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书画研究会阳光口腔医院创作基地揭牌侧记
王长鹰 李建民
每一个“七·一”都令人难忘,第103个“七·一”更是不同寻常,2024年7月1日(周一)上午,为迎接第103个“七·一”的到来,济宁市书画研究院阳光口腔医院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正式举行!
在阳光口腔医院院长韩冬梅女士的盛邀下,一大批造诣深厚的书画家兴致勃勃地走进济宁阳光口腔医院,在致敬党的第103个生日的同时,也为儒韵飘香的阳光口腔医院献上了精湛的墨宝…
创作基地一至六楼,可谓寸土寸金每一方桌案侧旁,都有书画家们耕耘的身影……忙在一楼的,是著名书法家宁青与篆刻兼书法家庄则先生。
他们所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批围在侧旁的年青医护工作者期待收藏,甚至有一批前来治疗牙齿的患者朋友,也加入了收藏者的行列,让两位埋头苦干的艺术家片刻难得闲余……
六楼是创作的主阵地,以王洪森、程洪森、吴玉、李家诚、邵华、殷家鸿、张伟贤、李旭为代表的一批书画名家,正忙得笔热墨酣,另有几位书画名家虽与笔者不相熟识,但从他们笔下的作品,一眼可见绝非等贤之辈……
六楼最东头的房间有三位艺术家,南面是程洪森,北面是王洪森,夹在两位洪森之间的是一位高个子的山水画家,与笔者不相熟……两位洪森先生在书画圈颇有影响。
加之“七·一”前的6月30日,笔者在医大医院举办的庆“七·一’书画名家作品展的活动中,通过师兄杨士民先生的介绍,在吴玉先生的创作室内,又偶遇程洪森先生,中午聚餐又同桌执杯把盏,豪饮了几杯,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此前,程洪森先生曾通过笔者师兄杨士民先生邀过一次小聚,无奈因有一个应急的采访,不得不擦肩而过,为此笔者很是惋惜了一阵子,也为洪森先生的盛情而怀有深深的愧疚,只得来日再补....
两位洪森先生的书画造诣笔者早有耳闻,后又通过作品见证了二位深厚的笔墨功力……程洪森先生以山水见长,但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的石头,在他的笔下却显现出不一样的个性,他的山水与用墨用彩,都显然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放大与夸张,严格意义上讲,是他在长期的耕耘与体悟中,与艺术的本质有了难以割舍的不期而遇,换言之,他在艺术中发见了真正属于艺术的美,或者艺术在自己的王国里,等来了它真正的主人!
王洪森先生画了九条鱼,说是韩冬梅院长的命题作文,又加了几片竹叶,也是韩冬梅院长最喜爱的……笔者笑而回道:命题作文有命题作文的好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命题作文,不也照样成为万古流芳的历史名篇嘛?!
画完了《九鱼图》,王洪森先生请来韩冬梅院长,寻问题什么字好?答曰:《富贵有余》如何?王洪森先生提笔在手,在《九鱼图》的左上角,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富贵有余”四个字,于是《九鱼图》就变成了《富贵有余》图……
交了上“命题作文”,王洪森先生总觉得有一种遗墨之憾,既然来到了“阳光口腔医院”,又结识了义薄云天的韩冬梅院长,此处又成为了济宁市书画研究院的创作基地,无论如何都应当写点什么? 一边自言自语,王洪森先生一边取来一方六尺的白宣,铺展开来,但见他提起那杆粗大的毛笔,蘸足了墨,挥笔写道:
大美阳光
在党的第 103 个生日“七·一”这一天,在济宁市书画研究院阳光口腔医院创作基地揭牌的这一刻,不仅要让口腔照满“阳光”,更要让“大美阳光”照亮生活,照亮书画艺术的天空!
2024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