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蒙旅游记(一)
冯桂香
这次旅行,我心里也是不很踏实,因儿媳妇快生宝宝了,就在七月,医生说可能会提前,我怕赶在我的旅途中,沒法陪伴儿媳妇,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出门前老公说:“戴上毛主席纪念章,保平安。”这个我信,因我们生长在毛泽东时代。
第一天:我们从聊城火车站到天津下车,然后坐大巴车去秦皇岛、北戴河。在聊城火车站,还真出现了一件化险为夷的事情。当我们拉着旅行箱踏上电梯去往侯车室时,前面一男子以为电梯是平面直升呢?正踩在接口中间,电梯缓缓升起时,接口凸起成为楼梯形状,这男子一下子被接口棱角撅起来,身子向后一仰一个踉跄摔倒了,我在他身后被这突如其来一下,差点没被砸倒,一只鞋被砸飞了,脚心被凸起的铁棱,搁得生疼,人们一叫喊,管理员瞬间把电梯停住,那男子三处擦伤,手心划破皮,腿部有两处都划伤出血,正巧我带着三个创可贴,立刻送给了他。只是前面的人被停在半空中的旅行箱不上不下,我朋友艳姐姐先将老人们的旅行箱一步一步的提上去,然后再提自己的箱上去,累得气喘吁吁。
到达北戴河的第二天,第一站是鸽子窝公园。鸽子窝公园位于北戴河的东北角,毗邻滨海大道。由于我这次出游的结伴旅友,比较特殊,基本上都是老年大学艺术团的朋友,只有一人是团长的老伴,共六个人。其中一半是耄耋老人。老团长和她八十八岁的老伴,还有一位八十四岁的校友王大姐。剩下我们三人都在70岁左右,算是年轻人了。
我们在鸽子窝丛林,走马观花地穿行,可以说,多数是假花和人工垒起的鸽子窝,遗址己不多见。
穿过鸽子林,我们来到了海边公园,扶着栏杆观赏海里川流不息的小鱼小虾,还有海面上漂泊着几艘船只,蓝天白云和远方的山峦起伏,景色宜人,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老人们走累了,我们几个年轻人陪伴老人身边,坐在休闲公园里的联邦椅上闲聊,团长买了几支雪糕分给我们每人一只。正吃得津津有味,凉爽舒服的时候,自由活动的其他旅友赶过来说,前面远处有毛主席塑像和题词《浪淘沙》我一听,抬起屁股就要赶过去观光,那旅友说:不行,太远了,还有15分钟团队就集合了,怕赶不回来。我不听那个邪,拽着一个同伴飞快的向前赶去,我也不知自己哪来的力气,一个近70岁的人了,腿就跟飞毛腿似的,一口气飞向毛主席塑像跟前。文字记载——1954年夏,毛主席曾在鸽子窝公园目极远眺,感慨万千之后,写下《浪淘沙.北戴河》的不朽诗篇。如今,公园中经历的诗词碑和毛主席雕像,向游客讲述这段珍贵的记忆。

从鸽子窝公园出来,我们便乘坐帆船出海。海面风平浪静,海水却碧波荡漾。极目远望,辽阔的大海,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让你心旷神怡,胸怀宽阔,这又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下船后,我们又快速进了西港公园,里面的花卉鲜艳夺目,道路两边种着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有大朵的、有小朵的、还有花树。草坪上绿茵中也开着不同颜色的小花,只是时间有限,我们匆匆进去,导游小芳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后,又赶快地走出来,迅速坐上大巴车来到山海关一个古镇,在古镇吃了中午饭,由当地导游带领大家沿着古镇一边走一边给讲解。闯关东大院,我们谁也没进去,但我好奇心趋使着,还是扒着门缝往里瞧了一眼,就是一个空落落的院子,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沿着古镇一路走来,买了几样当地食品小特产,给孩子们带回去。
第三天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承德避暑山庄。跟着导游一进大门,就看大门上挂着避暑山庄牌匾,导游让我们仔细看牌匾字,我一看避字里的辛多了一横,导游说:乾隆皇帝给它起名时,不小心把避字写错了,便将错就错挂在了门檐下。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的宫苑。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现已改为博物馆,里面展示了许多御用品,甚至各式各样的洋闹钟及当时的青瓷器。参观完博物馆后,天空下起了小雨,我们冒着小雨来到湖泊区,它在宫殿的北面。我们通过湖泊中的一座弓形桥来到一处避雨亭。大家坐在亭里的石台上,观赏着远方的如意洲和烟雨楼,远方有几个小岛屿。洲岛错落,湖水碧波荡漾,荷花亭亭玉立,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景色是那样的迷人。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来得及去平原区和山峦区,吃了中午饭坐上大巴车直接赶往乌兰布统草原。

作者简介:冯桂香,退休纺织工人。爱好生活,爱好旅游、跳舞和写作。长篇《她是明星女儿》正在在《都市头条》连载。



