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保卫战
1950年4月22日夜,土匪三六三团团长石开集结几千人窜到舟溪、大中一带,扬言进攻炉山县凯里区。
23日,匪首石开发送区委一封最后通牒,要凯里区人民政府在3天之内向他们缴械投降,并向他们移交文件资料、粮库等,争取宽大处理,否则格杀勿论……
下午4时,区委立即召开区领导干部会议,决定县大队高文才连长、李新指导员固守大阁阵地,并派出一个排,以班为小组,分别在洗马河、牛场坝、杀人坳一带巡逻,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4日凌晨2时,在外执行任务的县大队凯里区队在薅枝坪与土匪遭遇,激战约10分钟,土匪撤退。区队为了保卫凯里,放弃追击敌人,匆匆向凯里奔去。天刚亮,土匪发起进攻,由于被区队打散的股匪没按时赶到凯里,致使土匪原拟定在黎明时占领凯里的狂妄计划落空。
下午2时左右,区队行至官庄附近,向包围凯里的土匪打了几枪。土匪误认为解放军援军已到,就匆忙撤退了,区队趁机回到区政府。3时许,匪首罗德昌组织了约20人的“敢死队”,匪徒们为了得到罗德昌的赏洋,一个个手持步枪,身背马刀,捞脚挽手,在土匪的炮火掩护下轮翻向县大队阵地疯狂扑来。县大队指战员立即织织了两个小组,配备了冲锋枪和卡宾枪等轻便武器,下坡跑到牛场坝、大田坝迎战。双方只隔一块田的距离激战撕杀,子弹、手榴弹纷纷在水田中掀起朵朵水花,仅半小时敌人便丢下3具尸体狼狈败退。
晚上,土匪又趁夜色茫茫之际,再次组织力量向我阵地猛烈攻击。由于区委早有准备,只要匪徒们摸到阵地边缘,就会遭到迎头痛击。
25日清晨,土匪的火力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了。
上午10时许,石开、罗德昌、李正超等匪首聚集在吕国富家开会,再次组织“敢死队”。当时,区委意识到,平静了半天士匪定有新花招。决定由县大队挑选年轻力壮、胆大勇敢,有战斗经验的20余名老战士组成两个突击队,准备突击营盘坡之敌。
战士们正想出发,远远看见有20几个土匪,赤着上身,提着寒光闪闪的大刀,从牛场坝口象疯子一样,声嘶力竭地喊叫着“投降不杀”,在轻重机枪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如潮水般疯狂地向我阵地扑来。县大队、区队的六〇炮、轻重机枪、步枪集中火力射向敌人,但仍阻止不住土匪的“敢死队”,土匪一直冲到大田坝中央。
张立华一声令下,战士们跃出战壕,从大阁和区指挥所冲出来,迎战敌人于老街的水沟边,经过10来分钟的冲杀,吓得匪徒们四处奔逃。战士们一气之下把敌人追到旧市街、小坳、黄泥坡和赵家村一带才撤回来。上半夜,为了安全,区委让所有干部、战士在夜深人静时转移到大阁,黎明前30余人安全转移到大阁,进入县大队固守的阵地。
26日早晨7时许,在炉山剿匪的一五〇团一营由团参谋长冯贤渊率领由黄平过江口、平茶来到凯里附近湾溪,在官庄一线暗暗的占领阵地,对土匪形成了半包围态势。另一路部队由参加县各界代表大会的凯里区长李长青带路,从炉山出发,经三江来到凯里。
两路部队预定在8时前赶到凯里附近,由外围包抄土匪,县大队和区镇干部计划由内围出击,给敌人来个内外夹击歼灭敌人。哪知,另一路部队行至白午附近时遭到土匪的阻击,一名战士光荣牺牲。待把土匪打散立即跑步赶往指定地点,等部队赶到已经迟了。因为另一路部队没有按时到达预定地点,一五〇团和县大队,区队只好按时出击,经过半小时的战斗,土匪死伤惨重,就在土匪即将撤退时。一五〇团参谋长冯贤渊下令出击,冲锋军号一响,战士们怀着为牺牲战友报仇的决心向敌人冲去。敌人哪能招架得住这猛烈的攻击,倾刻乱成一团,溃不成军,远远看到匪首石开骑马落荒而逃,其他匪兵向小高山、芦笙堂、高溪和另一支解放军尚未赶到包围的空隙方向溃退。战士们如猛虎般地追击,吴道华带领的区队追击到对门坡山顶,看到有个被打断了右腿的匪兵在坟堆背后连连求饶。后经审问,证实是被裹挟前来的农民,名叫文往里,是雷山县蜂糖寨人。本着人道主义,帮他包扎好伤口,放他回家了。这次战斗,解放军战士罗安辉为保卫凯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凯里经过了几天几夜的艰苦战斗,粉碎了土匪幻想占领凯里的狂妄计划。4月30日下午3时,县委鉴于匪患猖獗,为保存实力,伺机歼敌,决定放弃凯里区,集中力量固守炉山县城。
区委按指示将几十万斤粮食分散到可靠的贫穷农民家中隐藏好。在一五〇团一营的的掩护下,区委,县大队、区队即向炉山县城方向转移,次日凌晨安全到达炉山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