上”。
老唐回复道:“叫我上哪是赶鸭子上架”。
梅大姐鼓励他:“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老唐回复道:“尽量鼓励吧!方老师一定行的,只是班子配的有点弱”。
下午老唐午休至两点醒来,打开手机看微信。这已经是他这一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了,睡觉前浏览一下微信,睡醒了再看看微信有没有新消息。
只见梅大姐中午一点发来信息说:“老唐你上吧,方助理干不了。经过这么多天学习,你现在进步很快。加上你原来还是很有功底的,当班主任没有问题”。
紧接又发来:“请速回复”四个字。
老唐一看到梅老师发来的信息,马上坐了起来。认真考虑了一下,还是不愿放弃让别的助理老师上位的念头,觉得还有转机。于是就在群里或个人微信分别给金助理、方助理和阚助理发信息,动员鼓励他们出任班主任。尤其是金助理虽然是年纪稍大点,但能力和水平都没有问题,而且有一颗火热的心。方助理和阚助理都回复了,谈了各自的情况,为什么不能接任这个担子。只剩下金助理没有回复。
于是老唐就又给梅大姐发信息,极力推荐金助理说:“让金老师上吧,除了年龄大点,没有其他问题”。
稍等一下又补充道:“金助理有一颗火热的心”。
因为昨天上午和金助理聊天时金助理话语间有岀任班主任的意思,不知道梅大姐为啥没有点金助理的将,发完短信老唐去忙老伴的事情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忙完了,他拿起手机看到梅大姐三点来钟给了他两个字的回复:“好了”。
他看着这两个字,想不明白梅大姐是什么意思,但隐隐觉得梅大姐对他极力推荐金助理有点不满意了。
就赶快给梅大姐发了信息予以解释说:“梅老师您好!您知道,咱们的助理里面的水平数我最差劲了,那个老师都比我强。况且做班主任和做助理老师不一样,那是领头人,是要负责任的。所以我发怵,没有信心做好工作,能让别人上尽量让别人上,她们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老唐的意思是想让梅大姐点金助理的将,实在不行他最后再上,一定要把事情办好,把梅大姐和这一期助理老师们的面子搂回来。但他却不知道,这时金助理已经因腰椎滑脱躺在医院了。
半个小时后梅大姐发来短信:“好的你不用操心了”。
四分钟后又发来四个字:“有人选了”。
看到了梅大姐这两次的短信,他觉得梅大姐肯定是等的不耐烦了,误会他的意思了,以为是老唐在关健时候给她撂挑子,不给她搂台了。
所以这几天老唐心里很不得劲,一直惆怅不安,觉得有些对不住梅大姐,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解释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