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青春
最炽热的入党申请
陈艳芬
今年八十三高龄的刘济云老医生,一生最美的年华是在云南边疆度过,一生最炽热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老于一九四一年农历七月初二日出生于嵩明县嵩阳镇南街。
他根红苗正,父亲刘志民曾是解放前夕云南嵩明县第一批地下共产党员,为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解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杰出贡献。曾担任嵩明县临时政府委员,后他被任命为文教科科长,创办师资培训班,为百废待兴的嵩明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解决了解放初期师资队伍严重短缺的困难。后调至平彝县(现富源县)粮食局、税务局、教育局等担任局长职务,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不料却因“文革”蒙难,历尽屈辱,身心备受摧残,差点被迫害致死,到“文革”结束后,各种罪名彻底澄清,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历尽磨难,仍不计前嫌,更加勤奋工作,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奉献毕生的精力。
刘济云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一名共产党员的英勇、果敢、无私、无畏、忠诚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所以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奉献、热爱工作、坚决拥护共产党,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六七年,昆明医学院毕业的医科大学生刘济云,顺应历史的潮流,响应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最远的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所以他来到边疆,来到思茅地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宝藏卫生院。一个离思茅一百七八十公里的偏僻落后的乡卫生院工作。工作不久,因表现突出被推选为宝藏卫生院副院长,成为医院最年轻的骨干力量。
在支援宝藏乡卫生院工作的二十年青春岁月,是刘老一生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每次特殊难忘的救死扶伤经历,深深刻在刘医生心坎上。多次抢救溺水儿童,深夜出诊接生,冒险渡河抢救难产孕妇,深夜抢救被黑熊咬伤生命垂危病人,深夜扑火救灾、抗疟防疫的情景……时时萦绕心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有良知的热血青年,他为边疆同胞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五十多年前的宝藏卫生院,地处穷乡僻壤的半山区,医疗水平十分低下,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当地少数民族分散而居,再加上交通不便,他们医疗卫生工作大部分时间就是背药下乡,徒步几十公里走村串寨,开展巡回医疗,进行简单诊疗。
尽管边疆条件艰苦,医疗条件极差,在边疆工作的二十年时光里,他奉献最美的青春,为边疆少数民族医疗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一是定期对当地赤脚医生进行基础知识、简单急救办法、外伤处理等知识培训,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参加培训的卫生员提升了医疗素养,经过几年不辞辛劳的定期培训,大大提高了乡村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受到县市卫生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是定期冒险抗疟,在消除疟疾,消除荨麻疹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带领同事定期身背药箱,带上抗疟疾药和部分环境消毒药,跋山涉水,走村串寨,开展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全寨大扫除,消除污染源,以易感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员为重点,耐心解释劝导,采取“送药到手,服药到口”等措施,经过坚持多年抗疟,取得了杜绝疟疾与麻疹的伟大胜利,有力地保障了边疆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抗疟防疫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在边疆工作的二十年,刘医生时时把救死扶伤作为天职,把培训提高乡村卫生院医疗水平作为己任,把消除疟疾防控疫情作为分内之事,扎根边疆,扎根村寨,团结少数民族,报国之志在胸,爱民之情在心,入党之志在身。
他时常感恩各级领导的培养与信任,感谢老百姓的认可与赞誉。
他从一参加工作开始,就满腔热情,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努力上进,任劳任怨,立志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一九六九年,他就第一次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因组织考虑他父亲问题未落实,而暂不予批准。
时隔两年,一九七一年,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二次入党申请。因当时各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发展新党员,紧接着他就被派往江城参加“阶级复查”,所以入党一事又被搁浅。
历时八个月的阶级复查工作圆满结束,使他再次受到党的路线和政策教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是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会真正关心少数民族,只有共产党才会有错必纠,实事求是!所以更加坚定了他支援边疆,扎根边疆,拥护党,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终身的信念。所以入不入党,不觉得有多重要,重要的是要兢兢业业工作,为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和考验。
又过几年,他调离宝藏卫生院,调到国庆乡任国庆乡卫生院院长,一九七九年,他再次满怀热情地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强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表明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那时,父亲的问题早已一一落实,恢复了工作,并已离休。
一九八〇年经国庆乡机关党支部讨论,一致通过,并报乡党委批准他为预备党员,一九八一年按期转正为正式党员,他一心入党夙愿终于在十二年后得以实现。他为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无上光荣。从那时起,他在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没有辜负他的入党誓言,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事事起好先锋带头作用,共产党不只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
今年2024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零三周年诞辰的日子,也是刘老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刘老满怀激动的心情向我讲述他当年最美的青春,三次炙热申请入党经历及入党以后无法言表的喜悦。让非党员的我深深地感动着,期待着有朝一日,我也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服从党的领导,永不叛党!

作者简介:陈艳芬,嵩明县作协会员,打过工、创过业,前半生赚经历,后半生在回忆。曾写下十几万字的自传体散文,留下了生命的足迹,给了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